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口"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小 |
小 |
||
行 1: | 行 1: | ||
{{導覽條1|地區}} | {{導覽條1|地區}} | ||
− | {{Youtube| | + | {{Youtube|PTe0LdIWR58|360|right|資策會口袋片廠計畫,為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拍了一支短片,名稱即為《油車口》。}} |
==簡介== | ==簡介== |
於 2014年4月28日 (一) 11:01 的修訂
- 影片描述:資策會口袋片廠計畫,為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拍了一支短片,名稱即為《油車口》。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油車」的地名在台灣相當普遍,油車就是榨油的地方之意。由於過去花生油是燃料,居於安全「油車」通常是在市街的邊端。
目前淡水名為「油車口」之地區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油車口大略位於淡水河北岸,松濤橋以西至中崙的地區,其開發可追朔至清道光咸豐年間,有泉州人在此設立搾油坊而得此地名。
另一說則為往淡水紅毛城方向,過了忠烈祠後即是油車口,是乾隆時代郭姓所經營,因在在油車行外口而得名。
油車口地區雖有因重劃區而改變,道路變的又大又直,但人口仍然不多,冬天也因東北季風由海面吹來導致植物生長不佳。
交通地圖
- 地圖所顯示的為忠烈祠附近之油車口
讀取地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