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修訂間的差異
(→相關連結) |
|||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2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 | =簡介= | |
+ |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 ||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 ||
行 7: | 行 8: | ||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 ||
+ | |||
+ | =人口資料= | ||
+ | 總人口30萬以上:大安區 | ||
+ | 總人口25至30萬:士林區、內湖區、文山區、北投區 | ||
+ | 總人口20至25萬:中山區、信義區、松山區 | ||
+ | 總人口15至20萬:萬華區、中正區 | ||
+ | 總人口10至15萬:大同區、南港區 | ||
+ | =戰後歷史= | ||
+ | 1945年9月,臺灣進入戰後時期,將中央政府所在地設立於臺北市。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的官兵與大陸各省平民、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使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市民結構趨向多元化。過去因為美援的關係,進行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自1960年代末期,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1967年,臺北市升格爲直轄市,隔年再將原屬臺北縣(今新北市)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鎮、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鎭、士林鎭納入轄區。 | ||
+ | |||
+ | 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以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商業重心也開始逐漸東移至臺北東區。直至1990年代,臺北市區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臺北捷運、快速道路、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之後,才紓解交通上的壓力。 | ||
+ | |||
+ | 隨著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的搬遷與進駐,東區的信義計畫區快速發展為臺北的中心商業區,西區的[[西門町]]、大稻埕等聚落也開始進行更新計畫。21世紀後,臺北市陸續主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運、[[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大型國際活動,加上曾爲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落成,增加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根據美國科爾尼諮詢公司公布的2014年世界前84大城市排行,依照商業影響、人才、資訊交流、文化及革新能力等5項行為,臺北市排第40名,最佳成績是2008年的34名。 | ||
+ | =文化= | ||
+ | 臺灣各族群文化與全球文化在臺北薈萃,蘊含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濃厚閩南、舊都城風情的大稻埕、艋舺、大龍峒與剝皮寮、客家義民祭,儒教祭祀規儀的典禮,及融合中國各地的眷村文化與新住民文化等。 | ||
+ | 清領、日治與戰後時期,也為臺北留下大量豐富的近代史及文化資產。 | ||
+ | |||
+ | 近年來隨著外籍勞工人數逐漸增加,外籍勞工帶來的母國文化也逐漸受到重視,各種文化節、廣播節目針對外籍勞工的活動也應運而生。臺北市作為一國際級城市,對不同族群與文化個體展現尊重及包容。 | ||
+ | |||
+ | 臺北也是臺灣的時尚與藝術中心之一,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禮,並迅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身特色的藝術。許多臺灣各地出身的藝術家、設計師也都紛紛透過臺北讓全世界認識。 | ||
+ | |||
+ | [[檔案:台北101.jpeg]] | ||
+ | {{youtube|CHrxUr15jRs|boo|center|台北介紹}} | ||
+ | {{map1|25.0169639,121.2261861}} | ||
+ | |||
+ | =相關連結=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C%97#%E6%A6%82%E8%BF%B0]-維基百科-區劃與人口、文化、歷史-1945年-21世紀 |
於 2020年1月2日 (四) 10:11 的最新修訂
簡介[編輯]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 重劃情形大致為: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合併為萬華區;城中區、古亭區中部合併為中正區;古亭區東側與松山區中西部併入大安區;大安區東側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新設信義區;景美區、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人口資料[編輯]
總人口30萬以上:大安區 總人口25至30萬:士林區、內湖區、文山區、北投區 總人口20至25萬:中山區、信義區、松山區 總人口15至20萬:萬華區、中正區 總人口10至15萬:大同區、南港區
戰後歷史[編輯]
1945年9月,臺灣進入戰後時期,將中央政府所在地設立於臺北市。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的官兵與大陸各省平民、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使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市民結構趨向多元化。過去因為美援的關係,進行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自1960年代末期,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1967年,臺北市升格爲直轄市,隔年再將原屬臺北縣(今新北市)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鎮、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鎭、士林鎭納入轄區。
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以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商業重心也開始逐漸東移至臺北東區。直至1990年代,臺北市區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臺北捷運、快速道路、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之後,才紓解交通上的壓力。
隨著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的搬遷與進駐,東區的信義計畫區快速發展為臺北的中心商業區,西區的西門町、大稻埕等聚落也開始進行更新計畫。21世紀後,臺北市陸續主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運、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大型國際活動,加上曾爲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落成,增加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根據美國科爾尼諮詢公司公布的2014年世界前84大城市排行,依照商業影響、人才、資訊交流、文化及革新能力等5項行為,臺北市排第40名,最佳成績是2008年的34名。
文化[編輯]
臺灣各族群文化與全球文化在臺北薈萃,蘊含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濃厚閩南、舊都城風情的大稻埕、艋舺、大龍峒與剝皮寮、客家義民祭,儒教祭祀規儀的典禮,及融合中國各地的眷村文化與新住民文化等。 清領、日治與戰後時期,也為臺北留下大量豐富的近代史及文化資產。
近年來隨著外籍勞工人數逐漸增加,外籍勞工帶來的母國文化也逐漸受到重視,各種文化節、廣播節目針對外籍勞工的活動也應運而生。臺北市作為一國際級城市,對不同族群與文化個體展現尊重及包容。
臺北也是臺灣的時尚與藝術中心之一,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禮,並迅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身特色的藝術。許多臺灣各地出身的藝術家、設計師也都紛紛透過臺北讓全世界認識。
相關連結[編輯]
- [1]-維基百科-區劃與人口、文化、歷史-1945年-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