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滬尾文教促進會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滬尾文教促進會'''」成立於[[1984年]]12月30日,由[[張建隆]]、[[劉秀美]]、[[謝德錫]]和許慧明共同發起,創會成員包括李欽賢、許垂鎮、陳金興和王嘉成等人。滬尾文教促進會可追溯至七○年代以蔡憲崇醫師為首的[[淡水]]黨外知識份子之聚會;[[1980年]]美麗島事件後,民主運動一時受挫,[[張建隆]]等人遂轉向文化議題,並開始關懷在地文化,因此而有促進會的創立。[[1986年]]底因受到「環河快速道路案」即將破壞家園之危機感的刺激,在創會會長[[張建隆]]的提議和籌劃下,滬尾文教促進會遂轉型成目標性的行動團體,從書房和客廳走進社區,於[[1987年]]3月間在公明街32號設立據點,成立「[[淡水茶友會]]」並提供法律服務,以茶會友,廣結地方人士,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試圖喚起民眾的鄉土意識和愛鄉護土的決心。
+
  「'''滬尾文教促進會'''」成立於[[1984年]]12月30日,由[[張建隆]]、[[劉秀美]]、[[謝德錫]]和許慧明共同發起,創會成員包括李欽賢、許垂鎮、陳金興和王嘉成等人。滬尾文教促進會可追溯至七○年代以蔡憲崇醫師為首的淡水黨外知識份子之聚會;[[1980年]]美麗島事件後,民主運動一時受挫,[[張建隆]]等人遂轉向文化議題,並開始關懷在地文化,因有促進會的創立。[[1986年]]底因受到「環河快速道路案」即將破壞家園之危機感的刺激,在創會會長[[張建隆]]的提議和籌劃下,滬尾文教促進會遂轉型成目標性的行動團體,從書房和客廳走進社區,於[[1987年]]3月間在公明街32號設立據點,成立「[[淡水茶友會]]」並提供法律服務,以茶會友,廣結地方人士,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試圖喚起民眾的鄉土意識和愛鄉護土的決心。
  
 
  後期因促進會內部對未來發展方向意見相左造成分裂,於[[1988年]]一月進行改組,將淡水茶友會併入促進會,但卻仍於同年四月間宣告解散。促進會前後三任會長:[[張建隆]]、[[謝德錫]]、郭哲道。促進會除每月發行《[[淡水茶友會會訊]]》,共計九期外,亦於[[1985年]]2月和[[1988年]]1月發行兩期《滬尾》會刊,分別由[[劉秀美]]和李欽賢主編。另由[[謝德錫]]主編的《[[淡水大事紀]]》亦於促進會解散後的[[1988年]]6月付梓出版。
 
  後期因促進會內部對未來發展方向意見相左造成分裂,於[[1988年]]一月進行改組,將淡水茶友會併入促進會,但卻仍於同年四月間宣告解散。促進會前後三任會長:[[張建隆]]、[[謝德錫]]、郭哲道。促進會除每月發行《[[淡水茶友會會訊]]》,共計九期外,亦於[[1985年]]2月和[[1988年]]1月發行兩期《滬尾》會刊,分別由[[劉秀美]]和李欽賢主編。另由[[謝德錫]]主編的《[[淡水大事紀]]》亦於促進會解散後的[[1988年]]6月付梓出版。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