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凌風/112-2學期心得"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2024年3月22日)
(2024年4月26日)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行 16: 行 16:
 
===2024年3月22日===
 
===2024年3月22日===
 
  週六一早不知道怎麼了,路上大塞公車也跟著延誤,原本約十點集合結果沒人準時抵達。後來紅英跟他朋友直接搭計程車上山,我帶另外兩個人從新北投捷運站慢慢往上走。<br>
 
  週六一早不知道怎麼了,路上大塞公車也跟著延誤,原本約十點集合結果沒人準時抵達。後來紅英跟他朋友直接搭計程車上山,我帶另外兩個人從新北投捷運站慢慢往上走。<br>
  原本的規劃是只講地熱谷一個點而已,但走上山過程中有人發問,再加上其實北投我也算熟,就一路從[[北投公園|北投公園]]、[[圖書館|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北投溫泉博物館]],講到我們的目的地,地熱谷。最後帶下山時順便提到[[梅庭|北投梅庭]]與[[凱達格蘭館|凱達格蘭文化館]]。<br>
+
  原本的規劃是只講地熱谷一個點而已,但走上山過程中有人發問,再加上其實北投我也算熟,就一路從[[北投公園|北投公園]]、[[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溫泉博物館]],講到我們的目的地,地熱谷。最後帶下山時順便提到[[北投梅庭|梅庭]]與[[凱達格蘭文化館|凱達格蘭館]]。<br>
 
  說實話,原本真的很緊張,加上前幾天在做地方史訪談時狀況很多,一度很懷疑自己是否做好導覽的工作。寫稿的過程中,發現有點不知道要怎麼把不同的項目連結起來。最後只寫了幾個關鍵詞彙提醒自己而已,沒想到正式講解的時候,意外得很順,後來帶大家去吃在地美食,活動圓滿結束。
 
  說實話,原本真的很緊張,加上前幾天在做地方史訪談時狀況很多,一度很懷疑自己是否做好導覽的工作。寫稿的過程中,發現有點不知道要怎麼把不同的項目連結起來。最後只寫了幾個關鍵詞彙提醒自己而已,沒想到正式講解的時候,意外得很順,後來帶大家去吃在地美食,活動圓滿結束。
  
行 25: 行 25:
  
 
===2024年4月12日===
 
===2024年4月12日===
  
+
  這週為進班期中報告,我們這組打算從PDCA循環帶出主題。沒想到一早我又被公車搞到差點遲到,幸好老師與同學願意跟我們換順序。<br>
 +
  有些組別以主題介紹為主,有些組別跟我們一樣提到PDCA循環,每一組都有特色。第六組的報告讓我很驚艷,他們每一個面向都有顧到,且圖文並茂製作精美,更甚有製作三折頁,顯得非常專業。從他們的報告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些內容其實我們有想到,卻因為覺得好像不重要而沒有放上,有些內容更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操作模式,可以學習改善。我有信心期末可以做得更好。
 +
===2024年4月26日===
 +
  老師上課前要我們先行至黑天鵝展廳參觀資傳系的畢業展覽,但因告知得太過臨時,喬不出時間過去參觀,因此跟老師協調改去參觀其他展覽。而因為剛好有修習「文資創生與數位策展」這門課,也有相關參觀展覽的作業,可以拿來利用。<br>
 +
  我看的展是臺博館的候鳥展,候鳥展整體規劃了五個主題展區,從鳥類的構造、候鳥是什麼、飛行路線與觀賞方式、候鳥危害、候鳥到留鳥與留鳥到候鳥的演變,最後講述我們人類可以為候鳥做什麼,反思「公民科學」的重要性。展區內有一個電子互動區,用肢體感應控制鳥類飛過重重障礙,以成功破關。也有許多翻頁式的問答分散在展區各處,每過一個主題就會有相關問答,看到題目自己回答完後翻開,內部即有解答。另外,展區內規劃了一小塊空間,牆上立了許多鳥類的木頭輪廓,上方打燈,讓參觀者可以根據影子繪出鳥類圖樣,使用的紙張是展覽的三折頁,而其也是在這裡索取。<br>
 +
  這週上課的內容是老師要我們各組報告期末改善方案。老實說,我完全忘了這回事,嚴謹一點的說,我記得有這件事,但我不知道怎麼呈現,本想說先看看別組怎麼講,但忘記自己是第一組了。<br>
 +
  因此,我只能硬著頭皮把預計要講的東西七零八落的講出來,沒有一個有系統的說法。<br>
 +
  小組討論時因為組員身體不舒服未出席,因此我跟助教在聊天並思考新的走讀地點,後來想到之前其霖老師帶我們走讀過老街,雖然我不可能表現得比老師好,但還是想試試看。而因為靠近期末,畢展、成果展等等的一些活動已經佔用不少五月的週末了,最後跟組員討論出來的結果,決定把時間訂在5/18與5/26,地點則從老街廣場、龍山寺、清水巖,一路到福佑宮、禮拜堂,來個宗教路線。(後來才發現,其霖老師要帶我們坐船出去,在船上導讀淡水,而時間就在5/19...)

於 2024年5月2日 (四) 21:17 的最新修訂

修課心得感想[編輯]

期初[編輯]

  經過一個寒假後,語法都快忘光了。這學期的課程方式改動很大,感覺有點類似歷史系的導覽課在做的事。

2024年3月1日[編輯]

  老師今天再次提到有關於PDCA循環的概念,這項概念可幫助我們辦活動的時候更加清楚。不過目前遇到的問題還是找不到人參與活動,許多朋友都說週六無法畫假。

2024年3月8日[編輯]

  今天不用進班上課,但要先把走讀企劃先訂出來。原本以為很快即可完成,卻沒想到時間這麼難喬。
  我們這組雖然只有兩位組員,但因為都過於忙碌,目前最快能一起出來的時間只有下週六早上,希望我們的進度不會太落後。

2024年3月15日[編輯]

  原本想了很多景點,但發現有些景點因為知名,或是剛好遇到花季等活動,遊客都非常多。再者,感覺淡水的景點會很多組別選擇,因此我們決定不要淡水的景點。
  擔心人太多會緊張,進而影響我們的計畫,最終決定走讀的地點為北投地熱谷

2024年3月22日[編輯]

  週六一早不知道怎麼了,路上大塞公車也跟著延誤,原本約十點集合結果沒人準時抵達。後來紅英跟他朋友直接搭計程車上山,我帶另外兩個人從新北投捷運站慢慢往上走。
  原本的規劃是只講地熱谷一個點而已,但走上山過程中有人發問,再加上其實北投我也算熟,就一路從北投公園圖書館溫泉博物館,講到我們的目的地,地熱谷。最後帶下山時順便提到梅庭凱達格蘭館
  說實話,原本真的很緊張,加上前幾天在做地方史訪談時狀況很多,一度很懷疑自己是否做好導覽的工作。寫稿的過程中,發現有點不知道要怎麼把不同的項目連結起來。最後只寫了幾個關鍵詞彙提醒自己而已,沒想到正式講解的時候,意外得很順,後來帶大家去吃在地美食,活動圓滿結束。

2024年3月28日[編輯]

  上週的走讀活動結束後,我們讓參與的同學填寫回饋表單,以便我們在這週進行改善。我與紅英也得知,在時間安排上還有不足,因此這週我們就事先跟同學確認他們可以的時間與地點,以便大家能事前空出時間。
  同學的回饋除了時間安排外,還有提到地點的問題。他們覺得地熱谷這個地方環境很好,但就是太遠,且因為在山區,需要走一些坡度,會比較累。
  雖然這學期壓力很大,也很多事情要忙,不過阿成老師這樣的課程安排,也讓我強制自己休息,出來踏青走走,與同學們相處也是很好的舒壓方法。

2024年4月12日[編輯]

  這週為進班期中報告,我們這組打算從PDCA循環帶出主題。沒想到一早我又被公車搞到差點遲到,幸好老師與同學願意跟我們換順序。
  有些組別以主題介紹為主,有些組別跟我們一樣提到PDCA循環,每一組都有特色。第六組的報告讓我很驚艷,他們每一個面向都有顧到,且圖文並茂製作精美,更甚有製作三折頁,顯得非常專業。從他們的報告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些內容其實我們有想到,卻因為覺得好像不重要而沒有放上,有些內容更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操作模式,可以學習改善。我有信心期末可以做得更好。

2024年4月26日[編輯]

  老師上課前要我們先行至黑天鵝展廳參觀資傳系的畢業展覽,但因告知得太過臨時,喬不出時間過去參觀,因此跟老師協調改去參觀其他展覽。而因為剛好有修習「文資創生與數位策展」這門課,也有相關參觀展覽的作業,可以拿來利用。
  我看的展是臺博館的候鳥展,候鳥展整體規劃了五個主題展區,從鳥類的構造、候鳥是什麼、飛行路線與觀賞方式、候鳥危害、候鳥到留鳥與留鳥到候鳥的演變,最後講述我們人類可以為候鳥做什麼,反思「公民科學」的重要性。展區內有一個電子互動區,用肢體感應控制鳥類飛過重重障礙,以成功破關。也有許多翻頁式的問答分散在展區各處,每過一個主題就會有相關問答,看到題目自己回答完後翻開,內部即有解答。另外,展區內規劃了一小塊空間,牆上立了許多鳥類的木頭輪廓,上方打燈,讓參觀者可以根據影子繪出鳥類圖樣,使用的紙張是展覽的三折頁,而其也是在這裡索取。
  這週上課的內容是老師要我們各組報告期末改善方案。老實說,我完全忘了這回事,嚴謹一點的說,我記得有這件事,但我不知道怎麼呈現,本想說先看看別組怎麼講,但忘記自己是第一組了。
  因此,我只能硬著頭皮把預計要講的東西七零八落的講出來,沒有一個有系統的說法。
  小組討論時因為組員身體不舒服未出席,因此我跟助教在聊天並思考新的走讀地點,後來想到之前其霖老師帶我們走讀過老街,雖然我不可能表現得比老師好,但還是想試試看。而因為靠近期末,畢展、成果展等等的一些活動已經佔用不少五月的週末了,最後跟組員討論出來的結果,決定把時間訂在5/18與5/26,地點則從老街廣場、龍山寺、清水巖,一路到福佑宮、禮拜堂,來個宗教路線。(後來才發現,其霖老師要帶我們坐船出去,在船上導讀淡水,而時間就在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