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
艋舺
|
大稻埕
|
雞籠
|
桃園
|
臺北城
|
宜蘭
|
新竹
淡水大事記
|
人物錄
|
大淡水紀錄片
|
石滬群
|
淡水第一
|
VR園區
|
淡水河ㄟ故事
檢視 淡水裨史志/千水子凡 的原始碼
←
淡水裨史志/千水子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此頁面已設為保護防止編輯或其他操作。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淡水裨史志模板|千水子凡-踏過千山萬水後 找到自我價值|<table><tr><td>{{Youtube|llB3KkpRHfk|400|center|裨史志前導片-《千水子凡 》}}</td><td>{{Youtube|3tNin9XsScc|400|center|《淡水裨史志》02 2016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td></tr></table>| 文/陳冠妤<br> 攝影/王子承 陳冠妤 千水子凡,寓意著「走過千山萬水,仍舊是一個俗子凡夫。」這是江翠芳阿姨為自己立下的一個筆名。年過五十的江翠芳,因著婆家傳承的緣故,連續接任了兩屆八年的婦女協會理事職位,也就是三芝區的婦女理事。與大眾印象中不同的是,婦女理事通常都是穿著華麗、外貌氣派,但江翠芳卻是樸實可親近的,就和她的衣著一樣,江翠芳帶給人的感受是溫暖的,並總是用善意的方式對待人,不時地溫柔照顧每一個與她接觸的人。這就是江翠芳,總是用盡全心的對待人,甚至把別人的事看得比自己還要重要,用愛包覆著每個人。 但在江翠芳的生命中,一路走來並不順遂,她曾經為了承擔家計開過電器行和文具店,甚至在經濟最慘淡的幾年中,每個月都要支付上萬元的會錢。就算如此辛苦,還要獨自撫養四個孩子,江翠芳還是靠著意志力撐起了整個家庭,為了養育小孩,她撐過了所有艱困。 她除了努力籌措生活費外,也在因緣際會下,開始拓展自己的人生版圖。從家長會長作為事業起點,漸漸地在一次次的活動下、藉由旁人的推薦和自己的努力,逐漸參與到各種公益層面。而現在的她,除了在三芝區擔任婦女協會理事長外,同時也是調解委員會的委員以及關懷據點策辦人。江翠芳不辭辛勞地投身於公益活動,盡心盡力並且不求回報地服務著三芝區的里民,她為的不是功名和掌聲,只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而幫助和關懷他人。 ===接任婦女理事=== 民國97年,江翠芳接下了三芝區婦女協會理事長一職,開始推動三芝區的里民活動,廣受好評的她,在民國101年又再度連任。而民國104年,也正好是她任期屆滿八年的交接期。即將卸任的她也讓大家離情依依,捨不得她的辭去。 一當就當了八年的婦女協會理事長,江翠芳在眾人口中皆是讚譽有佳。她憶及,當初接任時曾說:「起初本來沒有打算接任這項職務,因為自己在各方面的負擔都很重。後來因為上一任理事長是婆婆,便覺得有傳承的必要,所以在當時,決定接下這個職務。」當江翠芳提到負擔很重時,也說明家裡當時的經濟狀況並不好,為了照顧四個孩子,事實上已經沒有辦法再負荷工作以外的事了,如果再分神去接應其他的事物的話,對所有事都會變得應接不暇,反而甚麼事情都無法全心投入。 不過就算當時再辛苦,江翠芳還是很感謝當初自己的決定。因為接任了三芝區的婦女協會,所以她得以接觸更多的事物,擁有更多管道認識不同的老師和群眾,開拓自己的視野。 她為了婦女協會的活動,日日夜夜不停地寫著企劃書,為的是爭取經費讓整體機構運作更順暢,不辭辛勞的她總是為著協會著想,就算起初協會的運作、分工不是這麼的明確。「一開始我們協會的經費有限,協會裡也沒有在做核銷,加上會計總務那裏都是掛名,所以事情到最後都是我獨自一人做的。」江翠芳說明。即使經歷了這些,所有執行的過程她都沒有抱怨,而是盡心盡力地參與,這樣不辭辛勞的她,也是受到眾人愛載的原因之一。 在大家的眼裡,她不像其他社團的理事長只需要負責發號施令,就好像一聲令下,所有的活動都會自己開始運作。與其他單位最大的不同是,江翠芳是從頭到尾地參與,從初期獨自寫企劃開始,到中期與所有里民一同執行活動,再到後期的活動結算報表,都由她一人獨自完成所有階段。 江翠芳也說到,這樣的模式就演變成協會的每件事都要自己親自參與,她說明「此方式好有壞,壞處就是我要從頭到尾的辛勞,好處就是我可以看見每個活動帶給我的意義,更能清楚的感受到每個人在這之中給我的回饋和力量。」這是她一路以來的想法。 ===關懷的感動=== 在民國100年,新北市開始實施了關懷據點的計畫,而三芝區的活動就是由江翠芳作為總策劃人。關懷據點的起源是由於人口結構高齡化,使得老人照顧需求相對增高,因此期望以社區營造和社區自主參與的方式,提供當地的老人家一個休閒活動的空間。江翠芳接了這項任務後,也對這項計畫投入許多心力,親力親為去關懷社區的長者們。 「因為我之前有多次請講師的經驗,所以區公所當時希望我來協助策劃關懷據點的試辦計畫,於是我就大概花了兩三天的時間,幫他寫了三個月的計畫。」這是江翠芳當時會接下此職務的原因之一。也因為身為策畫者,江翠芳就開始嘗試執行為期三個月的計畫,然後就像是一個長流,不停地往下辦,轉眼間就策辦了五年。在講述這一段經歷時,江翠芳輕描淡寫的臉龐,著實讓我們感受她融入進活動內的樣子。 因此,我們得以看見江翠芳除了奉獻在婦女協會外,也致力於社區關懷的活動。關懷據點的活動目的是要讓老人家重新走出家門,開懷地與他人互動,並且在社區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讓老人家可以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並對一的地區或群體擁有歸屬感。江翠芳想將關懷據點的模式變為一個能讓老人家們閒話家常、分享生活情狀的地方,並且讓關懷據點成為老人家的另一個家園,讓整體活動產生凝聚力,這也是江翠芳的初心之一。 投身公益已久的江翠芳,除了公益活動外,自己的身體也因為過於忙碌而有了轉變。當時和關懷據點的老人家們提及,未來或許不會繼續接任關懷據點工作時,「老人家們就團團圍住我,告訴我不要離開他們,接著突然一個個就開始哭了,害我也覺得很捨不得。我也開始一直哭。我覺得我能做到這個樣子讓老人家那麼喜歡我、心疼我,這是很驕傲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捨不得。」她如此說道。 一辦就辦了五年,彼此間都有了很深的感情,老人家們就算行動不方便,每個禮拜五還是會來區公所報到,這已經是他們的一個例行行程。每一次老人家的前往,各個都會笑得很和藹、很開心,會在這個同時忘卻了老人家的年紀,彷彿看到一個孩子開心地與他人分享事物。因為老人家們身上都有一個魔力,不只是他們有和藹的心,因為他們人生經歷了很多,所以更能看到他們身上的各種光彩。 不只是如此,江翠芳也希望老人家可以打破自身家庭、年紀的框架,希望老人家可以從自己所參與的活動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如果隔一個年度要繼續接任的話,就會把獲得成就感這個想法放進去,把它轉型成一個再造學院。 原本他們在活動呈現的方式,和年輕人相比有些差異,所以希望可以投入一些創新、創意,讓老人家們也可以腦力激盪、碰撞彼此創意,開發老人家的創作力,這也是江翠芳的服務理念。 ===家庭的交互影響=== 原生家庭較為傳統的江翠芳,在嫁到婆家後,無論經歷了甚麼苦衷,還是被教導成要做好媳婦、相夫教子的角色。有著四個小孩的她,曾有幾十年的時間獨自撫養小孩,因為丈夫追求事業的離開,江翠芳曾獨自開過電器行和文具店,自己找貨源、批貨、開店、販賣,為的是小孩的生活費。如此辛苦的他,也在這中慢慢形成了吃苦耐勞的人生態度,就算日子在怎麼辛苦,靠著毅力和精神終究可以度過一切。 而這也因為當時家裡經濟並不優渥,甚至是有負債的可能,江翠芳在開始從事公益時其實並不順遂。家裡的人曾都認為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她應該要努力籌措金錢,而不是從事公益性的活動,付出了許多心力卻沒有實質的回饋,所以並沒有很支持她的做法。 在民國90年,江翠芳逐漸從家長委員升職到家長會長,因為有著四個小孩的她,自然得待在學校的時間也長,為了照料小孩的她,就會一直以家長的身分出現在學校。 久而久之,就從普通的家長委員漸漸升職到副會長,接著資歷變得深後,就順理成章地變為家長會長了。而家長會長一職,也是讓江翠芳開展自己人脈的契機,有了到外研習的機會、接觸了更多有才能的人。 在擔任家長會長後,接著幾年也陸續接了婦女協會和關懷據點的活動。家中的態度也漸漸從不支持到支持。二女兒曾在訪談中提到:「有時候不知道媽媽在做甚麼,只覺得他很忙。但在這幾年中,越來越看到他做出來的東西,像是她開辦的老人舞蹈班、畫畫班、才藝班等例子,都有好成果,就會覺得其實媽媽在做的是很有意義。」她發自內心地說到,羨慕媽媽是一個這麼熱心的一個人,那麼願意幫助別人,更是一個會重視她人所需的人。 ===奉獻自我的江翠芳=== 我們眼前所看到的江翠芳,在台前是一名受到眾人愛戴的女人。而當我們探究私底下的她時,我們就會察覺到她一路以來辛苦,也更能從中感受到她無私的精神。一直以來都保持謙卑的她,無時無刻都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他人,親切的呵護每一個人。 甚至提到不會接任關懷據點,要和兒女出國一陣子時,掛念的仍舊是老人家們。「我覺得可以看看其他國家的做法,比如在社區建造一間建身復健中心,因為老人家身體比較不好,是比較需要一些可以讓老人家活動的空間,但在台灣就比較沒有這些設施。」江翠芳當時如此說道。對於老人家生活的照料,江翠芳希望可以藉由這一次的休息,出國充電並吸取國外經驗,在未來的日子給老人家更好的社區生活環境。這樣無時無刻奉獻自我的江翠芳,無論是身體力行、還是心頭掛念,從外在行動到內在思維,時常在關心那些非關自我的一切。 她能受到如此愛戴是有根據的,訪談後,我們不得不讚嘆怎麼會有這樣一個人,能發揮自己對他人的關愛到如此程度,時常聽到有人說現代社會就是自掃門前雪,但這句話絕不是用於江翠芳的身上,因為她必定是走向另一個極端,放大關心與關愛的極端。 ===馬不停蹄的生活狀態=== 同時兼任許多職務的江翠芳,除了是婦女協會的理事長外,是關懷據點的策辦人、又是調解委員會的委員。除了公益活動,她週一到週五要到聖約翰的餐廳報到,從早上的買菜開始,到餐廳內的工作,幾乎都是由她自己一肩扛起。而擁有多項才藝的她,同時會拉二胡、寫書法、舞蹈、打太極拳,也基於有這些興趣,報名了各式的興趣班。 無論站在何種角度看待江翠芳的生活,都能直截了當地知曉她非常的忙碌,且公益服務對她來說,是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同時工作又是賺取生活費的一個來源,也因此這兩者都是無法捨棄的生活元素。也讓我們好奇為什麼江翠芳要熟習如此多的才藝。她回答,學習多項才藝,除了是想充實自己外,也是想將這些才能奉獻給社區服務的活動,將學習到的才藝分享給大家。 報名了各式的才藝班的江翠芳,期望在自我進修中得到一點沉思的空間,比如從書法氣韻中自我沉澱。但也由於江翠芳身兼多職,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項事務,所以在參加才藝班時總會被老師碎唸說:「妳都常常翹課,不好好練習。」然後此時的江翠芳就會不好意思地說著:「唉唷,我真的太忙了啦!我真的沒有時間。」 「時間是我最大的敵人。」江翠芳這樣說道。她手上的事務多到不可勝數、顯得繁重,使得她無法專心著重於某一塊。這也成為了我們眼前生活匆匆忙忙的江翠芳,但也因為有這麼多的生活碰撞,才會有今天的她,生命如此豐富的她。 ===從公益活動中看見自己的價值=== 「我看到他們的互動、他們的回饋。所以我在協會和服務中感受到許多認同和價值,我也在這些辛苦和忙碌之中,確實地看到自我成就的一面。」 在公益領域深耕多年的江翠芳,從服務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她發覺到,「和以往傳統家庭處境不同的是,原本是作為一個傳統婦女照料著家庭。在接了婦女協會和關懷據點的活動後,因為有了策辦這些活動的機會,所以發現自己擁有一個做為領導者才能,也開始了解到自己現在是一個獨當一面的人。」 獨自撐起公益活動半邊天的江翠芳,一開始也曾經有過自我懷疑,懷疑這些目前擁有的,是不是都只是自己虛榮心作祟,只是為了享受被人尊崇的感覺。但後來江翠芳發覺不是這樣的,這些價值感和成就感是真的來自於大家的回饋。「每一個參與過的人都會給我回饋,這是騙不了人的。」她如此說道。 每每有人誇獎,溫柔婉約的她總會變得像小女人一樣,害羞地東倒西歪,甚至遮著臉說著:「哎呀,不要這樣說我啦。」就好像恨不得馬上挖一個洞跳進去,然後害羞地把自己給埋起來。 當江翠芳要卸任關懷據點策辦人的時候,許多老人家哭著抱著她,告訴她不要卸任。「看著他們心疼的樣子,我也好難過,完整的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說到這裡,江翠芳又哭了一遍。在偶然的一次聚會下,江翠芳邀請到關懷據點的老人家們,當詢問到對她的評價時,各個舉起大姆指,此起彼落的喊到「翠芳理事長真的是一個善良、溫柔、體貼、孝順的人,真的很謝謝這麼照顧我們的翠芳,我們真的很愛她!」也可見得老人家與江翠芳之間的深厚情誼。 在這過程之中,江翠芳打破了年紀的鴻溝,撇除了世代的差異,體貼地去理解每一個人。這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江翠芳不只將自己的愛奉獻在家庭裡,更將愛傳遞給周遭的人。 |<gallery> File:千水子凡002.JPG|工作照-正在執行最後一次訪談,子承正架著腳架。 File:千水子凡003.jpg|工作照-組員冠妤和曉瑩訪問完後,和老人家們一同拍照。 File:千水子凡004.JPG|工作照-翠芳阿姨和我們在三芝山上散步曬太陽。 File:千水子凡005.JPG|工作照-翠芳阿姨正在馬階醫院處理表演事物,組員冠妤從後拍攝。 File:千水子凡006.JPG|工作照-組員們和翠芳阿姨的家人們一起吃飯的模樣。 File:千水子凡007.jpg|工作照-組員曉瑩正在訪談胡爺爺,夢珊在後拍攝及收音。 File:千水子凡008.JPG|劇照-阿姨開心地與我們分享日常樂事。 File:千水子凡009.JPG|劇照-翠芳阿姨從聖約翰大學前往調解委員會的過程。 File:千水子凡010.JPG|劇照-翠芳阿姨和女兒晨馨,餵孫女愛馨吃飯,露出母愛的樣貌。 File:千水子凡011.JPG|劇照-翠芳阿姨和他的孫女恩馨一起欣賞聖誕節的影片。 File:千水子凡012.JPG|劇照-翠芳阿姨是關懷據點表演主要帶動跳的老師,大家都搶著和他拍照。 File:千水子凡013.jpg|劇照-翠芳阿姨向我們介紹他自己縫製的千水娃娃。 File:千水子凡014.jpg|劇照-翠芳阿姨在聖約翰科大開的千水咖啡廳。 File:千水子凡015.JPG|劇照-老人家們在台上表演時,翠芳阿姨在台下負責帶動跳。 File:千水子凡016.jpg|劇照-前往區公所開調解委員會的路上。 File:千水子凡017.JPG|劇照-認真寫書法的神情。 File:千水子凡018.JPG|劇照-於馬偕醫院表演關懷據點的舞蹈。 File:千水子凡019.JPG|劇照-正用心地為咖啡廳旁的盆栽澆水。 </gallery> | *製作人/陳冠妤 *導演/王子承 *拍攝/李松育 張夢珊 陳冠妤<br>袁曉瑩 王子承 *採訪/全組組員 *收音/洪益華 張夢珊 *剪輯/李松育 洪益華 張夢珊 *配樂/洪益華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Youtube
(
編輯
)
模板:淡水裨史志模板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至
淡水裨史志/千水子凡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最近更改
編輯討論
建新頁面
隨機頁面
幫助
網站分類
使用說明
練習編輯
聯絡我們
姊妹站
台灣棒球維基館
台灣籃球維基館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