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簡介
龍安坡為清代臺北盆地東邊近山地區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移民所開墾之地,黃氏先人於清乾隆年間(1740年)來臺,初先墾居淡水蕃薯寮,後再遷居臺北盆地,至第四代由數位兄弟合力建造大宅,即濂讓居。
濂讓居直至今日,因維護狀況良好、北市發展重地之古宅等因素,可反映出清朝先民墾殖臺北盆地之歷史變遷,與當時農村生活之狀況,於1999年6月29日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歷史
- 1750(乾隆15)年:龍安坡黃宅濂讓居開臺始祖黃啟端,與父林仕模舉家來臺發展
- 1850(道光30)年:黃啟端之子黃有福之妻凌柔懿舉家遷至新莊坪頂坡角發展
- 1853(咸豐3)年:黃家屋宅因漳泉械鬥被焚燬,遂變賣產業,舉家遷往大灣庄發展
- 1891(光緒17)年:黃氏家族第一次分家,紫雲蕃薯寮派在大安共擁有五座宅第
- 1892(光緒18)年:建立濂讓居
- 1911(大正元)年:黃家正式分戶,至1930(昭和5)年再度析產
- 1935(昭和10)年:黃家田地、屋宅被劃為都市計畫用地;濂讓居被劃定為臺灣大學學校預定地,後改為臺師範大學宿舍預定地
- 1940(光緒18)年:增建濂讓居正身及右廂房後混凝土建物
- 1945(民國34)年:日本戰敗,濂讓居、黃家田地成為憲兵隊、兵工署、黃復興黨部、人事行政局等用地,其餘也成為道路用地,黃家產業只剩1600餘坪
- 1969(民國58)-1970(民國59):濂讓居進行大規模整修及改變用途——正廳地板改鋪洗石子地;大樑抽換;正廳、護龍壁體加鋪水泥粉光面
- 1988(民國77)年:建地被國防部徵收
- 1995(民國84)年:市政府與教育局著手規劃龍門國中
- 1998(民國87)年:土地被市政府教育局徵收
- 1999(民國88)年:6月7日公告拆遷日。公告後經過各團體極力爭取方得保存,於6月29日再度公告成為市定古蹟
建築
形制
- 左右雙護龍三合院之形制
濂讓居建於1897年,當時所用材料頗為講究。黃宅大體上坐北朝南,四周皆為稻田,阡陌之間一座紅磚三合院,為典型的臺灣傳統農宅,代表當時北部農家集居的生活形式。
其格局又稱為正身帶護龍,初建時只有左右護龍,後來略有擴建,又增加外護龍。所用紅磚可能為臺灣本地所燒製,質地極優,色澤紅潤,作工甚精。 曲線和緩,反映出平實之感。正堂內木雕仍為初建時原物,雕刻精美,在臺北市所保存的百年古農宅中,具有清末到日治初期的過渡性格,從材料與裝飾特色皆可見之。
設計風格
- 實用性為上
黃宅為敦實之小型地主居屋,在建材與裝飾色彩使用上與當時鄰近之林安泰古厝之富豪宅院迂迴,風格簡樸,注重在實用性而不多加瑣碎裝潢,為合院之基本格局。
「防禦性」格局為龍安坡黃宅一大特色,合院牆壁皆為小型開孔,周圍繞以連通性走道,開孔處皆設「銃眼」形成特殊防禦性格局,圍牆外密種刺竹,進出門戶僅留前後大門及左右小門,龍安坡黃宅保有典型農宅之配置特色,圍牆內除了防禦性的刺竹圍籬,也另外種植有生產性的農作物。
整體強調實用性,不僅是黃宅的裝潢樸素,也可從它注重防禦、居家安全等方面看出。
- 砌磚工藝
龍安坡黃宅在構造特色中,其地坪原為傳統三合土鋪面,現已改為鋼筋混凝土地坪。
在牆體構造方面,主要承重牆壁體下段為砂岩條石丁砌,牆體上段為斗仔砌,牆內包土埆塊,室內牆面則為土埆牆白灰粉刷。
在牆體開口處,其門開口部以實心磚砌柱處理,窗戶則為石條窗上雕海棠弧紋,部份為清水紅磚拱卷砌築,正廳部份窗櫺作竹節裝飾。
龍安坡黃宅屋架構造為硬山擱檁造,屋面鋪仰合瓦屋頂,採圓脊「馬背」,正廳正脊有花磚裝飾,兩側上下馬路間有人物、花草泥塑裝飾。
龍安坡黃宅整體風格質樸,裝飾構造不多,展現傳統農家樸實風貌,但磚砌之收邊著重「轉角」及「層次」、「線角」,故其裝飾性主要表現在「砌磚」的細部處理。
- 保留傳統
黃宅之神龕、供桌及牌樓面仍保留1897(明治30)年初建時之舊有風貌,保存完整,多為原物,正廳有黃少谷院長題字之「祖澤長貽」匾額,正廳小木作油漆彩繪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調,小木透雕、楹聯字體則貼金箔,代表閩南傳統「方正為美」之審美價值觀。
神龕上方之漏窗及排樓,採多層出挑斗栱及多樣化雕飾雀替及透雕崁窗,與傳統「看架」及「五彎連栱」形制不同,為較特殊之神龕裝飾風格,目前側院內保有舊時所鑿水井,有一井目前仍可以飲用,井水在傳統合院中「自給自足」的生活價值觀中佔有重要經濟價值地位,同時也凸顯在其防禦性空間中之維生角色。
交通地圖
- 地址: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76巷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