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臺北小巨蛋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 行 3:
  
  
=歷史簡介=
+
==歷史簡介==
 
臺北小巨蛋的前身為臺北市立棒球場。在2000年底,因為設備的老舊,以及考量到球迷看球賽時的權益,所以臺北市政府拆除棒球場,並將它改建成15,000席的多功能體育館,從2001年11月12日開始動工,在2005年7月27日完工,並於2005年12月1日正式開館使用,並命名為臺北小巨蛋。一開始是以市有財產委託經營採購案的合約型式交由東森媒體集團旗下公司經營。然而,在2007年8月20日遭到檢方的起訴,在2007年8月22日,臺北市政府依據《政府採購法》第50條 終止與東森集團的委託經濟合約,並依據《臺北市市有財產委託經營管理自治條例》強制收回臺北小巨蛋的營運權利,並交由臺北捷運公司負責處理臺北小巨蛋的經營管理與設施維護。在臺北小巨蛋被臺北市政府收回營運之後,雖然剛開始的兩個月屢遭到外界的質疑並無經營的能力,但是臺北市政府先掌控了硬體部分,然後再發展軟體的部分,逐步的掌握了經營之道。
 
臺北小巨蛋的前身為臺北市立棒球場。在2000年底,因為設備的老舊,以及考量到球迷看球賽時的權益,所以臺北市政府拆除棒球場,並將它改建成15,000席的多功能體育館,從2001年11月12日開始動工,在2005年7月27日完工,並於2005年12月1日正式開館使用,並命名為臺北小巨蛋。一開始是以市有財產委託經營採購案的合約型式交由東森媒體集團旗下公司經營。然而,在2007年8月20日遭到檢方的起訴,在2007年8月22日,臺北市政府依據《政府採購法》第50條 終止與東森集團的委託經濟合約,並依據《臺北市市有財產委託經營管理自治條例》強制收回臺北小巨蛋的營運權利,並交由臺北捷運公司負責處理臺北小巨蛋的經營管理與設施維護。在臺北小巨蛋被臺北市政府收回營運之後,雖然剛開始的兩個月屢遭到外界的質疑並無經營的能力,但是臺北市政府先掌控了硬體部分,然後再發展軟體的部分,逐步的掌握了經營之道。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