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堂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詩經 鹿鳴
取自詩經鹿鳴,指的就是宴客之意,是台灣大學有訪客時招待的處所。
歷史
「鹿鳴堂」是台大校園內少數具強烈中國國族主義的建築。1968年啟用後為僑委會使用,原名「僑光堂」,是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推動僑務發展及世界華語文教育的基地,偌大的空間也時常作為各類集會與藝文展演 。如第一屆全國書展便於此舉辦,五天的展期創造逾十五萬的觀展人潮,開啟日後各地舉辦書展的契機。另在台北市改隸直轄市後,第一屆市議員當選證書頒發典禮也在僑光堂舉行,使其成了台北市市政發展史的重要見證。
僑光堂於1996年歸還台大,一樓作為學生餐廳、二三樓規劃為劇場供戲劇系使用。2018年台大以建物老舊、維修困難、卓聯大樓取代鹿鳴堂現有機能等因素,原訂於七月拆除鹿鳴堂,經過文資團體奔走搶救,目前已暫緩拆除,全案進入文資審議程序。
建築的特色美學
現代主義認為傳統建築過於雕琢,主張簡潔、俐落,重視建物機能及結構本身。由於該風潮於1950年代備受建築學界推崇,使得當時的台灣建築產生極度矛盾的狀況——雕梁畫棟的中國古典建築,與反裝飾的現代主義建築並行。
僑光堂原先設計即是供僑委會做僑務發展之用,具強烈政治目的。當初建造僑光堂前,建築師馬惕乾即說明要建一棟有中國傳統,讓華僑回來能看到中國的「家」,於是中國傳統元素便成了此棟建築的必備要件。
建築師喜歡用構造單元來構成其建築的主要形式,若以鹿鳴堂為例是有兩個主要特徵,其一為中國式的仿古建築元素,如紅柱、柱礎及仿中國木造的雀替、椽條、雨批,雨批其上還仿中國明清官式建築欄杆的做法。其二則是中國建築式樣上沒有的,即是牆壁上一顆一顆的正方錐體,若看馬惕乾的淡江大學城區部的外牆遮陽,同樣是採用單元構件的方式。鹿鳴堂為柱梁結構系統,其牆體的填充就是用這一顆顆的正方錐體去填充,而這一顆顆的正方錐體尺寸,建築正面跟側面是不同的。
僑光堂內外部,皆佈有水泥製的中式裝飾,外部欄杆隨著歲月侵蝕已斑駁龜裂,但建物內部的雀替仍保存完整。這些雕飾皆由文化部列冊唯一一位堆花技術保存者郭亙富與其父郭德蘭親手製作而成,堆花技術自百年前傳承至郭亙富已是第四代,僑光堂正是紀錄堆花技術在三、四兩代間傳承的代表建築。
地圖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營業時間:07:0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