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0年5月21日 (四) 10:26 由 江逸杰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簡介)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牌界碑

簡介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與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生番(高山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高山族出草抵禦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政府決定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認番民自治地權,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採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如:臺北市石牌)。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番地」。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閩南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移民蜂湧來臺,與高山族逐漸除原有碑界外,衙門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原漢界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在臺灣,也有多處地方直接以土牛作為地名,代表早期位於土牛界沿線。

長期以來,土牛界線作為分界,以西為臺灣漢人及入籍清朝的平埔族、以東則為高山族。土牛界線隨著漢人的拓墾資及清廷的開放,曾多次調整。《大清律例》中雖明文規定「凡民人偷越定界 私入臺灣番境者 杖一百」,但仍無法制止漢人越界開墾。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部分土牛界線制度改為隘勇制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蕃界」在日治時期主要是用來指涉關於蕃地的事務,而蕃界一詞本身應該是單純用來指稱原住民的生活和活動領域。


地理

日治時期的行政區石牌大約包含了現今石牌里 (臺北市)|石牌、文林、榮華、振華、裕民、福興、榮光、建民等8里,北與唭里岸以石牌路為界,東[磺溪 (臺北市)|磺溪與士林區天母為鄰。

臺北市現行的臺北市次分區列表#北投區|石牌次分區除傳統石牌地區外,還併入了原屬唭里岸的永欣、永和2里及原屬洲尾的洲美里。

今日許多周圍地區也常以石牌為名,例如石牌路周邊,位於唭哩岸次分區的石牌國小、石牌國中、北投石牌郵局。

交通地圖

讀取地圖中...


附近景點

軍艦岩: 高164公尺,位於石牌榮總醫院後山。因為山頂有巨岩突起,宛如乘風破浪的軍艦, 故得此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