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恩堂
歷史
追溯到國民政府遷臺之初。民國41年10月,原本在上海宣教的美國宣教士高樂民(Inabelle Coleman),因中共佔據大陸,輾轉來到臺灣。原本只希望加入浸信會廈門街教會服事,但因為那裡已有足夠的宣教士,斟酌之餘,因緣際會下,她在和平東路二段52巷15號自己與廈門街浸信會的李夏蘭(Ola Lee) 、吳友芬(Josephine Ward) 兩位宣教士的住處,開始了週日早晨的英語查經班。
在此之前,李夏蘭、吳友芬已在和平東路的住處成立了兒童主日學。那一年的聖誕節,來了將近一千多位小朋友,擠滿了整個室內、庭園和竹棚。初期,英語查經班的學生跟隨高樂民教士一起,於查經班後參加廈門街浸信會的主日崇拜。後來因為人數逐漸增多,高樂民教士接受了臺灣浸信會神學院創辦牧師柯理培博士(Rev. Charles L. Culpepper Sr., 1895-1965)的鼓勵,於民國42年2月開始了主日英語的崇拜。最初僅有四位慕道友和四位基督徒,但很快人數就有了急速的增長。來參加崇拜的,有學生也有社會人士,而且每個禮拜都有人決志接受福音歸主。於是,每個月第二週,邀請廈門街浸信會的杭克安牧師(Rev. Carl Hunker)來主領崇拜和主餐,並成立詩班;另外在院中搭蓋竹棚,舉行兒童崇拜。隨後,主日的晚上也開始了國語崇拜。此時,以「大學浸會中心」(the University Baptist Center)名之。民國42年12月27日,教友人數增至103人,於是正式定名為「浸信會懷恩堂(Grace Baptist Church)」。
民國43年1月,吳友芬宣教士從廈門街浸信會轉而加入懷恩堂的事工,一同推展和服事。和李夏蘭宣教士繼續在主日的下午主持兒童主日學,並開始訓練基督徒學生擔任主日學老師;接著又成立女傳道會、青年助道會、成人助道會、禱告會等。
興建教堂
懷恩堂事工拓展順利,聚會人數日益增加,每當主日崇拜,客廳、玄關、樓下房間,甚至廁所、廚房都坐滿了人。雖然在住處加蓋鋁棚、增加擴音設備,暫時減輕了空間不足的窘迫,但興建教堂仍成為當務之急。於是,高樂民宣教士四處奔波尋覓,終於找到新生南路三段,目前懷恩堂的所在地。這裡地理位置甚佳,離臺大、師大都近。為了籌措建堂經費,眾會友以無比的信心、恆切的禱告不斷努力;又幸得柯理培牧師的幫助,向美南浸信會貸款;更有國外人士和機構的捐款,及教友們的盡力奉獻,終於籌得建堂所需。教堂於43年破土動工,44年6月5日,懷恩堂正式落成啟用。
三十年間,懷恩堂日益壯大,活動益繁,各種組織不斷增加,並建立士林、新泰、新樹分堂,扶植其獨立。懷恩堂從最初的一百多人成長至一千多人,不僅聚會時間不斷增加,國語崇拜從一堂增至兩堂,主日學也從兒童主日學發展為全年齡主日學,擴增至三十多個班級;再加上弟兄會、女傳道會、學生與各級助道會的教導、訓練,原有的教堂早已不敷使用。民國72年,教會決定在原址進行教堂重建。重建教堂的設計,採用中國傳統建築特色,以表達基督教本土化的深刻意義。由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其寬設計,邵鳴九弟兄負責建築。全新的教堂在民國73年改建完成,同年12月2日舉行獻堂典禮。
民國92年,再一次更新改建,重新設計與翻修內部。這次改建維持了原有的中國傳統建築特色,改造後的空間更寬敞、更方便、更舒適,足敷懷恩堂未來十年的發展。懷恩堂不僅是臺北市南區的地標,更成為南區,甚至是全臺北市基督教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