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洞巖"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行 52: | 行 52: | ||
:仙洞巖於2003年(民國92年)被相關單位劃入「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的「崩塌地特定水土保持區」,並且頒布相關命令嚴禁此地進行開發。於2006年由基隆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後來登錄為宗教景觀。 | :仙洞巖於2003年(民國92年)被相關單位劃入「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的「崩塌地特定水土保持區」,並且頒布相關命令嚴禁此地進行開發。於2006年由基隆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後來登錄為宗教景觀。 | ||
:仙洞巖內的許多石雕大多是由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所建置而成的,石雕主要為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佛祖石雕。 | :仙洞巖內的許多石雕大多是由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所建置而成的,石雕主要為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佛祖石雕。 | ||
+ | |||
+ | ==相片集== | ||
+ | <gallery widths="350" heights="270"> | ||
+ | File: 仙洞閣辨財天.jpg | ||
+ | </gallery> | ||
==地圖== | ==地圖== | ||
+ |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 | ||
+ | *前往:[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data=!4m2!3m1!1s0x345d4e5c12c73a15:0xb458c968fe381596?entry=s&sa=X&hl=zh-TW&ved=2ahUKEwjD5IvR78n0AhV4yosBHWjOCCMQ4kB6BAgIEAI Google街景導覽] | ||
+ | *[https://www.openstreetmap.org/way/367653921 OpenStreetMap]: | ||
+ | {{map | 25.14511, 121.74827 |400|700|18}} | ||
於 2021年12月4日 (六) 18:09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古蹟
簡介
仙洞巖,又名為「仙洞」,因為傳說是仙人落腳之地而名。原本是一座天然的海蝕洞穴,也是基隆最大的一處海蝕洞。仙洞巖經歷過台灣的清朝及日本時期,因此曾供奉多位神祇,前身為清朝時代的「代明宮」,歷史文獻中的別稱有「弁天神社」、「最勝禪寺」、「仙洞巖佛寺」等等。仙洞巖位於基隆市中山區里,目前主要分為主洞、左洞及右洞,洞內供奉著不同的神祇,主祀釋迦牟尼、觀音佛祖。由於仙洞巖長久以來都是許多旅人的熱點,對於此地的詩作創作亦為數不少,例如清朝時期李逢時的《雞籠八景詩》、日本時期徐莘田的《基隆竹枝詞》、民國時期陳其寅的《新基隆八景詩作》等等。 由110年2月5日生效,並劃定為崩塌地特定水土保持區,
主洞
為「圓通寶殿」,主祀著觀世音菩薩,大少信徒因此慕名而來,向菩薩祈福膜拜。
左洞
長達八十多公尺的狹窄通道,其寬度只能讓一個人通過,而且會愈來愈窄,成年人到通道的最尾端需蹲下來才可以通過。
右洞
仙洞巖最為寬廣的部份,所以擺放了多具佛像供信徒參拜,例如有三寶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騎獅像、普賢菩薩騎象像等等。寺廟方亦保持了日本時期的觀音石佛,岩壁上亦刻有過往旅人遺留下來的筆墨。
石碑
清朝時期
- 夏獻綸仙洞遊誌(1874年同治13年6月)
- 海外洞天(1874年同治13年6月)
- 慈雲遠蔭(1875年光緒元年6月)
- 葉文瀾一行仙洞遊誌(1876年光緒2年12月)
- 潘慶辰一行仙洞遊誌(1878年光緒4年9月)
- 仙洞(1886年光緒12年6月)
- 仙洞景觀記(1887年光緒13年)
- 吳安康一行仙洞遊誌(1887年光緒13年8月)
- 劉威一行仙洞遊誌(1894年光緒20年6月)
日本時期
- 仙洞勝景誌(1905年明治38秋)
- 仙洞石椅捐題碑記(1926年大正15年6月)
- 三十三天天外天(不詳,推斷為日本時期)
民國時期
- 媽祖遊境紀(1958年民國49年)
- 募款整修仙洞巖(1973年民國62年)
- 岩壁佛雕造像記(1975年民國64年)
- 謝東閔重遊仙洞(1979年民國68年)
歷史
基隆仙洞巖是長期由強烈的海浪沖擊而導致其獨特的景觀,早期時代洞臨大海,身在洞穴中就能聽到海浪拍岸聲,被列為基隆八景之一,稱為「仙洞聽潮」,但是築港後便消失了。
清朝時期 仙洞巖最早記於1872年(清同治11年)開始被記載,當時仙洞巖內供奉的佛祖為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稱為「代明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末期曾任台灣巡撫的唐景崧(1841-1903)在洞穴內題有「碑文」以及當時任分巡臺澎督學使者的夏獻綸也在仙洞巖內題字「海外洞天」,至今都還看得到兩者留下來的足跡。
- 日本時期
- 原本在仙洞附近有些從事沿岸漁業的民眾,後來在日本時期推動基隆築港工程,並將仙洞地區作為築港的主要據點,也因此成為了當時許多日本人聚集的地方。原本基隆的海岸線是曲折且自然,經過此次築港工程的改變後,海岸線變得平直、人工化,但也因為要發展市區街道因而填海造陸,彌補了基隆港口腹地有限的問題。因為
- 到了1906年(日明治39年),才將這兩尊佛祖移出仙洞巖,並改成把日本文化中的七福神之一弁財天神(又稱辯才天神,為日本文化中唯一的女福神,辯才天神象徵著口才、財富和音樂)移入洞內供奉,直到日本時期結束後,又重新將釋迦牟尼佛請回仙洞巖中供眾人供奉,不過未將原先的辯才天神移出,而是留在洞內與眾多神像、佛祖等一起被供奉仙洞巖裡。
- 民國時期
- 仙洞巖於2003年(民國92年)被相關單位劃入「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的「崩塌地特定水土保持區」,並且頒布相關命令嚴禁此地進行開發。於2006年由基隆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後來登錄為宗教景觀。
- 仙洞巖內的許多石雕大多是由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所建置而成的,石雕主要為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佛祖石雕。
相片集
地圖
-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
- 前往:Google街景導覽
- OpenStreetMap:
讀取地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