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0: 行 10:
 
==今日淡水==
 
==今日淡水==
 
[[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right|300px|thumb|{{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
 
[[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right|300px|thumb|{{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與[[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新北市民政局截至[[2022年]]4月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84,660人。依據教育部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10學年度統計資料,淡水目前擁有5所大學([[淡江大學]]、[[真理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臺北基督學院]])、3所高中職、2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4萬8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3萬人。
+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與[[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新北市民政局截至2022年4月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84,660人。依據教育部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10學年度統計資料,淡水目前擁有5所大學(淡江大學、真理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臺北基督學院]])、3所高中職、2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4萬8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3萬人。
  
  [[2014年]]10月網友Tony Tseng從[[觀音山]]往淡水方向,拍攝了3千多張高解析度照片,拼貼完成[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透過鏡頭呈現淡水全貌,包括地形、建築、街道、河口 ... 等,對於記錄及研究淡水的現況極具價值。
+
  2014年10月網友Tony Tseng從觀音山往淡水方向,拍攝了3千多張高解析度照片,拼貼完成[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透過鏡頭呈現淡水全貌,包括地形、建築、街道、河口 ... 等,對於記錄及研究淡水的現況極具價值。
  
 
*註: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詳見:Tony Tseng,〈[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有看到你家嗎? 觀音山遠眺淡水和台北盆地]〉,2014.10.28。
 
*註: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詳見:Tony Tseng,〈[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有看到你家嗎? 觀音山遠眺淡水和台北盆地]〉,2014.10.28。
行 19: 行 19:
 
==歷史發展==
 
==歷史發展==
 
===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
  [[淡水]]依山傍海,位於[[淡水河流域]]內,而[[淡水河流域]]範圍內多平原、海階、河階、緩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自古就有人類在這裏活動。這些史前居民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藝技術。根據遺留器物的不同特性,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文化階段,包括[[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園文化]]和[[十三行文化]]。
+
  [[淡水]]依山傍海,位於[[淡水河流域]]內,而淡水河流域範圍內多平原、海階、河階、緩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自古就有人類在這裏活動。這些史前居民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藝技術。根據遺留器物的不同特性,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文化階段,包括[[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園文化]]和[[十三行文化]]。
  
  [[淡水河流域]]發現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遺留的地點並不多,早期在[[臺北市]][[芝山岩遺址]]採集到少數石器,後來在新北市[[林口區]]粉寮水尾也有發現類似器物遺留([[粉寮水尾遺址]])。至於新石器時代,目前已發現的考古遺址,年代最早者首推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此時期人們以漁獵、採集為主要生產活動,或有種植根莖類的原始農業;又發現時間在後的「大坌坑文化晚期」、「訊塘埔文化類型」、「圓山文化晚期」,和「[[植物園文化]]」等先民遺址。約自4500年前,本地區開始進入「[[圓山文化]]」期,有進步的農業,能大量狩獵或撈捕河海中的魚貝類,社會組織較嚴謹,並有宗教信仰。約1800年前,進入「[[十三行文化]]」的「金屬器時代」,此時人們已懂得煉鐵,並有使用銀器和銅器的紀錄,陶器數量甚多,表面繪有各種幾何形印紋。除漁獵採貝之外,已能種植稻米穀類作物。「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為後來的凱達格蘭族所使用,直到近代。
+
  [[淡水河流域]]發現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遺留的地點並不多,早期在[[臺北市]][[芝山岩遺址]]採集到少數石器,後來在新北市林口區粉寮水尾也有發現類似器物遺留([[粉寮水尾遺址]])。至於新石器時代,目前已發現的考古遺址,年代最早者首推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此時期人們以漁獵、採集為主要生產活動,或有種植根莖類的原始農業;又發現時間在後的「大坌坑文化晚期」、「訊塘埔文化類型」、「圓山文化晚期」,和「植物園文化」等先民遺址。約自4500年前,本地區開始進入「[[圓山文化]]」期,有進步的農業,能大量狩獵或撈捕河海中的魚貝類,社會組織較嚴謹,並有宗教信仰。約1800年前,進入「[[十三行文化]]」的「金屬器時代」,此時人們已懂得煉鐵,並有使用銀器和銅器的紀錄,陶器數量甚多,表面繪有各種幾何形印紋。除漁獵採貝之外,已能種植稻米穀類作物。「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為後來的凱達格蘭族所使用,直到近代。
  
 
  就目前研究所知,[[淡水河流域]]的史前遺址大概有[[水碓尾遺址]]、[[芝山岩遺址]]、[[粉寮水尾遺址]]、[[圓山遺址]]、[[油車口遺址]]、[[社子遺址]]、[[狗蹄山遺址]]、[[土地公山遺址]]、[[鵠尾山遺址]]、[[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等處。而據考古研究調查,散布於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內大小的史前文化遺址約有數十餘處。
 
  就目前研究所知,[[淡水河流域]]的史前遺址大概有[[水碓尾遺址]]、[[芝山岩遺址]]、[[粉寮水尾遺址]]、[[圓山遺址]]、[[油車口遺址]]、[[社子遺址]]、[[狗蹄山遺址]]、[[土地公山遺址]]、[[鵠尾山遺址]]、[[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等處。而據考古研究調查,散布於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內大小的史前文化遺址約有數十餘處。
行 36: 行 36:
 
[[image: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jpg|right|200px|thumb|{{image: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jpg}}]]
 
[[image: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jpg|right|200px|thumb|{{image: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jpg}}]]
  
  16世紀,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在1570年佔領了菲律賓後,就想要進一步佔領臺灣,一方面保護在菲律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可擴大版圖。西班牙人稱臺灣是「Hermosa」(葡萄牙人則稱臺灣為「Formosa」),當時西班牙人在菲律賓與北美洲的殖民地間,每年有大帆船航行進行貿易,其航線是從菲律賓經巴士海峽沿臺灣東岸,乘黑潮暖流北上至日本,再橫渡太平洋。因此西班牙人對臺灣的東部及東北部的認識比荷蘭人更早、更清楚。西班牙人於16世紀時所繪之臺灣地圖,略作長方形,從西南斜向東北。
+
  16世紀,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在1570年佔領了菲律賓後,就想要進一步佔領臺灣,一方面保護在菲律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可擴大版圖。西班牙人稱臺灣是「Hermosa」(葡萄牙人則稱臺灣為「Formosa」),當時西班牙人在菲律賓與北美洲的殖民地間,每年有大帆船航行進行貿易,其航線是從菲律賓經巴士海峽沿臺灣東岸,乘黑潮暖流北上至日本,再橫渡太平洋。因而對臺灣的東部及東北部的認識比荷蘭人更早、更清楚。西班牙人於16世紀時所繪之臺灣地圖,略作長方形,從西南斜向東北。
  
 
  [[1626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葡對抗,終於自菲律賓出兵,在北臺灣東北角登陸,命名為「[[聖地牙哥]]」(今[[三貂角]],臺語:[[三貂仔角]])。之後,再到[[社寮島]](今[[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自此正式佔領了[[雞籠]]([[基隆]])。
 
  [[1626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葡對抗,終於自菲律賓出兵,在北臺灣東北角登陸,命名為「[[聖地牙哥]]」(今[[三貂角]],臺語:[[三貂仔角]])。之後,再到[[社寮島]](今[[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自此正式佔領了[[雞籠]]([[基隆]])。
行 52: 行 52:
 
  荷蘭人得知北部西班牙人守備鬆懈,終於在[[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全臺灣南北平原歸於荷蘭人統治,結束了西班牙人於北臺灣長達17年的佔領。荷蘭人於[[1644年]]在被摧毀的[[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即今日之[[紅毛城]]。荷蘭人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拓墾、貿易,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荷蘭人沿用「淡水」之名,指臺灣島西北隅區之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等字樣,出現於傳教紀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日記」)中。
 
  荷蘭人得知北部西班牙人守備鬆懈,終於在[[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全臺灣南北平原歸於荷蘭人統治,結束了西班牙人於北臺灣長達17年的佔領。荷蘭人於[[1644年]]在被摧毀的[[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即今日之[[紅毛城]]。荷蘭人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拓墾、貿易,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荷蘭人沿用「淡水」之名,指臺灣島西北隅區之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等字樣,出現於傳教紀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日記」)中。
  
  依據中研院研究資料顯示[http://www.ianthro.tw/p/44],荷蘭人治理臺灣所接觸到的原住民,幾乎都是平埔族。荷人領臺之初對平埔族以政教宣撫和武力征討互相為用;對反抗、不歸順者,以強大的武力征討鎮壓,歸順者便以令各社推舉代表自治,並設置評議會,每年集會一次。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與熱蘭遮城評議會代表,與平埔族各部落訂立協約,將眾多部落納入統治之下。[[1645年]],荷人召集歸順平埔族長老,組織評議會,將全臺灣分為南部、北部兩個評議會。根據1650年之荷蘭戶口表,北部集會區有69村,南部集會區有92村,淡水地方村落有93村,卑南一帶村落61村,總計315村。
+
  依據中研院研究資料顯示[http://www.ianthro.tw/p/44]:荷蘭人治理臺灣所接觸到的原住民,幾乎都是平埔族。荷人領臺之初對平埔族,以政教宣撫和武力征討互相為用;對反抗、不歸順者,以強大的武力征討鎮壓,歸順者便以令各社推舉代表自治,並設置評議會,每年集會一次。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與熱蘭遮城評議會代表,與平埔族各部落訂立協約,將眾多部落納入統治之下。[[1645年]],荷人召集歸順平埔族長老,組織評議會,將全臺灣分為南部、北部兩個評議會。根據1650年之荷蘭戶口表,北部集會區有69村,南部集會區有92村,淡水地方村落有93村,卑南一帶村落61村,總計315村。
  
 
  直至[[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為止,荷蘭人統治臺灣共計38年(1624~1662),在淡水20年(1642~1662)。
 
  直至[[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為止,荷蘭人統治臺灣共計38年(1624~1662),在淡水20年(1642~1662)。
行 63: 行 63:
 
  鄭軍登陸臺灣之初,臺灣農業尚不發達,為了解決軍糧的供應和立足臺灣的長期打算,鄭氏政權對臺灣的土地開發十分重視。臺灣在鄭氏政權時期所拓墾的範圍,由承天府和安平鎮為開端,而以其南北的24里為中心,漸次向外開展,南至鳳山、恆春,北及嘉義、雲林、彰化、埔里、苗栗、新竹、[[淡水]]和[[基隆]]等地。
 
  鄭軍登陸臺灣之初,臺灣農業尚不發達,為了解決軍糧的供應和立足臺灣的長期打算,鄭氏政權對臺灣的土地開發十分重視。臺灣在鄭氏政權時期所拓墾的範圍,由承天府和安平鎮為開端,而以其南北的24里為中心,漸次向外開展,南至鳳山、恆春,北及嘉義、雲林、彰化、埔里、苗栗、新竹、[[淡水]]和[[基隆]]等地。
  
  鄭氏治理臺灣主要仍以南臺灣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當時的淡水或稱為[[澹水]]、上淡水、上澹水,置有通事[[李滄]],作為官方與番社溝通的媒介。直到[[1681年]][[鄭克塽]]繼位,為了加強淡水防務以阻清兵謀攻臺灣,乃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淡水,[[1683年]]修葺[[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上淡水通事李滄曾向鄭氏表示願入山地「取金欲國」,於是鄭氏派兵保護,但未行至產金區,即與原住民戰鬥而未採金成功。[[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被施琅和姚啟聖所率領的清軍水師打敗,鄭克塽降清,臺灣(包括淡水)從此納入清朝版圖。
+
  鄭氏治理臺灣主要仍以南臺灣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當時的淡水或稱為[[澹水]]、上淡水、上澹水,置有通事[[李滄]],作為官方與番社溝通的媒介。直到[[1681年]][[鄭克塽]]繼位,為了加強淡水防務以阻清兵謀攻臺灣,乃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淡水,[[1683年]]修葺[[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1982年,上淡水通事李滄曾向鄭氏表示願入山地「取金欲國」,於是鄭氏派兵保護,但未行至產金區,即與原住民戰鬥而未採金成功。[[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被施琅和姚啟聖所率領的清軍水師打敗,鄭克塽降清,臺灣(包括淡水)從此納入清朝版圖。
  
 
===清治時期(1683-1895)===
 
===清治時期(1683-1895)===
行 80: 行 80:
  
 
===中華民國時期(1945-)===
 
===中華民國時期(1945-)===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改設臺北縣淡水區[[淡水鎮]],[[1951年]]改為臺北縣[[淡水鎮]],[[2010年]]則再改為[[新北市淡水區]]。戰後,淡水已淪為小漁港,加上河川日益污染,促使近海漁源枯竭,淡水的漁業也日趨蕭條。然而,隨著大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的產業與社會也起了重大改變,從早先的漁村到後來因設立許多學校和招收外來學生,成為文教重鎮而生機蓬勃,之後又因觀光資源豐富而逐漸演變為北海岸重要的觀光遊憩區,直到近年來房地產的熱絡發展又使淡水起了結構性變化。
+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改設臺北縣淡水區[[淡水鎮]],[[1951年]]改為臺北縣[[淡水鎮]],[[2010年]]則再改為[[新北市]][[淡水區]]。戰後,淡水已淪為小漁港,加上河川日益污染,促使近海漁源枯竭,淡水的漁業也日趨蕭條。然而,隨著大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的產業與社會也起了重大改變,從早先的漁村到後來因設立許多學校和招收外來學生,成為文教重鎮而生機蓬勃,之後又因觀光資源豐富而逐漸演變為北海岸重要的觀光遊憩區,直到近年來房地產的熱絡發展又使淡水起了結構性變化。
  
 
  然而,過度的市鎮開發造成市容的大亂,大量湧進的外來人口突顯了公共設施的不足,捷運通車帶來的觀光人潮,更讓在地人的生活環境惡化。話雖如此,淡水特有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依然讓淡水在居住環境、經濟產業和文教發展的生機無限,也一直讓[[淡水]]是臺灣最知名的觀光遊憩重鎮。
 
  然而,過度的市鎮開發造成市容的大亂,大量湧進的外來人口突顯了公共設施的不足,捷運通車帶來的觀光人潮,更讓在地人的生活環境惡化。話雖如此,淡水特有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依然讓淡水在居住環境、經濟產業和文教發展的生機無限,也一直讓[[淡水]]是臺灣最知名的觀光遊憩重鎮。
行 94: 行 94:
 
*1945年-1951年:[[臺北縣]][[淡水區]],轄[[淡水鎮]]、[[八里鄉]]、[[三芝鄉]]、[[石門鄉]]。
 
*1945年-1951年:[[臺北縣]][[淡水區]],轄[[淡水鎮]]、[[八里鄉]]、[[三芝鄉]]、[[石門鄉]]。
 
*1951年-2010年:[[臺北縣]][[淡水鎮]]。
 
*1951年-2010年:[[臺北縣]][[淡水鎮]]。
*2010年-:[[新北市淡水區]]。
+
*2010年-:[[新北市]][[淡水區]]。
  
 
==名產美食==
 
==名產美食==
 
  [[淡水]],一個靠河海而生,充滿歷史文化又兼具異國風情的小鎮,其飲食文化不但豐富多元,且具其特殊涵義,亦有數間超過半世紀的商店,展現了淡水的歷史風貌。
 
  [[淡水]],一個靠河海而生,充滿歷史文化又兼具異國風情的小鎮,其飲食文化不但豐富多元,且具其特殊涵義,亦有數間超過半世紀的商店,展現了淡水的歷史風貌。
  
  事實上,自日治時期開始,[[淡水]]的料理不但著名,也很繁盛,復因漁業發達、海鮮肥美,成為早期餐廳的賣點;後來因[[淡水河]]污染,餐廳料理轉向多元發展,其間又可分為日治時期(主要食客為中產階層,如來[[淡水]]打高爾夫球的日本人或有錢有地位的臺灣人);戰後[[沙崙]]海水浴場開放時期(主要食客為市民大眾);[[淡水]]線鐵道停駛和[[沙崙海水浴場]]關門雙重影響,[[淡水]]餐飲業相較蕭條;[[捷運淡水線]]開通後迄今又是一個新的時期(主要食客除市民大眾外,青少年學子也成為小吃業的主客群),[[淡水鎮]]上開出不少新餐廳、景觀咖啡館。
+
  事實上,自日治開始,[[淡水]]的料理不但著名,也很繁盛,復因漁業發達、海鮮肥美,成為早期餐廳的賣點;後來因[[淡水河]]污染,餐廳料理轉向多元發展,其間又可分為日治時期(主要食客為中產階層,如來[[淡水]]打高爾夫球的日本人或有錢有地位的臺灣人);戰後[[沙崙]]海水浴場開放時期(主要食客為市民大眾);[[淡水]]線鐵道停駛和[[沙崙]]海水浴場關門雙重影響,[[淡水]]餐飲業相較蕭條;[[捷運淡水線]]開通後迄今又是一個新的時期(主要食客除市民大眾外,青少年學子也成為小吃業的主客群),[[淡水鎮]]上開出不少新餐廳、景觀咖啡館。
  
 
  到[[淡水]]一遊,從早餐開始,可以一路吃到宵夜,有本土的[[淡水]]小吃可以勾起甜蜜記憶,還有異國風味的美食,或是中西合併的新興飲食,是一個完完整整精彩的[[淡水]]美食地圖,總令人魂牽夢繫。
 
  到[[淡水]]一遊,從早餐開始,可以一路吃到宵夜,有本土的[[淡水]]小吃可以勾起甜蜜記憶,還有異國風味的美食,或是中西合併的新興飲食,是一個完完整整精彩的[[淡水]]美食地圖,總令人魂牽夢繫。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