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中正路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中正路]]老街,一般稱為[[淡水老街]],舊稱「下街」、清朝末年稱「滬尾街」、日治時期稱「大街」,同時是[[淡水]]金融機構集中區,每一小段距離就會有小巷道通往[[淡水河]]邊。早期的中正路可分為五段,由東往西分別為「[[火車吃水]]」、「[[東興街]]」、「[[公館口]]」、「新店」、「[[烽火段]]」。在渡船頭附近的某一處民房牆上,可看見為數不少清楚的彈痕,這些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空襲[[淡水]]所遺留的砲痕,後來旁邊的房子蓋起來,就遮擋住了。
+
  [[中正路]]老街,一般稱淡水老街,舊稱「下街」、清朝末年稱「滬尾街」、日治時期稱「大街」,同時是淡水行政中心、金融機構集中區,每一小段距離就會有小巷道通往淡水河邊。早期的中正路可分為五段,由東往西分別為「火車吃水」、「東興街」、「公館口」、「新店」、「烽火段」。在渡船頭附近的某一處民房牆上,可看見為數不少清楚的彈痕,這些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空襲淡水所遺留下的砲痕 。後來旁邊的房子蓋起來,就遮擋住了。
  
  [[福佑宮]]是背風凹岸所在,依山面海形勢最佳,前有碼頭和航道對外可與唐山外埠往來,對內可和臺北內港交通,廟後有路徑連接附近農村腹地,即是物產的集散地,也是民眾進出之門廊,因此以[[福佑宮]]為樞紐,發展成滬尾莊的聚落。乾嘉年間在[[福佑宮]]東側形成[[公館口]]市集,道光年後發展出[[東興街]](淡信以東)以及後來的後街仔([[公明街]]口以東),成為現在的中正路前段。[[淡水]]開港後,從[[福佑宮]]西側發展出[[新店街]],朝西發展到今三角公園([[馬偕藝術銅像]])一帶。洋商與官署在新興的海埔地、官地上形成[[龍目井]]和[[烽火段]],成為今日[[中正路]]的後段。
+
  [[福佑宮]]是背風凹岸所在,依山面海形勢最佳,前有碼頭和航道對外可與唐山外埠往來,對內可和台北內港交通,廟後有路徑連接附近農村腹地,即是物產的集散地,也是民眾進出之門廊,因此以福佑宮為樞紐,發展成[[滬尾莊]]的聚落。乾嘉年間在[[福佑宮]]東側形成[[公館口]]市集,道光年後發展出[[東興街]](淡信以東)以及後來的後街仔([[公明街]]口以東),成為現在的中正路前段。淡水開港後,從[[福佑宮]]西側發展出[[新店街]],朝西發展到今三角公園(馬街頭像)一帶。洋商與官署在新興的海埔地、官地上形成[[龍目井]]和[[烽火段]],成為今日[[中正路]]的後段。
  
 
  早期[[淡水街]]受地形影響,道路高低起伏、蜿蜒曲折,汽車引進後老舊街道不利車行,[[1934年]]10月總督府要求進行整頓改正[[中正路]],公告「淡水是古老港街,街路過於狹小,街衢亦沒有整備,依照市區改正最基本需求的情形,這條路(即今中正路)是本街唯一重要的幹線,現有寬度太窄,擴張工事的實行可使交通更為圓滑」,[[1934年]]11月開始動工,從淡水車站到油車口的中山牆為止,全長2,545.2公尺,寬度由4公尺拓寬為9.09公尺。
 
  早期[[淡水街]]受地形影響,道路高低起伏、蜿蜒曲折,汽車引進後老舊街道不利車行,[[1934年]]10月總督府要求進行整頓改正[[中正路]],公告「淡水是古老港街,街路過於狹小,街衢亦沒有整備,依照市區改正最基本需求的情形,這條路(即今中正路)是本街唯一重要的幹線,現有寬度太窄,擴張工事的實行可使交通更為圓滑」,[[1934年]]11月開始動工,從淡水車站到油車口的中山牆為止,全長2,545.2公尺,寬度由4公尺拓寬為9.09公尺。
  
 
===火車吃水===
 
===火車吃水===
  靠近火車站(今[[捷運淡水站]]的位置)的地方,以前的火車是蒸氣火車,水燒乾了需要補充水,便是在這個地方加水,於是就出現了「火車吃水」的這個名稱。
+
  靠近火車站(今天捷運淡水站的位置)的地方,以前的火車是蒸氣火車,水燒乾了需要補充水,便是在這個地方加水,於是就出現了「火車吃水」的這個名稱。
  
 
===菜園頂===
 
===菜園頂===
行 21: 行 21:
 
  中正路中段,約是中正路10巷(俗稱公館巷)以西,迄[[福佑宮]]東側巷道(即重建街),從[[屎礐渡頭]]到[[福佑宮]]一帶,是以當時的柯姓商人在此建立一座「公館」辦事處所命名。是中正路上最早興起的一段。
 
  中正路中段,約是中正路10巷(俗稱公館巷)以西,迄[[福佑宮]]東側巷道(即重建街),從[[屎礐渡頭]]到[[福佑宮]]一帶,是以當時的柯姓商人在此建立一座「公館」辦事處所命名。是中正路上最早興起的一段。
  
  淡水的政治、金融機構都集中在此地,淡信、一信總社、鎮公所、代表會都在此地。且此地也是中藥行最密集的地段,許多中藥行都是成立數十年、甚至近百年的老店,[[保安堂]]的茶飲、[[萬寶堂]]的龜鹿二仙膠,都是遠近馳名的老字號品牌。公館巷、[[重建街]]口都是階梯小徑可通往後側[[崎仔頂]],是瞭解淡水山城風味最佳捷徑。而淡信總社旁的小巷,可通往著名的[[屎礜仔渡頭]]。[[三協成餅店]]也是遊客必來的名店,附設的小型糕餅博物館頗具在地特色。
+
  淡水的政治、金融機構都集中在此地,淡信、一信總社都在此處,鎮公所、代表會在此。且是中藥行最密集的地段,許多中藥行都是成立數十年、甚至近百年的老店,[[保安堂]]的茶飲、[[萬寶堂]]的龜鹿二仙膠,都是遠近馳名的老字號品牌。公館巷、[[重建街]]口都是階梯小徑可通往後側[[崎仔頂]],是瞭解淡水山城風味最佳捷徑。而淡信總社旁的小巷,可通往著名[[屎礜仔渡頭]]。[[三協成餅店]]也是遊客必來的名店,附設的小型糕餅博物館頗具在地特色。
  
 
===新店===
 
===新店===
  是福佑宮西側到三民街口,顧名思義就是較公館口後開發的地方,以前洋人在這裡建立商行。新店段的淡水一信中正分社舊時為一信總社,是著名的地標,也是此段的分道點(於今[[阿婆鐵蛋]]隔壁,目前一信中正分社已遷走)。往山坡走可通往著名的[[淡水紅樓]],往河邊走,則走向[[淡水]]、[[八里]]對渡的渡船頭。斜對面則有[[淡水鎮公所]]在[[2004年]]「展藝飛揚──2004年淡水藝術節」邀請[[淡水]]在地藝術家所創作製成的15公尺燒陶藝術牆(今中正路230號旁牆面)。
+
  是福佑宮西側到三民街口,顧名思義就是較公館口後開發的地方,以前洋人在這裡建立商行。新店段的淡水一信中正分社原舊時為一信總社,是著名的地標,也是此段的分道點。(於今阿婆鐵蛋隔壁,目前一信中正分社已遷走)。往山坡走可通往著名的[[淡水紅樓]],往河邊走,則走向淡水、八里對渡的渡船頭。斜對面則有淡水鎮公所在[[2004年]]「展藝飛揚──2004年淡水藝術節」邀請淡水在地藝術家所創作製成的15公尺燒陶藝術牆(今中正路號230號旁牆面)。
  
 
===龍目井===
 
===龍目井===
  中正路自[[三民街]]口起後段靠山的一側,舊屬[[龍目井]],因[[馬偕博士]]在此行醫、傳教而留下[[偕醫館]]、[[淡水禮拜堂]]的洋樓古蹟,為紀念他的奉獻而特別命名此街道為[[馬偕街]],路口[[三角公園]]所立的馬偕雕像,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標。
+
  中正路自[[三民街]]口起後段靠山的一側,舊屬[[龍目井]],因[[馬偕博士]]在此醫療、傳教而留下[[偕醫館]]、[[淡水禮拜堂]]的洋樓古蹟,為紀念他的奉獻而特別命名此街道為為[[馬偕街]],路口[[三角公園]]所立的馬偕雕像,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標。
  
===烽火段===
+
====烽火段====
  位於最西邊,[[三民街]]口一直延伸到[[砲台埔]]下的一段,據說是因為當時的大木材行「施合發」的貨輪進到[[淡水河]]時,要燃放烽火,通知上游的工人準備卸貨,因此稱之。烽火段為十九世紀中葉[[淡水]]開港後大力發展的地區,濱河地區本是洋商買辦租借建造的商行、倉庫,日本統治後,則變為郡役所、郵局、電信局等行政辦公的場地。
+
  位於最西邊,[[三民街]]口一直延伸到[[砲台埔]]下的一段,據說是因為當時的大木材行「施合發」的貨輪進到[[淡水河]]時,要燃放烽火,通知上游的工人準備卸貨,因此稱之。十九世紀中葉淡水開港後大力發展的地區,濱河地區本是洋商買辦租借建造的商行、倉庫,日本統治後,則變為郡役所、郵局、電信局等行政辦公的場地。
  
  臨河地帶有數棵大榕樹,形成榕堤景觀,是淡水河邊約會談情最浪漫的地點。[[烽火段]]尾端的[[淡水舊漁港]],原為[[淡水第一漁港]],因漁業沒落而曾蕭條一段時間,但整個烽火段河岸自然恬靜的氛圍,吸引許多咖啡簡餐的業者進駐,近年來漁會撥款整修舊有的漁具倉庫,舊漁港一帶是淡水河岸欣賞夕陽、聽潮、看山最好的地段,已成為地標性的著名遊憩景點。
+
  臨河地帶有數棵大榕樹,形成[[榕堤]]景觀,是淡水河邊約會談情最浪漫的地點。[[烽火段]]尾端的[[淡水舊漁港]],原為[[淡水第一漁港]],因漁業沒落而蕭條一段時間。但整個烽火段河岸自然恬靜的氛圍,吸引許多咖啡簡餐的業者進駐,近年來漁會撥款整修舊有的漁具倉庫,舊漁港一帶是淡水河岸欣賞夕陽、聽潮、看山最好的地段,已成為地標性的著名遊憩景點。
  
 
==地圖/資訊==
 
==地圖/資訊==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