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博物館/黃金神社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2年11月4日 (五) 10:46 由 KuoYi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金瓜石社,俗稱黃金神社,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的神社遺跡,又稱山神社,為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座具有完整神道信仰空間而興建的神社,也是繼明治30年(1897年)1月13日鎮座之台南開山神社,及同年9月鎮座之台中稻荷神社之後的第三座神社。

2007年,臺北縣政府列為文化資產保存,目前神社遺構作為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的一部分展區對外開放民眾參觀。

歷史

日治時期

日本於189年頒布台灣礦業規則,並開始於金瓜石一帶地區建立了採礦到製煉的體系。1897年10月,田中組投入開發金瓜石礦山;為了安定民心,翌年旋於本山大金瓜岩嶂東側平地間初建該神社,1898年3月2日鎮座。1914年左右遷移至現址。1933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接管金瓜石礦山後,約在1936-1937年間擴建神社為現貌。

戰後&現況

日本離台,神社隨即被廢除並破壞,直到1980晚期,隨著礦產減少以及台金公司結束營運,台電接續管理並維護在地文化資產。
2017年,黃金神社啟動建築修復計畫,建築師以殘跡保留、保護梁柱不倒的方式修復古蹟,期間也發覺第一代神社鳥居與石燈籠等珍貴文物,並依歷史文獻沿參拜道路種植百棵櫻花樹,修復作業歷經五年完成,並在2022年9月對方開放參觀。 目前神社僅存兩三個鳥居、"完整"的燈籠四對、旗幟台數對還有拜殿柱子。經重新認定後,神社目前現有遺址規劃進黃金博物館園區內的古蹟建築。

  • 千禧年(2000年),黃金神社獲選為台北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還有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第49名。
  • 補充:台視連續劇:流氓教授曾於此地取景。

祭事

相關影片

  • 影片描述: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特展影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地圖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