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老梅庄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2|地區|聚落}}
 
 
==簡介==
 
==簡介==
  [[老梅庄|老梅]],位於臺灣北端,是個寧靜的鄰海村落。
+
  [[老梅庄|老梅]],位於台灣北端,是個寧靜的鄰海村落。
  
  早在清朝乾隆時期(約西元1736年),就有漳州人移民至老梅從事海殖業。乾隆年間,大量從唐山跨海而來的漢人,相繼進入當時被原住民稱為「峇臺」的這塊處女地,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只得被迫遷移。在日治時代,老梅之行政區劃曾劃設為[[臺灣府淡水廳]]芝蘭三堡老梅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改劃設為石門鄉老梅村。
+
  早在清朝乾隆時期(約西元一七三六年),就有漳州人移民至老梅從事海殖業。乾隆年間,大量從唐山跨海而來的漢人,相繼進入當時被原住民稱為「峇台」的這塊處女地,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只得被迫遷移。在日治時代,老梅村原隸屬台灣府淡水廳芝蘭三堡老梅庄。戰後,改隸石門鄉。
  
==特殊景觀==
+
===特殊景觀===
[[檔案:老梅石槽.jpg|thumb|350px|right|{{檔案:老梅石槽.jpg}}]]
+
  [[老梅庄|老梅村]]的「石槽」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的海岸地質景觀。
  原老梅村、現老梅里的「[[石槽]]」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的海岸地質景觀。
 
  
  石槽,又稱「潮溝」或「海蝕溝」。成因為[[大屯火山群]]火山爆發之後,海岸邊的火山岩經過海浪長期的拍打侵蝕後而成。
+
  石槽,又稱「潮溝」或「海蝕溝」。成因為[[大屯火山]]爆發之後,海岸邊的火山岩,經過海浪長期的拍打侵蝕後而成。
  
  每年約四、五月東北季風漸歇時,海藻大量滋生於岩面,形成「[[綠石槽]]」。遠觀像是一片綠油油草地,如此美景經常吸引攝影師、新人來拍婚紗。
+
  每年約四、五月東北季風漸歇時,海藻大量滋生於岩面,形成「綠石槽」。遠觀像是一片綠油油草地,如此美景經常吸引攝影師、新人來拍婚紗。
  
==學校==
+
===學校===
 
  老梅國小,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小學。
 
  老梅國小,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小學。
  
  根據老梅國小的校內介紹,老梅原為[[凱達格蘭族]]瓦威社(Vavui)的遷移聚落,受漢人拓墾的壓力而西移過來,老梅一詞即先住民部落的音譯,土名叫做Babuy與目前的lao mei音近似,在印度尼西亞系的語言中,即是山豬的意思。故老梅國小也自稱為山豬的小學。
+
  根據老梅國小的校內介紹,「老梅原為凱格蘭族瓦威社(Vavui)的遷移聚落,受漢人拓墾的壓力而西移過來,老梅一詞即先住民部落的音譯,土名叫做Babuy與目前的lao mei音近似,在印度尼西亞系的語言中,即是山豬的意思。故老梅國小也自稱為山豬的小學。」
  
  老梅國小校史可追溯至民國前十二年一月,當時日本政府臺北廳在石門區老梅庄創設『老梅公學校』,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學校內有數棵老榕樹,在校內小公園內還可見到風稜石([[大屯火山群]]的竹子山火山噴發下來的安山岩,在猛烈的東北季風長期吹襲,經年累月的風蝕下形成最具特色的地質景觀)。
+
  老梅國小校史可追溯至民國前十二年一月,當時日本政府臺北廳在石門區老梅庄創設『老梅公學校』,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學校內有數顆老榕樹,在校內小公園內還可見到風稜石(大屯山火山群的竹子山火山噴發下來的安山岩,在猛烈的東北季風長期吹襲,經年累月的風蝕下形成最具特色的地質景觀。)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於[[淡水捷運站]]前、基隆火車站旁搭乘兩地對開的[[淡水客運]]或[[基隆客運]],於「[[老梅庄|老梅]]」站下車
+
:*大眾運輸:於[[淡水捷運站]]前、基隆火車站旁搭乘兩地對開的淡水或基隆客運,於「[[老梅庄|老梅]]」站下車
  
 
:*汽/機車:
 
:*汽/機車:
    1.高速公路國道3號→2號省道→萬里→金山→石門
 
  
    2.高速公路國道1號→64號快速道路→八里五股(往淡水方向)→關渡大橋→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
+
    1. 高速公路國道3號→2號省道→萬里→金山→石門
  
    3.臺北→士林→關渡→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
+
    2. 高速公路國道1號→64號快速道路→八里五股(往淡水方向)→關渡大橋→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
 +
 
 +
    3. 臺北→士林→關渡→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行 36: 行 35:
 
:*[http://www.northgua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2497 老梅綠石槽-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觀光資訊網]
 
:*[http://www.northgua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2497 老梅綠石槽-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觀光資訊網]
 
:*[http://www.pse100i.idv.tw/n/lomsnw/lomsnw001.htm 自然顏色-老梅石槽]
 
:*[http://www.pse100i.idv.tw/n/lomsnw/lomsnw001.htm 自然顏色-老梅石槽]
 
[[Category:地區]][[Category:聚落]]
 
{{淡水地名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