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修訂間的差異
(→簡介) |
|||
行 2: | 行 2: | ||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 ||
− | + |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 |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 |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 | ||
行 8: | 行 8: | ||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 ||
+ | |||
=人口資料= | =人口資料= | ||
總人口30萬以上:大安區 | 總人口30萬以上:大安區 |
於 2019年12月5日 (四) 11:10 的修訂
簡介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 重劃情形大致為: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合併為萬華區;城中區、古亭區中部合併為中正區;古亭區東側與松山區中西部併入大安區;大安區東側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新設信義區;景美區、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人口資料
總人口30萬以上:大安區 總人口25至30萬:士林區、內湖區、文山區、北投區 總人口20至25萬:中山區、信義區、松山區 總人口15至20萬:萬華區、中正區 總人口10至15萬:大同區、南港區
戰後歷史
1945年9月,臺灣進入戰後時期,將中央政府所在地設立於臺北市。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的官兵與大陸各省平民、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使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市民結構趨向多元化。過去因為美援的關係,進行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自1960年代末期,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1967年,臺北市升格爲直轄市,隔年再將原屬臺北縣(今新北市)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鎮、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鎭、士林鎭納入轄區。
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以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商業重心也開始逐漸東移至臺北東區。直至1990年代,臺北市區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臺北捷運、快速道路、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之後,才紓解交通上的壓力。
隨著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的搬遷與進駐,東區的信義計畫區快速發展為臺北的中心商業區,西區的西門町、大稻埕等聚落也開始進行更新計畫。21世紀後,臺北市陸續主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運、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大型國際活動,加上曾爲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落成,增加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根據美國科爾尼諮詢公司公布的2014年世界前84大城市排行,依照商業影響、人才、資訊交流、文化及革新能力等5項行為,臺北市排第40名,最佳成績是2008年的34名。
相關連結
- [1]-維基百科-區劃與人口、歷史-1945年-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