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碼頭"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行 1: | 行 1: | ||
− | + | {{noteTA | |
+ | | G1 = 物理學|1=zh-cn:凝聚体物理学;zh-tw:凝態物理學; | ||
+ | |2=zh-cn:凝聚;zh-tw:凝態; | ||
+ | }} | ||
+ | {{凝聚体物理学}} | ||
− | {{ | +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lang|en|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体|气态]]的、[[超液体|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ref>{{cite book |
+ | |title=Thermodynamics | ||
+ | |first1=C. P. | ||
+ | |last1=Arora | ||
+ | |publisher=Tata McGraw-Hill | ||
+ | |year=2001 | ||
+ | |isbn=0-07-462014-2 | ||
+ | |page=43 | ||
+ | |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w8GhW3J8RHIC | ||
+ | |access-date=2012-09-16 | ||
+ | |archive-date=2013-05-27 | ||
+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527221905/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w8GhW3J8RHIC | ||
+ | |dead-url=no | ||
+ |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w8GhW3J8RHIC&pg=PA43 Table 2.4 page 43] {{Wayback|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w8GhW3J8RHIC&pg=PA43 |date=20130527183603 }}</ref>。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沃夫岡·凱特利]]與[[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埃里克·康奈尔]]和[[卡尔·威曼]]使用气态的[[铷]]原子在170 n[[熱力學溫標|K]](1.7{{e|−7}} [[熱力學溫標|K]])的低温下首次获得了玻色-爱因斯坦-{zh-cn:凝聚;zh-tw:凝態;}-。在这种状态下,几乎全部原子都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形成一个[[宏观]]的量子状态。 | ||
+ | |||
+ | [[File:Bose_Einstein_condensate.png|right|thumb|350px|这幅图像显示的是铷原子速度的分布,它证实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存在。图中的颜色显示多少原子处于这个速度上。红色表示只有少数原子的速度是该速度。白色表示许多原子是这个速度。最低速度显示白色或浅蓝色。<br/>{{ubl|左图: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出现前。|中图: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刚刚出现。|右图:几乎所有剩余的原子处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br/>由于[[不确定性原理]]尖部不是无穷窄:由于原子被束缚于一个很小的空间,它们的速度必须有一个很大的范围]] |
於 2022年1月6日 (四) 10:50 的修訂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模板:Lang)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1]。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沃夫岡·凱特利與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埃里克·康奈尔和卡尔·威曼使用气态的铷原子在170 nK(1.7模板:E K)的低温下首次获得了玻色-爱因斯坦-{zh-cn:凝聚;zh-tw:凝態;}-。在这种状态下,几乎全部原子都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形成一个宏观的量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