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義芳居古厝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8: 行 8:
 
  嘉慶十一年(1806年),[[芳蘭大厝#陳振師|陳振師]]在下內埔購建住宅,取名「[[芳蘭大厝]]」,以紀念使他發跡的「芳蘭記」,並成為陳氏在臺灣基業的基礎。
 
  嘉慶十一年(1806年),[[芳蘭大厝#陳振師|陳振師]]在下內埔購建住宅,取名「[[芳蘭大厝]]」,以紀念使他發跡的「芳蘭記」,並成為陳氏在臺灣基業的基礎。
  
  芳蘭大厝興建後五年,陳振師的長子去世。為使人丁興旺,從大陸家鄉認養甫出生數月的陳朝來為幼子。
+
  芳蘭大厝興建後五年,陳振師的長子去世。為使人丁興旺,從大陸家鄉認養甫出生數月的陳朝來為幼子。陳朝來出生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卒於光緒六年(1880年),享年六十一歲。
  
 
  <b>陳朝來</b>繼承父志,一面務農,一面經商,至晚年事業有成。於是在光緒二年(1876年),選擇芳蘭山西側山腳下,建造三合院宅第一座,取名「義芳居」,以示:「義種禮耕穎川舊德,芳蘭馥桂淡地祈榮」。後來,陳朝來的四個兒子又於義芳居前方籌建「[[玉芳居]]」四合院;這三座宅第曾被合稱「芳蘭三塊厝」,也是昔日下內埔地區的地標建築。
 
  <b>陳朝來</b>繼承父志,一面務農,一面經商,至晚年事業有成。於是在光緒二年(1876年),選擇芳蘭山西側山腳下,建造三合院宅第一座,取名「義芳居」,以示:「義種禮耕穎川舊德,芳蘭馥桂淡地祈榮」。後來,陳朝來的四個兒子又於義芳居前方籌建「[[玉芳居]]」四合院;這三座宅第曾被合稱「芳蘭三塊厝」,也是昔日下內埔地區的地標建築。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