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File:Hw2.jpg|right|540px]]
 
==簡介==
 
==簡介==
 
本山五坑為本山礦場九座礦坑之一,也是本山礦場現存保存完善的坑道,目前作為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之主題設施。<br>
 
本山五坑為本山礦場九座礦坑之一,也是本山礦場現存保存完善的坑道,目前作為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之主題設施。<br>
 
位於本山山腰處,海拔約295公尺,中段坑黏土脈的白色黏土,不含硫化鐵,含金量較少,沒有經濟價值。坑口前方設有輕便車道,為採礦時期重要運輸工具,往西經基隆山可達九份。<br>
 
位於本山山腰處,海拔約295公尺,中段坑黏土脈的白色黏土,不含硫化鐵,含金量較少,沒有經濟價值。坑口前方設有輕便車道,為採礦時期重要運輸工具,往西經基隆山可達九份。<br>
 
  
 
==歷史==
 
==歷史==
1972年金瓜石地區停止開採金礦,並逐一封閉礦坑,因此本山五坑的機械、器具都原地荒廢。2004年經規劃後成為黃金博物館內的主要體驗設施,在原有坑道基礎上,往右上方挖掘<br>長約110公尺的新坑道,搭配聲光、模型、礦車、礦石等設計,展示礦工在漆黑坑道中工作的情境。
+
1972年金瓜石地區停止開採金礦,並逐一封閉礦坑,因此本山五坑的機械、器具都原地荒廢。2004年經規劃後成為黃金博物館內的主要體驗設施,在原有坑道基礎上,往右上方挖掘長約110公尺的新坑道,搭配聲光、模型、礦車、礦石等設計,展示礦工在漆黑坑道中工作的情境。
 +
==建築設計==
 +
坑內由相思木製成牛條仔鞏固坑壁結構。
 +
*補充:
 +
:近年木構腐朽以及石塊崩落,為保存這座金礦坑,黃金博物館封閉坑道進行大型修繕工程,以鋼骨SRC結構加上現代工法支撐坑壁,加強坑道的安全結構。
 
==體驗==
 
==體驗==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將舊坑道、運礦設備、通風設備等有形礦業遺產與礦工採礦作業流程之無形礦業遺產結合,設計採礦工工作情境體驗。<br>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將舊坑道、運礦設備、通風設備等有形礦業遺產與礦工採礦作業流程之無形礦業遺產結合,設計採礦工工作情境體驗。<br>
行 18: 行 22: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本山五坑 本山五坑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本山五坑 本山五坑維基百科]
 +
*[https://art.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72234 自由時報]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https://www.gep.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6370798582080200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
 
*[https://www.gep.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6370798582080200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
 
*[https://newtaipei.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112913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本山五坑]
 
*[https://newtaipei.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112913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本山五坑]

於 2022年11月25日 (五) 00:48 的最新修訂

Hw2.jpg

簡介[編輯]

本山五坑為本山礦場九座礦坑之一,也是本山礦場現存保存完善的坑道,目前作為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之主題設施。
位於本山山腰處,海拔約295公尺,中段坑黏土脈的白色黏土,不含硫化鐵,含金量較少,沒有經濟價值。坑口前方設有輕便車道,為採礦時期重要運輸工具,往西經基隆山可達九份。

歷史[編輯]

1972年金瓜石地區停止開採金礦,並逐一封閉礦坑,因此本山五坑的機械、器具都原地荒廢。2004年經規劃後成為黃金博物館內的主要體驗設施,在原有坑道基礎上,往右上方挖掘長約110公尺的新坑道,搭配聲光、模型、礦車、礦石等設計,展示礦工在漆黑坑道中工作的情境。

建築設計[編輯]

坑內由相思木製成牛條仔鞏固坑壁結構。

  • 補充:
近年木構腐朽以及石塊崩落,為保存這座金礦坑,黃金博物館封閉坑道進行大型修繕工程,以鋼骨SRC結構加上現代工法支撐坑壁,加強坑道的安全結構。

體驗[編輯]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將舊坑道、運礦設備、通風設備等有形礦業遺產與礦工採礦作業流程之無形礦業遺產結合,設計採礦工工作情境體驗。
坑道內的語音導覽設備為感應式播放,內容為一位資深老礦工與新上工的年輕採礦工的對話,搭配坑道內的模型、聲光展示,一一介紹採礦作業程序,例如爆破前置、裝藥爆破、採集金礦、搬運
出坑,以及礦工休息情境。坑道內的潮濕、低照明、柴油金屬木材等混合氣味、岩壁質感提供參觀者真實的環境感受。完成體驗後,服務人員會引導參觀民眾歸還安全帽,同時介紹以往採礦工出坑時需搜身的檢查流程。

相片集[編輯]

待更新...

相關影片[編輯]

  • 影片描述:本山五坑十月開放 再現歷史風華
  • 影片來源:YouTube


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