正在編輯 使用者:Minusdk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1: 行 11:
 
#本區的舊莊里為臺北市極東點,為臺北市重要農業地帶之一。
 
#本區的舊莊里為臺北市極東點,為臺北市重要農業地帶之一。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
'''*[[區界]]*'''
+
'''*區界*'''
  
 
  北以[[基隆河]]中心線與內湖區為界;東到[[大坑溪]]中心線與新北市[[汐止]]區為鄰;楠以[[大坪山]]([[萬壽山]])山脊與[[文山]]區、新北市[[深坑]]區、[[石碇]]區為界;西北角以六張犁截水道至縱貫鐵路與[[松山]]區為鄰;西面向姆指山山脊向北銜接福德街、中坡南北路與[[信義]]區為鄰。
 
  北以[[基隆河]]中心線與內湖區為界;東到[[大坑溪]]中心線與新北市[[汐止]]區為鄰;楠以[[大坪山]]([[萬壽山]])山脊與[[文山]]區、新北市[[深坑]]區、[[石碇]]區為界;西北角以六張犁截水道至縱貫鐵路與[[松山]]區為鄰;西面向姆指山山脊向北銜接福德街、中坡南北路與[[信義]]區為鄰。
  
'''*[[地形]]*'''
+
'''*地形*'''
  
 
  南港區正好位在[[台北盆地]]東邊的盆底與盆邊接觸帶上,地形大至分為南北2部分。北半部是盆底,為[[基隆河]]所沖積的河谷平原;南半部是南港丘陵。
 
  南港區正好位在[[台北盆地]]東邊的盆底與盆邊接觸帶上,地形大至分為南北2部分。北半部是盆底,為[[基隆河]]所沖積的河谷平原;南半部是南港丘陵。
  
'''*[[水文]]*'''
+
'''*水文 *'''
  
*[[河流]]
+
*河流
 
  南港區位於[[淡水河]]水系的三大支流中[[基隆河]]流域的範圍。主要溪流有[[大坑溪]]、山豬窟溪、[[四分溪]]。山豬窟溪、四分溪分別匯入[[大坑溪]]後,再匯[[入基隆河]]。又三溪及[[基隆河]]河道彎曲,泥沙淤積,大雨過後常難以疏通,造成淹水。直至2014年8月[[員山子分洪]]道工程,讓[[基隆河]]於水位暴漲時,可以順利由[[員山子分洪]]入海,沿岸居民,不再懼怕豪雨風災的到來。
 
  南港區位於[[淡水河]]水系的三大支流中[[基隆河]]流域的範圍。主要溪流有[[大坑溪]]、山豬窟溪、[[四分溪]]。山豬窟溪、四分溪分別匯入[[大坑溪]]後,再匯[[入基隆河]]。又三溪及[[基隆河]]河道彎曲,泥沙淤積,大雨過後常難以疏通,造成淹水。直至2014年8月[[員山子分洪]]道工程,讓[[基隆河]]於水位暴漲時,可以順利由[[員山子分洪]]入海,沿岸居民,不再懼怕豪雨風災的到來。
*[[湖泊]]
+
*湖泊
 
  南港以前有三大埤,分別為[[後山埤]]、新莊仔埤和三重埔埤。用途皆為灌溉用水塘,負責南港時代的農業用水。又水塘面積廣大具有調節水位功能。
 
  南港以前有三大埤,分別為[[後山埤]]、新莊仔埤和三重埔埤。用途皆為灌溉用水塘,負責南港時代的農業用水。又水塘面積廣大具有調節水位功能。
 
:*[[後山埤]]:灌溉置後山坡店仔一帶。殘留遺跡在今南港公園內。
 
:*[[後山埤]]:灌溉置後山坡店仔一帶。殘留遺跡在今南港公園內。
:*[[新莊仔埤]]:又稱東新坡,灌溉今202兵工廠到番仔埔一帶。常期飽受廢土亂倒,景觀破壞,但仍為天然沼澤區,棲息鳥類不少。
+
:*新莊仔埤:又稱東新坡,灌溉今202兵工廠到番仔埔一帶。常期飽受廢土亂倒,景觀破壞,但仍為天然沼澤區,棲息鳥類不少。
:*[[三重埔埤]]:灌溉今臺肥工廠一帶。因在兵工廠內,故地圖找的到卻看不見。
+
:*三重埔埤:灌溉今臺肥工廠一帶。因在兵工廠內,故地圖找的到卻看不見。
'''*[[氣候]] *'''
+
'''*氣候 *'''
  
  臺北北部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冬天吹東北風、夏天吹西南風。實際狀況,小區域隨地形等因素在氣溫、雨量上稍有差異。冬天東北風盛行時,迎風面與地勢抬升的結果,造成南港降雨較市中心為多。
+
  臺北北部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冬天吹東北風、夏天吹西南風。實際狀況,小區域隨地形等因素在氣溫、雨量上稍有差異。
 
+
  冬天東北風盛行時,迎風面與地勢抬升的結果,造成南港降雨較市中心為多。
'''*[[植被]] *'''
+
'''*植被 *'''
  
 
:*20公尺以下的地面,除少數農田與湖陂外,大部分為建築用地。
 
:*20公尺以下的地面,除少數農田與湖陂外,大部分為建築用地。
行 38: 行 38:
  
 
=='''南港開發簡史'''==
 
=='''南港開發簡史'''==
   南港地區最早的住民應是[[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主要分佈在台北盆地一帶,以漁獵為主,後因漢人的強勢漢化而逐漸消失。
+
   南港地區最早的住民應是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主要分佈在台北盆地一帶,以漁獵為主,後因漢人的強勢漢化而逐漸消失。
   這些[[平埔族]]的番社共有淡北二十三社,其中居住在南港附近的番社有:麻里即吼(又叫錫口,今松山一帶)、里族(松山舊宗里)、塔塔悠(松山永泰里)、峰仔峙(汐止區鄉長里、江北里)等社,而南港亦有「番仔埔」(大同公寓一帶)的地名留存,故可知當時南港地區應為這些平埔族人狩獵耕作之地。
+
   這些平埔族的番社共有淡北二十三社,其中居住在南港附近的番社有:麻里即吼(又叫錫口,今松山一帶)、里族(松山舊宗里)、塔塔悠(松山永泰里)、峰仔峙(汐止區鄉長里、江北里)等社,而南港亦有「番仔埔」(大同公寓一帶)的地名留存,故可知當時南港地區應為這些平埔族人狩獵耕作之地。
 
#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南部後,西班牙人也隨之於1626年占領台灣北部,位便於統治,當時曾修築從基隆、汐止、南港而達臺北平野的道路,並派兵駐守。
 
#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南部後,西班牙人也隨之於1626年占領台灣北部,位便於統治,當時曾修築從基隆、汐止、南港而達臺北平野的道路,並派兵駐守。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但臺北平原尚屬荒蕪未闢之區。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但臺北平原尚屬荒蕪未闢之區。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由泉州人所組成「陳賴章」墾號,向官府申請獲准開墾「大佳臘」(約台北盆地南部)一帶,自此移民日多。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由泉州人所組成「陳賴章」墾號,向官府申請獲准開墾「大佳臘」(約台北盆地南部)一帶,自此移民日多。
#1735年(乾隆初年)南港初名為「大加吶堡南港三重埔」。
 
 
#1783年(乾隆三年)始有閩人指南港開墾。當時淡水河水量穩定,河道寬可行船,大陸帆船渡海來台可直接沿河而上。南港地區基隆河與大坑溪的匯流處,恰為河道凸岸,流緩水深可停船舶,故形成碼頭市集。因位於基隆河南岸,故稱「南港」,又稱「港仔口」。
 
#1783年(乾隆三年)始有閩人指南港開墾。當時淡水河水量穩定,河道寬可行船,大陸帆船渡海來台可直接沿河而上。南港地區基隆河與大坑溪的匯流處,恰為河道凸岸,流緩水深可停船舶,故形成碼頭市集。因位於基隆河南岸,故稱「南港」,又稱「港仔口」。
 
#南港最早開墾之地,是今南港、三重、中南里一帶。1809年(乾隆二十九年)在續修的臺灣府志一書中,已見「南港仔庄」之記載。同治年間已發展成為「南港仔街」,屬淡水廳所管。
 
#南港最早開墾之地,是今南港、三重、中南里一帶。1809年(乾隆二十九年)在續修的臺灣府志一書中,已見「南港仔庄」之記載。同治年間已發展成為「南港仔街」,屬淡水廳所管。
行 55: 行 54:
  
 
=='''休閒觀光'''==
 
=='''休閒觀光'''==
'''*[[鄭厝]]*'''
+
'''*南港公園*'''
   [[鄭厝]]本屬大加吶堡東新庄仔埤灣,鄭氏為國姓爺[[鄭成功]]後裔,年輕時移居在後山坡下寮,第五房移居到此已經第十代。
+
   位於東新街語成福路的交接口。若坐捷運由後山埤站3號出口,經過忠孝醫院後可抵達。公園面積約15公頃。
#現在昆陽街171巷為其遺址。
 
#鄭傳先人事業有成,且博學多聞,是早期南港的名人。
 
#建築物為三合院,依輩分而居,大廳由土塊砌成,左右廂房則以八卦窯所燒製的磚塊砌成,後來因修築道路關係而拆除。
 
#現今屋旁有棵約一百七十幾年的臭娘子樹。
 
 
 
'''*[[淡蘭古道]]*'''
 
  道光年間開闢淡蘭古道,且有運山茶的功能。
 
*'''淡蘭古道有2'''
 
#古道由艋舺經過錫口(松山)由南的蛇仔形入山,經山豬窟至雙溪,入基隆河的侯硐附近,經貢寮、金字碑、山貂大山到隆隆山嶺進入宜蘭。依據葛瑪蘭廳志記載,此道超過36里,異常危險,原住民時常行經此道。
 
#另一條淡蘭古道由錫口(松山)至南港三重埔、舊庄、蛇仔形山邊蓮霧樹下、沿山豬窟溪、山豬窟土地公廟、上山豬窟到土庫尖大樹下、楓子林、烏塗窟、石碇、金瓜寮、坪林到宜蘭。此路寬5、6尺,扁擔可行,方便早期居民挑茶,挑米。
 
 
 
'''*[[後山書房]]*'''
 
  後山指台北市東南方的山腰後方,書房是日據時代用來教育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所,又稱國語講習所。
 
#目前保存於研究院路四段150巷周田水家的遺址。
 
#後山書房學生最多時曾達70多位,共分2、3班上課。學生多來自後山、大尖山、坑頭地區,當時以教北京話為主。
 
#現存課桌椅一張。
 
 
 
'''*[[新庄仔埤]]*'''
 
  早期埤水可供生活飲用,但主為灌溉之用,面積達今聯勤總部、玉成國小、瓶蓋工廠一帶。目前僅剩十多甲湖面,時常受布袋蓮氾濫生長。
 
#位於昆陽街171巷5弄對面202兵工廠前,是台北市唯一天然且有古文記載的埤。
 
#1834年(道光十四年),古契中已提到新庄仔埤,此埤風景優美,鳥語蟲鳴,魚蝦跳躍,鷺鷥翱翔,但賤賣給商人,曾引起居民抗議,後因陳水扁(時任市長)體察民意,暫此保留此埤。
 
 
 
'''*[[玉成土地公廟]]*'''
 
  原本建於後山坡極小塊的土地,後因百姓乞求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相當靈驗,在地方善信努力下保留原'''舊廟體'''重建。
 
#建於1813年(嘉慶十八年),現已有200多年歷史。
 
 
 
'''*[[南港公園]]*'''
 
  為南港的1號公園。位於東新街語成福路的交接口。若坐捷運由後山埤站3號出口,經過忠孝醫院後可抵達。公園面積約15公頃。
 
  
 
*'''特色'''
 
*'''特色'''
行 92: 行 63:
 
#另設有表演臺、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及兒童遊樂設施等。
 
#另設有表演臺、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及兒童遊樂設施等。
 
#生態:湖岸邊保留沼澤區,水生資源豐富。
 
#生態:湖岸邊保留沼澤區,水生資源豐富。
 
+
'''*南港茶園*'''
'''*[[胡適公園]]*'''
 
  為於[[中研院]]對面,1962年胡適病逝,南港耆老李福人有感胡適的為人處事令人景仰,特捐贈此地做為胡適墓園。
 
#胡適晚年自許南港人,與當地民眾打成一片,相當照顧居民的生活,甚至協助胡適國小的興建。
 
#此公園地處偏僻,依丘阜地形設計,相當隱密,特有獨鍾的清幽。
 
#又譽為「學人墓園」,因園內安葬了許多著名的學人,如甲骨文權威董作賓;南港當地的舉人李文元等。當中最有名的是曾任中研院院長的胡適先生。
 
 
 
'''*[[舊庄茶山]]*'''
 
  昔稱畚箕湖,因產茶又稱茶山。這個由古厝、老樹、桂花林組合成的特殊景致,讓者小而美的山坡村落,展現南港茶山的迷人風情。
 
#古厝:余仁貴住宅。從舊庄路二段316號小山徑上山,可達余仁貴住宅。此宅為碩國僅存的三角厝三合院聚落,有百年歷史。古厝內可見各式石器打造的工具、炒茶用石臼、洗衣石槽等。
 
#老樟樹:在余仁貴古厝屋前,樹高約15公尺,胸圍270公分。為日據時代由樟腦業搶救倖存。
 
#桂花林:在余仁貴古厝後方,高達4~5公尺,種植以四季桂、單桂為主。100多年前此地產的桂花,提供大稻埕、艋舺的茶商做為花茶的原料。
 
 
 
'''*[[十八羅漢洞]]*'''
 
  在四分溪對岸的山巒,聳立一大片供18個鬼斧神工的大石塊,氣勢磅礡宛如十八尊坐向不同的羅漢,中處有一座黝暗陰涼的山洞,故名十八羅漢洞。
 
#位於研究院路三段旁的山壁,有如中國桂林。山水景色美不勝收,此地為修學老師父修行的地方。
 
#洞前有座由鋼索及木板搭建的吊橋。(台北市僅存木板吊橋)。橋名「[[舜若多橋]]」
 
#該洞為佛門清修聖地,遊客無法進入,唯每月十八日才開放民眾進入燒香拜拜。
 
#該洞57年建造,全長約50公尺,但於74年封洞。
 
 
 
'''*[[南港茶園]]*'''
 
 
   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相鄰的舊庄里,海拔200~300的山崙。土壤中含有砂礫、當地雨量適中、溫度合宜再加上山泉甘冽,是理想的種茶環境。主要種植由清末日治時期本地茶師改良後的包種茶。
 
   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相鄰的舊庄里,海拔200~300的山崙。土壤中含有砂礫、當地雨量適中、溫度合宜再加上山泉甘冽,是理想的種茶環境。主要種植由清末日治時期本地茶師改良後的包種茶。
 
*'''南港茶的歷史'''
 
*'''南港茶的歷史'''
行 125: 行 76:
 
  南港茶包含包種、大葉湊龍、鐵觀音、武夷茶、水仙、紅心烏龍等茶種。屬於部分發酵茶。
 
  南港茶包含包種、大葉湊龍、鐵觀音、武夷茶、水仙、紅心烏龍等茶種。屬於部分發酵茶。
  
=='''社教機構'''==
+
==學術機構==
'''*[[中央研究院]]*'''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民國43年在南港現址建立園區。
+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民國43年在南港現址建立園區。
 
*'''緣起'''
 
*'''緣起'''
 
  民國16年4月李煜瀛提出設立中研院。同年5月設立籌備處,但7月成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構之一。民國17年4月成為獨立機構,由蔡元培擔任院長。6月正式成為中央研究院。
 
  民國16年4月李煜瀛提出設立中研院。同年5月設立籌備處,但7月成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構之一。民國17年4月成為獨立機構,由蔡元培擔任院長。6月正式成為中央研究院。
行 135: 行 86:
 
#為培養學術高級研究人才。
 
#為培養學術高級研究人才。
 
*'''園區內環境'''
 
*'''園區內環境'''
  具有26個研究所、[[嶺南美術館]]、歷史文物陳列館、[[吳大猷紀念館]]及[[胡適紀念館]]。並有研究用的稻田、水生棲地生態池。
+
  具有26個研究所、嶺南美術館、歷史文物陳列館、吳大猷紀念館及胡適紀念館。並有研究用的稻田、水生棲地生態池。
 
 
'''*[[胡適紀念館]]*'''
 
  中研院為了紀念胡適先生,特將胡適先生在民國47年~51年的住宅改建成「胡適紀念館」,館中維持胡先生生前的起居,並將室外走廊闢做陳列室,陳列胡先生生前著作、手稿和照片等有紀念意義的物品。
 
  
'''*[[中國電視公司]]*'''
+
'''*胡適紀念館*'''
   民國五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正始開播。中視的開播改變了台灣地區獨家播映的局面,並一次完成全區電視播映網路,且以全彩播映,將台灣地區的電視由黑白帶入彩色的時代。
+
   中研院為了紀念胡適先生,特將胡適先生在民國47年~51年的住宅改建成
#[[中國電視公司]]成立於民國五十七年九月。該公司以[[中國廣播公司]]為中心,結合民營廣播電台及部分有志於電視事業的工商文化界人士共同集資創辦。
 
#為擴大製作空間,民國七十五年由舊址仁愛路遷移至南港現址,是一具有前瞻性、永久性、專業性而且獨立的現代化電視製播中心。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陳建文(2003)。港中風雲第4期。臺北市:臺北市立南港高中。
 
*陳建文(2003)。港中風雲第4期。臺北市:臺北市立南港高中。
*黃弼華(2004)。港中風雲第5期。臺北市:臺北市立南港高中。
 
 
*郭育致、陳美榕、陳靜怡(民88)。好山好茶好風光~南港鄉土采風錄。臺北市:臺北市立南港國中。
 
*郭育致、陳美榕、陳靜怡(民88)。好山好茶好風光~南港鄉土采風錄。臺北市:臺北市立南港國中。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