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臺北天后宮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艋舺新興宮===
 
===艋舺新興宮===
{{Youtube|0AzMX0VztfA|300|right|台北西門町媽祖廟}}
 
 
「新宇仰聖儀溯昔崇功亘七縣」、「興基祀母后而今易址仍萬華」
 
「新宇仰聖儀溯昔崇功亘七縣」、「興基祀母后而今易址仍萬華」
 
*興建年代:
 
*興建年代:
 
乾隆十一年(1746):
 
乾隆十一年(1746):
一在艋舺街,舊屬渡頭,乾隆十一年建。《[[淡水廳志]]》
+
一在艋舺街,舊屬渡頭,乾隆十一年建。《淡水廳志》
 
+
一在淡水艋舺渡頭;乾隆十一年建。《續修臺灣府志》
一在淡水艋舺渡頭;乾隆十一年建。《[[續修臺灣府志]]》
 
 
 
 
康熙二七年(1688)、乾隆六年(1741)
 
康熙二七年(1688)、乾隆六年(1741)
 
+
乾隆五十七年(1792)、雍正十年(1732)→《臺灣日日新報》
乾隆五十七年(1792)、雍正十年(1732)。《臺灣日日新報》
 
 
*沿革:
 
*沿革:
  [[艋舺]]的行船業者合力於[[番薯市街]](日治時期時為歡池市街,今貴陽街青山宮與環河北路間)建「[[新興宮]]」。
+
艋舺的行船業者合力於番薯市街(日治時期時為歡池市街,今貴陽街青山宮與環河北路間)建「新興宮」。
 
嘉慶八年(1813)火災焚燬。
 
嘉慶八年(1813)火災焚燬。
 
道光五年(1825)重修,「艋舺三大廟門」。
 
道光五年(1825)重修,「艋舺三大廟門」。
 
昭和十八年(1943)日本政府以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徵收土地,拆除新興宮。
 
昭和十八年(1943)日本政府以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徵收土地,拆除新興宮。
 
+
===新高野山弘法寺===
===新高野山[[弘法寺]]===
 
 
*真言宗高野派(高野山真言宗):
 
*真言宗高野派(高野山真言宗):
  明治二十九年(1896)傳入,日本真言宗各派中勢力最大的一派,明治三十二年(1899)在艋舺新起街設布教所。
+
明治二十九年(1896)傳入,日本真言宗各派中勢力最大的一派,明治三十二年(1899)在艋舺新起街設布教所。
 
*興建年代:
 
*興建年代:
  明治四十三年(1910)設立於「台北廳大加蚋堡台北艋舺新起橫街壹丁目貳番地」,為高野派之臺灣總本山。
+
明治四十三年(1910)設立於「台北廳大加蚋堡台北艋舺新起橫街壹丁目貳番地」,為高野派之臺灣總本山。
 
===戰後:從弘法寺到天后宮===
 
===戰後:從弘法寺到天后宮===
 
*沿革:
 
*沿革:
行 41: 行 36:
 
{{Map1| 25.042827, 121.506325}}
 
{{Map1| 25.042827, 121.506325}}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xn--djrpt1c90vgrd.tw/history_01.html 台北天后宮]
 
 
建立者:[[使用者:Jason0820tw|明泓]]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