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草山水道系統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Youtube|IIK_Cy2P_ms|400|right|【進擊的台北】解秘百年活古蹟 陽明山藍寶石泉亞洲第一 蔡炳坤}}
 
 
==簡介==
 
==簡介==
  
  [[草山水道系統]]為臺北市第二套自來水系統,第一套自來水系統位於台北市[[公館]](現為自來水博物館),因臺北市人口擴增,原公館水道已不敷使用,草山水道系統由日本工學博士佐野藤次郎所設計,於1928年開始建立,經四年動工於1932年完工,水源豐沛處為北投竹子湖與紗帽山,以水管橋運輸水源至圓山貯水池,其中著名的水管橋為現今的[[中山橋]](明治橋)以負責運輸橫跨基隆與台北的用水。
+
  草山水道系統為臺北市第二套自來水系統,第一套自來水系統位於台北市公館(現為自來水博物館),因臺北市人口擴增,原公館水道已不敷使用,草山水道系統由日本工學博士佐野藤次郎所設計,於1928年開始建立,經四年動工於1932年完工,水源豐沛處為北投竹子湖與紗帽山,以水管橋運輸水源至圓山貯水池,其中著名的水管橋為現今的[[中山橋]](明治橋)以負責運輸橫跨基隆與台北的用水。
  
 
===天母水管路===
 
===天母水管路===
行 10: 行 9:
 
===三角埔發電廠===
 
===三角埔發電廠===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天母里,「三角埔」為天母的舊稱,台灣史上第一座且唯一一座以自來水發電的發電廠,可產生500千瓦電力。將陽明山的水源經水管路引至發電廠,不僅是供應自來水同時生產電能。
+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天母里,「三角埔」為[[天母]]的舊稱,台灣史上第一座且唯一一座以自來水發電的發電廠,可產生500千瓦電力。將陽明山的水源經水管路引至發電廠,不僅是供應自來水同時生產電能。
  
 
  原本外觀因當時日治時期的軍事因素而漆迷彩色,日本政府離台之後漆成白色,獨留建築的門楣為迷彩色。
 
  原本外觀因當時日治時期的軍事因素而漆迷彩色,日本政府離台之後漆成白色,獨留建築的門楣為迷彩色。
行 22: 行 21: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897 台灣大百科全書/草山水道系統]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897 台灣大百科全書/草山水道系統]
 
*[http://map.net.tw/taipower/item/028/ 台灣電廠百年歷史地圖/三角埔發電廠]
 
*[http://map.net.tw/taipower/item/028/ 台灣電廠百年歷史地圖/三角埔發電廠]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62 台北旅遊網/圓山水神社]
+
*[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62 台北旅遊網/圓山水神社]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