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交通地圖)
行 2: 行 2:
  
 
==歷史==
 
==歷史==
 +
 +
===大陸時期===
 +
 +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設立廣州中央銀行,有效範圍僅限於廣東及鄰近地區。
 +
 +
*1928年:上海正式成立全國性的中央銀行。
 +
 +
*1937年:對日抗戰開始,隨政府遷移至大後方。
 +
 +
*1945年:抗戰結束,遷回上海。
 +
 +
*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遷到臺北。
 +
 +
===臺灣時期===
 +
 +
*中央銀行遷抵臺灣後,暫停運作,將發行貨幣、調節金融、經理國庫等多項央行業務,均委託臺灣銀行辦理,故[[臺灣銀行]]代理了中央銀行的職能。
 +
 +
*此時臺灣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臺灣銀行]]配合政府,採取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將物價膨脹的現象控制下來。
 +
 +
*1961年:根據《中央銀行復業方案》在臺北復業。復業初期,[[新臺幣]]由仍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發行,紙幣上印「臺灣銀行」字樣,法定地位比照國幣,成為今日中華民國的法定貨幣。
 +
 +
*1979年:總統明令修正及公布的《[[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行政院,並授予檢查全國金融機構業務之任務。
 +
 +
*1980年代: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並成立境外金融中心、建立外幣拆款市場,鼓勵銀行赴國外設立分機構
 +
 +
*2000年以後: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
 +
==中央銀行法==
 +
 +
*1927年10月25日:制定公布《中央銀行條例》。
 +
 +
*1935年5月9日:《中央銀行條例》經立法院修定為《中央銀行法》。
 +
 +
*1935年5月23日:公布施行《中央銀行法》,賦予中央銀行法定地位。
 +
 +
*1942年6月:政府公布「統一發行辦法」,自1942年7月1日起將中央、中國、交通、農民4銀行之發行法幣權集中由央行統一發行。
 +
 +
*1979、1997年:兩次修正。此法共分總則、組織、業務、預算及決算、附則等5章,計44條。據此法,中央銀行的經營目標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幣值穩定、協助經濟發展。
  
 
==交通地圖==
 
==交通地圖==
行 7: 行 45:
  
 
{{Map1|25.03406, 121.51678}}
 
{{Map1|25.03406, 121.51678}}
 +
 +
==相關頁面==
 +
*[https://www.cbc.gov.tw/tw/mp-1.html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
 +
 +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410001 中央銀行法條文]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https://www.cbc.gov.tw/tw/cp-324-675-7A67A-1.html 認識央行]
 
*[https://www.cbc.gov.tw/tw/cp-324-675-7A67A-1.html 認識央行]
 
*[https://service.tabf.org.tw/FBS/SinglePage.aspx?ProductID=186407 許嘉棟、許振明、吳中書(2015)。<b>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系列。</b>]
 
*[https://service.tabf.org.tw/FBS/SinglePage.aspx?ProductID=186407 許嘉棟、許振明、吳中書(2015)。<b>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系列。</b>]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26101732/http://www.cbc.gov.tw/secretariant/data/introduction.pdf 中央銀行簡史]
 +
*[http://lib2.tngs.tn.edu.tw/Doth/Article.aspx?259%5E%AAL%AA%F7%B7%BD 中央銀行法]

於 2020年12月5日 (六) 14:44 的修訂

簡介

歷史

大陸時期

  •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設立廣州中央銀行,有效範圍僅限於廣東及鄰近地區。
  • 1928年:上海正式成立全國性的中央銀行。
  • 1937年:對日抗戰開始,隨政府遷移至大後方。
  • 1945年:抗戰結束,遷回上海。
  • 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遷到臺北。

臺灣時期

  • 中央銀行遷抵臺灣後,暫停運作,將發行貨幣、調節金融、經理國庫等多項央行業務,均委託臺灣銀行辦理,故臺灣銀行代理了中央銀行的職能。
  • 此時臺灣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臺灣銀行配合政府,採取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將物價膨脹的現象控制下來。
  • 1961年:根據《中央銀行復業方案》在臺北復業。復業初期,新臺幣由仍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發行,紙幣上印「臺灣銀行」字樣,法定地位比照國幣,成為今日中華民國的法定貨幣。
  • 1979年:總統明令修正及公布的《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行政院,並授予檢查全國金融機構業務之任務。
  • 1980年代: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並成立境外金融中心、建立外幣拆款市場,鼓勵銀行赴國外設立分機構
  • 2000年以後: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中央銀行法

  • 1927年10月25日:制定公布《中央銀行條例》。
  • 1935年5月9日:《中央銀行條例》經立法院修定為《中央銀行法》。
  • 1935年5月23日:公布施行《中央銀行法》,賦予中央銀行法定地位。
  • 1942年6月:政府公布「統一發行辦法」,自1942年7月1日起將中央、中國、交通、農民4銀行之發行法幣權集中由央行統一發行。
  • 1979、1997年:兩次修正。此法共分總則、組織、業務、預算及決算、附則等5章,計44條。據此法,中央銀行的經營目標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幣值穩定、協助經濟發展。

交通地圖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2號
讀取地圖中...


相關頁面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