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寓所" 修訂間的差異
Prin1020212 (對話 | 貢獻) (→參考來源) |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 |||
行 11: | 行 11: | ||
|種類=宅第 | |種類=宅第 | ||
|登錄公告日期=2019年12月9日 | |登錄公告日期=2019年12月9日 | ||
− | |地址= | + |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271號 |
}} | }} | ||
於 2021年6月25日 (五) 12:34 的最新修訂
目錄
簡介[編輯]
位於臺北市大直的七海寓所,又稱七海宅邸,是蔣經國先生及家人在臺灣居住最久的住所,也是其在臺灣唯一保存下來的故居。原寓所為長安東路18號日式宿舍,後因道路拓寬,民國58年將宅邸遷至此,直到過世,共住了19年,蔣方良女士則繼續居住至民國93年過世。 此建築約是1950至1960年興建的新式鋼筋混凝土建築,一樓為接待室,二樓則為起居空間,晚年經國先生行動不便,沿山坡增設了迴車道,便於直接由二樓出入,內部之陳設充分反映了蔣經國先生晚年的生活與風範。
「七海」由來[編輯]
「七海」的由來有不只一種的說法: 一、依昔日隨扈人員所述:「老先生(蔣中正)特別為它命名為七海新村,一方面有海軍的意味,而且美國人一向也對「七」這個幸運數字比較有好感,所以就以此命名,相容並蓄,討個吉兆。」 二、當時協防台灣海峽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官準備的度假用招待所,因此以「七海」為名。
「寓所」由來[編輯]
據七海警衛組幹部回憶,民國67年5月20日蔣經國先生就任總統,總統府第一局依職請示「『七海官邸』有甚麼地方需要幫忙的?」,蔣經國先生立即交代「此後,不要講『七海官邸』,就叫『七海寓所』吧」。從此以後,「七海寓所」便成為一個固定的稱號,由蔣經國先生親自定奪,有別於一般總統居住地方的稱謂。
歷史沿革[編輯]
創建時期[編輯]
此建築之建造年代約為民國39年至民國49年(西元1950至1960年),時值韓戰爆發,中美關係好轉,美國派遣第七艦隊維持臺灣海峽中立化,後並陸續提供相關軍事顧問支援,創建目的是作為海軍總部招待所,提供招待美軍來臺聯誼與住宿之用。
蔣經國先生入住時期[編輯]
為符合蔣經國先生家庭入住所需,在其家人遷入前,曾進行過較大規模的增改建,在民國58年(西元1969年)蔣經國先生遷入七海寓所之後,蔣經國先生夫妻就一直居住於此,讓七海寓所為經國先生伉儷名符其實的故居所在。
蔣經國先生逝世後[編輯]
民國77年(西元1988年),蔣經國先生逝世,蔣方良女士仍繼續在此居住了約17年時間,至民國93年(西元2004年)過世後,七海寓所就無人定居於此了。直到2006年被臺北市政府登錄為市定古蹟;其指定範圍於2019年由原本的寓所本體及庭園擴大至包含七海潭的周邊地區,並規劃為「七海文化園區」,計畫設置「蔣經國總統圖書館」。
建築樣式[編輯]
本棟建築依山而建,呈現工業革命後之現代簡約風格,平面空間或立面設計多呈現簡單規矩,無零碎空間或多餘裝飾或特殊樣式,只有在一樓客廳以近似列柱方式呈現主要正立面,而鋁製窗戶或落地門窗之尺寸樣式,以及外牆洗石子等材料樣式之運用,也反映簡單無華之工業革命產物特徵。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271號
相關頁面[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
||
文化資產 | 古蹟 | 七海寓所.圓山別莊.建國啤酒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前美國大使官邸.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歷史建築 | 梅屋敷.林安泰古厝.美援宿舍群 | |
歷史地標 | 中山橋 | |
機關團體 | 學校 |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
宗教 | 劍潭古寺.臨濟護國禪寺.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臺北市文昌宮 | |
景點 | 觀光建築 | 經國七海文化園區 |
傳統建築 | 國民革命忠烈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