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金花石蒜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 行 3:
 
  金花石蒜為石蒜科石蒜屬的球根花卉,花型呈放射狀,花瓣具波浪弧度,呈現金黃,開花時,不適強烈陽光,否則花梗葉綠素易遭光破壞,發生白化現象,全株具有石蒜鹼毒,尤其是鱗莖毒性含量尤大。
 
  金花石蒜為石蒜科石蒜屬的球根花卉,花型呈放射狀,花瓣具波浪弧度,呈現金黃,開花時,不適強烈陽光,否則花梗葉綠素易遭光破壞,發生白化現象,全株具有石蒜鹼毒,尤其是鱗莖毒性含量尤大。
  
  金花石蒜為臺灣稀有的原生種,原產於北部濱海地區,是[[淡水]]特產及重要經濟作物,因屬野生,生命力極強,且病蟲害少,易於栽種。但近年人類大量採集,瀕臨絕跡。[[淡水]]楓樹湖山地區農民在淡水鎮農會輔導下,從民國60年開始從事人工栽培,大量栽種金花石蒜,主要供應外銷日本與國內市場。民國69年,正式進入量產經濟栽培。
+
  台灣稀有的原生種,原產於北部濱海地區,是淡水特產及重要經濟作物,因屬野生,生命力極強,且病蟲害少,易於栽種。但近年人類大量採集,瀕臨絕跡。
 +
 
 +
  淡水楓樹湖山地區農民在[[淡水農會]]輔導下,從民國60年開始從事人工栽培,大量栽種金花石蒜,主要供應外銷日本與國內市場。
 +
 
 +
  民國69年,正式進入量產經濟栽培。
  
 
  民國72年,淡水鎮農會成立花卉產銷班,有許多農民在農會輔導下,大量栽培生產金花石蒜,把原本是野生的金花石蒜變成外銷日本的切花產品,其切花的品質也受到貿易商的肯定。
 
  民國72年,淡水鎮農會成立花卉產銷班,有許多農民在農會輔導下,大量栽培生產金花石蒜,把原本是野生的金花石蒜變成外銷日本的切花產品,其切花的品質也受到貿易商的肯定。
 
===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日本、中國大陸沿海、緬甸和臺灣。而臺灣的金花石蒜,長於濱海山坡地,如新北萬里、宜蘭蘇澳等,懸崖和山壁間也都可見到它的蹤跡。
+
  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日本、中國大陸沿海、緬甸和臺灣。
 +
 
 +
  而臺灣的金花石蒜,長於濱海山坡地,如臺北萬里、宜蘭蘇澳等,懸崖和山壁間也都可見到它的蹤跡。
  
 
===別稱===
 
===別稱===
行 28: 行 34: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淡水區農會]]
 
:*[[淡水區農會]]
:*[[楓樹湖]]
 
  
==相關新聞==
+
==相關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925001539-260107 2013-09-25 淡水金花石蒜 產量銳減]【中時電子報】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925001539-260107 【新聞】2013-09-25-中時電子報-淡水金花石蒜 產量銳減]
  
 
[[Category:景點]][[Category:特產]]
 
[[Category:景點]][[Category:特產]]
 
[[zh:金花石蒜]]
 
{{淡水自然景觀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