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碼頭" 修訂間的差異
行 3: | 行 3: | ||
清代大稻埕地區的店屋多為單層樓的閩南式建築,建材以土埆壁與紅磚為主。為節省建材並符合商業集市的要求,排列成連棟式的商店街。採用兩屋坡構成的斜屋頂,並以紅瓦鋪面,且附帶騎樓,在潮濕多雨的氣候中方便雨水流動,並遮蔽強烈的陽光。橫寬通常不寬,但縱深很長,第一進前廳充作店面,後方各進可作為囤貨、加工的空間,或分租給工人居住。在天花板與屋頂之間隔起半樓,做為儲放貨物的場所,並開有樓井方便吊送貨品。店門多為左右對稱的一門二窗型式,中門上方有時開有小門,作為半樓吊送貨物使用,並可於防衛時攻擊盜匪。使用長條木板相嵌而成的檻窗,白日可一塊塊拆卸,作為店面使用,至夜晚再拼裝起來,且附有活動式的平板貨架,可撐出擺置貨品。 | 清代大稻埕地區的店屋多為單層樓的閩南式建築,建材以土埆壁與紅磚為主。為節省建材並符合商業集市的要求,排列成連棟式的商店街。採用兩屋坡構成的斜屋頂,並以紅瓦鋪面,且附帶騎樓,在潮濕多雨的氣候中方便雨水流動,並遮蔽強烈的陽光。橫寬通常不寬,但縱深很長,第一進前廳充作店面,後方各進可作為囤貨、加工的空間,或分租給工人居住。在天花板與屋頂之間隔起半樓,做為儲放貨物的場所,並開有樓井方便吊送貨品。店門多為左右對稱的一門二窗型式,中門上方有時開有小門,作為半樓吊送貨物使用,並可於防衛時攻擊盜匪。使用長條木板相嵌而成的檻窗,白日可一塊塊拆卸,作為店面使用,至夜晚再拼裝起來,且附有活動式的平板貨架,可撐出擺置貨品。 | ||
+ | |||
+ | |||
+ | =====頂下郊拚===== | ||
+ | 頂下郊拚 | ||
+ | 由於泉州三邑|三邑人(泉州府晉江縣|晉江、惠安縣|惠安與南安縣籍移民,組成頂郊)是早期開拓艋舺的主力,自然佔據淡水河岸碼頭的精華區。同安縣籍移民(組成下郊)人數較少,且移民較晚,只能偏居於艋舺祖師廟東側的八甲庄(今柳州街)。同安人經營的商業名稱|商號若要使用碼頭運輸物資,則必然會受到三邑人的牽制,故雙方長期以來關係不睦。當時三邑人與同安人區之間,正好隔著安溪縣籍移民的居住區域(艋舺祖師廟一帶),南邊又有蓮花池(今老松國小附近)阻隔。三邑人雖然在人力與物力上佔盡優勢,但被沼澤所區隔,雙方始終僵持不下。最終,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拚械鬥事件。三邑人獲得安溪同意,以祖師廟作為進攻路線,焚毀祖師廟後進攻八甲庄。同安人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向北奔竄,先是奔往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人接納,且當時連下幾十天雨,無法砌土埆牆建屋,故再遷至大稻埕,今霞海城隍廟邊殿奉祀有義勇公,牌位上書「海內會義勇諸公之祿位」與三十八個人名。是為紀念咸豐三年(1853年)在頂下郊拚事件中,為保護霞海城隍神像而犧牲的三十八位同安籍移民。同安人在林佑藻的帶領下建立新市街,利用淡水河的航運之便對外貿易,商業日盛。林與兄弟們成立「林復振|復振」、「復源」與「復興 (迪化街)|復興」三間店鋪(現僅存復振),同時成立下郊「金同順」。林親自至香港與廈門招商,自大稻埕起卸貨物,並請官府清除航路上的海盜。後原先敵對的泉郊與北郊先後歸附,金同順和「金晉順」(泉郊)與「金萬利」(北郊)共同組成「金泉順」淡水三郊|三郊,林任三郊總長。此後,在台北盆地附近(尤其艋舺與新莊區|新莊)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至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建立聚落,使大稻埕呈現族群多元的特色,也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如咸豐六年(1856年)與九年(1859年)新莊發生兩次漳泉械鬥,大批漳州人便逃至大稻埕聚集。 |
於 2022年1月6日 (四) 11:06 的修訂
早期發展 1851~
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籍移民林藍田為躲避海盜,自雞籠(今基隆)移居大稻埕,在中街(今迪化街一段,民生西路與歸綏街口之間)以「林益順」為商業名稱|商號,開設三間閩南式建築的店鋪(今勝豐食品行與林五湖本館),是為大稻埕最早的商店。三年(1853年)艋舺同安人大舉遷入大稻埕,林益順商號的買賣也開始擴大,以輸出稻|米、糖、茶與樟腦等商品為主。九年(1859年)臺北霞海城隍廟在中街以南落成,街市延伸至城隍廟前,出現南街(今迪化街與永昌街至民生西路口之間)。因南邊多沼澤溼地,便轉而向北發展,出現中北街(今迪化街與歸綏街至涼州街口之間)、普願街(今迪化街與涼州街至迪化街312巷口之間)與杜厝街(今迪化街與迪化街312巷至民權西路口之間)。大稻埕逐漸成為臺北市|臺北重要的商業區。
清代大稻埕地區的店屋多為單層樓的閩南式建築,建材以土埆壁與紅磚為主。為節省建材並符合商業集市的要求,排列成連棟式的商店街。採用兩屋坡構成的斜屋頂,並以紅瓦鋪面,且附帶騎樓,在潮濕多雨的氣候中方便雨水流動,並遮蔽強烈的陽光。橫寬通常不寬,但縱深很長,第一進前廳充作店面,後方各進可作為囤貨、加工的空間,或分租給工人居住。在天花板與屋頂之間隔起半樓,做為儲放貨物的場所,並開有樓井方便吊送貨品。店門多為左右對稱的一門二窗型式,中門上方有時開有小門,作為半樓吊送貨物使用,並可於防衛時攻擊盜匪。使用長條木板相嵌而成的檻窗,白日可一塊塊拆卸,作為店面使用,至夜晚再拼裝起來,且附有活動式的平板貨架,可撐出擺置貨品。
頂下郊拚
頂下郊拚 由於泉州三邑|三邑人(泉州府晉江縣|晉江、惠安縣|惠安與南安縣籍移民,組成頂郊)是早期開拓艋舺的主力,自然佔據淡水河岸碼頭的精華區。同安縣籍移民(組成下郊)人數較少,且移民較晚,只能偏居於艋舺祖師廟東側的八甲庄(今柳州街)。同安人經營的商業名稱|商號若要使用碼頭運輸物資,則必然會受到三邑人的牽制,故雙方長期以來關係不睦。當時三邑人與同安人區之間,正好隔著安溪縣籍移民的居住區域(艋舺祖師廟一帶),南邊又有蓮花池(今老松國小附近)阻隔。三邑人雖然在人力與物力上佔盡優勢,但被沼澤所區隔,雙方始終僵持不下。最終,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拚械鬥事件。三邑人獲得安溪同意,以祖師廟作為進攻路線,焚毀祖師廟後進攻八甲庄。同安人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向北奔竄,先是奔往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人接納,且當時連下幾十天雨,無法砌土埆牆建屋,故再遷至大稻埕,今霞海城隍廟邊殿奉祀有義勇公,牌位上書「海內會義勇諸公之祿位」與三十八個人名。是為紀念咸豐三年(1853年)在頂下郊拚事件中,為保護霞海城隍神像而犧牲的三十八位同安籍移民。同安人在林佑藻的帶領下建立新市街,利用淡水河的航運之便對外貿易,商業日盛。林與兄弟們成立「林復振|復振」、「復源」與「復興 (迪化街)|復興」三間店鋪(現僅存復振),同時成立下郊「金同順」。林親自至香港與廈門招商,自大稻埕起卸貨物,並請官府清除航路上的海盜。後原先敵對的泉郊與北郊先後歸附,金同順和「金晉順」(泉郊)與「金萬利」(北郊)共同組成「金泉順」淡水三郊|三郊,林任三郊總長。此後,在台北盆地附近(尤其艋舺與新莊區|新莊)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至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建立聚落,使大稻埕呈現族群多元的特色,也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如咸豐六年(1856年)與九年(1859年)新莊發生兩次漳泉械鬥,大批漳州人便逃至大稻埕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