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車站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車站
簡介
基隆車站原本位於基隆市仁愛區,之後經過數次改建,搬遷至今日的基隆市中山區。日本時期的基隆車站為第三代車站,建築風格為哥德式建築,明顯可見哥德式鐘塔的構造。民國時期之後因為載運量的提升,所以把原本第三代的基隆車站拆除並重建,建起新的第四代基隆車站。其所採用的是現代建築工法,主要是以鋼筋混泥土來塑造車站本體,由紅磚、石棉瓦板,還有尖塔狀的樓頂構築外部,讓基隆車站擁有鮮明的特色,也因此使其成為臺灣車站中的代表性建築。 [國家文化記憶庫:基隆車站]
歷史
基隆車站最早於1891年(清光緒17年),由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建造「雞籠」車站,也就是基隆車站的第一代。第二代基隆車站是1895年至1899年(明治28年至32年),為木造結構,當時的基隆車站位置選擇及建築外觀特色充分扮演日本時期台灣北部貨運商港之集散地及貿易的商業中心,因此故有「台灣的咽喉」之稱。後於1908年(日明治41年),因政策實行「市區改正」,遷地至現在的基隆港,是第三代基隆車站,主要為磚造結構。[台中文化資產處:臺中火車站整體修復工程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第二章]
之後基隆車站因陳年老舊以及空間不敷使用,在民國50年代展開一系列相關整修工程,總共分為三期:
- 第一期
- 為1965年(民國54年)的3月至12月竣工,施工地點位於原舊站的南側,以興建許多車站周邊所需的建築物為主,分為地面兩層以及地下室,第一層為鐵路餐廳和和行車辦公室,第二層為車站總務室、會議室、車班辦公室等。地下室改建成福利社、理髮室和倉庫等用途。
- 第二期
- 第二期重建工程就緊追其後,於1965年(民國54年)12月至1967年(民國56年)二月竣工,主要是修建基隆車站建築物本身,工程內容是以西式鋼筋混凝土材質建成三樓的車站。第一層樓為候車室、站長式、貴賓室、旅客主任室、克票房、行車方、檢票房、警察所、憲兵室和軍運室。第二層為電務段辦公室、倉庫、電報房和值班休息室等。第三層則為運務段辦公室、會議室、電話總機室、播音室、電源室等等。由此可見基隆車站在設計時需思考許多細節,也是當時一大項工程。
- 第三期
- 主要工程為基隆車站的站前月台,原本是以石棉瓦雨棚建置,後改以鋼筋混凝土雨棚搭建,原本第一月台與第二月台之間的天橋也拆除,改為地下道的方式供民眾進行通勤,並且也建設公共廁所供大眾使用。
地圖
- 地址:200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5號
- 前往:Google街景導覽
- OpenStreetMap: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
- 台中文化資產處:臺中火車站整體修復工程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第二章(裡面有基隆火車站資料才放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