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5: 行 5:
  
 
==簡介==
 
==簡介==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最初是[[新松島旅館]],[[1941年]](民國30年)被臺灣銀行收購,因為融合日式和西洋建築,而做為淡水分行經理宿舍,為具有80多年歷史的日式宿舍群。
+
  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最初是[[新松島旅館]],[[1941年]](民國30年)被台灣銀行收購,因為融合日式和西洋建築,做為淡水分行經理宿舍。具有70年歷史的台銀淡水舊海關碼頭日式宿舍群。
  
  [[2011年]](民國100年)8月3日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成為直轄市定古蹟,已經有超過80年歷史。[[2004年]]9月21日凌晨3點,在[[臺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群即將通過市政會議古蹟審查的當天,建商唯恐天亮以後土地將被指定為古蹟而動彈不得,於是連夜動工,將其中3棟宿舍剷平,僅存靠漁港這一棟。引起許多文史人士不滿,文化局也在巷弄裝設20座監視器,並聘請保全人員24小時輪守,才保住僅存的唯一建築物。但由於市政府沒撥出預算整修,至今荒廢,導致建物早比當年損壞得更嚴重。
+
  [[2011年]](民國100年)8月3日成為直轄市定古蹟,已經有超過70年歷史。[[2004年]]9月21日凌晨3點,在台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群即將通過市政會議古蹟審查的當天,建商唯恐天亮以後土地將被指定為古蹟而動彈不得,於是連夜動工,將其中3棟宿舍剷平,僅存靠漁港這一棟。引起許多文史人士不滿,文化局也在巷弄裝設20台監視器,並聘請保全人員24小時輪守,才保住僅存的唯一建築物。但由於市政府沒撥出預算整修,至今荒廢,導致建物早比當年損壞得更嚴重。
  
 
===特色===
 
===特色===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面積寬廣、建築空間尺度、規模、高度均比一般常見日式宿舍大,而日本人對於宿舍分配一般會依照職務、階級而有不同,臺銀宿舍面積約為45.62坪左右面積算非常大,一般應是給予高階銀行官員。
+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面積寬廣、建築空間尺度、規模、高度,均比一般常見日式宿舍大,而日本人對於宿舍分配一般會依照職務、階級而有不同,台銀宿舍面積約為45.62坪左右面積算非常大,一般應是給予高階銀行官員。
  
 
  建物構造仍可見完整之風貌,是淡水地區少見的大規模日式宿舍,但因為建物位置在淡水河邊為達避免潮水與濕氣侵蝕所需,地基比平均日建物基礎高度0.5公尺多出1公尺高,達1.5公尺高,為充份配合臨河環境的建築方式,其底下另有水泥地下室。
 
  建物構造仍可見完整之風貌,是淡水地區少見的大規模日式宿舍,但因為建物位置在淡水河邊為達避免潮水與濕氣侵蝕所需,地基比平均日建物基礎高度0.5公尺多出1公尺高,達1.5公尺高,為充份配合臨河環境的建築方式,其底下另有水泥地下室。
  
  庭院中被發現有一座小型防空洞,以水泥、磚頭砌成,源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要求家家戶戶設置防空洞,大戶人家在庭院構築私人防空洞,一般民眾是以幾戶設一個公用。另外,由於水泥在日據時期尚屬昂貴建材,一般民眾的防空洞多為土製,只有官舍、有錢人家才有能力建造水泥的防空洞。
+
  庭院中發現一座小型防空洞,以水泥、磚頭砌成。源起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要求家家戶戶設置防空洞,大戶人家在庭院構築私人防空洞,一般民眾是以幾戶設一個公用。另外,由於水泥在日據時期尚屬昂貴建材,一般民眾的防空洞多為土製,只有官舍、有錢人家才有能力建造水泥的防空洞。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中正路]]235號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35號
 
:{{Map1|25.17359,121.43486}}
 
:{{Map1|25.17359,121.43486}}
 
*搭乘捷運至淡水站下車,步行約10-15分鐘
 
*搭乘捷運至淡水站下車,步行約10-15分鐘
行 44: 行 44:
  
 
[[Category:古蹟]]
 
[[Category:古蹟]]
{{淡水文化資產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