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聖江廟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淡水聖江廟]],正確名稱應作「[[文武尊王廟]]」,地方耆老習稱之為「'''文館'''」,係[[1814年]](嘉慶19)蔡獻等所捐建。相傳昔日晉江蔡姓船戶常往來滬尾行商,購地築屋作為行館,並從故鄉恭請本尊神像來此供奉,就成為祠廟。[[文武尊王]],即唐代死守睢陽城的名將張巡。
+
  淡水地區的[[聖江廟]],正確名稱應作「[[文武尊王廟]]」,地方耆老習稱之為「'''文館'''」,係[[1814年]](嘉慶19)蔡獻等所捐建。相傳昔日晉江蔡姓船戶常往來滬尾行商,購地築屋作為行館,並從故鄉恭請本尊神像來此供奉,就成為祠廟。[[文武尊王]],即唐代死守睢陽城的名將張巡。
  
 
  昔多為行商船戶所崇奉,香火鼎盛,為蔡姓之私廟。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祭典,演戲慶祝。大約在日治初,蔡姓後人返回唐山,將廟產交由宗親蔡百箴代管,但蔡百箴係基督教徒,無心經營管理,遂日漸蕭條荒廢。至民國七○年代(新北市民政局登記重修日期為民國73年10月),始由熱心人士募款修築,稍稍恢復舊觀,民國78年([[1989年]])寺廟登記更名為「[[聖江宮]]」,幾已不識古廟真相。廟內供奉文武尊王,並從祀左右兩護衛立像,此二護衛即是與張巡一起殉城的將領南霽雲和雷萬春。
 
  昔多為行商船戶所崇奉,香火鼎盛,為蔡姓之私廟。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祭典,演戲慶祝。大約在日治初,蔡姓後人返回唐山,將廟產交由宗親蔡百箴代管,但蔡百箴係基督教徒,無心經營管理,遂日漸蕭條荒廢。至民國七○年代(新北市民政局登記重修日期為民國73年10月),始由熱心人士募款修築,稍稍恢復舊觀,民國78年([[1989年]])寺廟登記更名為「[[聖江宮]]」,幾已不識古廟真相。廟內供奉文武尊王,並從祀左右兩護衛立像,此二護衛即是與張巡一起殉城的將領南霽雲和雷萬春。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