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馬偕博物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8: 行 8:
 
*[[馬偕家族]]:由[[淡水維基館]]設立的專區,著重於呈現[[馬偕家族]]之人物關係、老照片 ... 等。
 
*[[馬偕家族]]:由[[淡水維基館]]設立的專區,著重於呈現[[馬偕家族]]之人物關係、老照片 ... 等。
 
*[[馬偕淡水博物館]]:本頁描述[[馬偕]]當年來臺後,在其淡水住宅所設立的一座私人博物館。
 
*[[馬偕淡水博物館]]:本頁描述[[馬偕]]當年來臺後,在其淡水住宅所設立的一座私人博物館。
 
惟仍期盼相關單位能盡速籌設實體之「[[馬偕博物館]]」。
 
  
 
==附錄:馬偕來台150年 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
 
==附錄:馬偕來台150年 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
行 29: 行 27:
  
 
「寧為燒盡,不願銹壞」是馬偕當年的座右銘。馬偕在一五○年前遠渡重洋從加拿大的家鄉來台,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是否能以具體的「馬偕博物館」陳列當年馬偕的相關文物,以及重現馬偕當年的篳路藍縷歷程?如能達成上述幾項建議,在政府單位努力及各單位與熱心人士的協助之下,二○二二年將是成立馬偕博物館的一個好的開端。除了可以印證北台灣的經濟發展、教育發展及醫療發展的歷程,也可以讓國人對於這位終身奉獻給台灣的愛台人士多一些認識與了解。
 
「寧為燒盡,不願銹壞」是馬偕當年的座右銘。馬偕在一五○年前遠渡重洋從加拿大的家鄉來台,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是否能以具體的「馬偕博物館」陳列當年馬偕的相關文物,以及重現馬偕當年的篳路藍縷歷程?如能達成上述幾項建議,在政府單位努力及各單位與熱心人士的協助之下,二○二二年將是成立馬偕博物館的一個好的開端。除了可以印證北台灣的經濟發展、教育發展及醫療發展的歷程,也可以讓國人對於這位終身奉獻給台灣的愛台人士多一些認識與了解。
 
 
===報紙全版===
 
===報紙全版===
 
[[檔案: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_全版.jpg|thumb|500px|left|{{檔案: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_全版.jpg}}]]
 
[[檔案: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_全版.jpg|thumb|500px|left|{{檔案: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_全版.jpg}}]]
 
{{淡水地方機構導覽盒}}
 
{{淡水地方機構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