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陳賴章墾號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 您的文字 | ||
行 1: | 行 1: | ||
==陳賴章墾號== | ==陳賴章墾號== | ||
#陳賴章乍看之下是人名,但它是由陳逢春、陳天章、陳憲伯、賴永和、戴天樞等五人合股組成的開墾組織;他們所開墾的地方正是台灣的首都'台北市' | #陳賴章乍看之下是人名,但它是由陳逢春、陳天章、陳憲伯、賴永和、戴天樞等五人合股組成的開墾組織;他們所開墾的地方正是台灣的首都'台北市' | ||
− | + | #1709(康熙48)年,陳逢春、陳天章、陳憲伯、賴永和、戴天樞等人以「陳賴章」為公號,申請入墾臺北大佳臘地區根據墾照其請求開墾,範圍約為永和、中和西八里、關渡,南至林口臺地東緣,北至圓山基隆河舊河道附近。雖然請墾的範圍涵蓋了大部份的臺北盆地,但是墾照上記載的實際開墾面積只有50餘甲。 | |
==墾號== | ==墾號== | ||
− | # | + | #18世紀初,台灣清治時期的可供開墾的土地以權利分,約略可以分成「無主地」(荒地)和「番地」(大都為平埔族原住民個人擁有的土地)。只要是非平埔族個人擁有的土地,一律稱「無主地」,地權皆屬統治台灣的清廷官方所有。台灣漢人或移民若想於台灣開墾土地,皆須按照既定程序向台灣清朝官府(縣衙)申請土地「開墾權」。 |
− | + | [[Image:IMG_5801(1).jpeg|thumb|100|right|契約]]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