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環保志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5: 行 5:
 
  
 
  
 
==序言==
 
==序言==
[[王慰慈]]: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br>
+
[[王慰慈]]: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
 +
109年度淡江大學文學院「淡北人文e網通—社區影像環保志」計劃主持人/監製
 +
2021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
  
*109年度淡江大學文學院「淡北人文e網通—社區影像環保志」計劃主持人/監製<br>
+
  故事,永遠是最吸引人的題材,而具歷史文化底蘊、結合庶民與土地的故事,更是數位人文不可或缺的要素!文化創意產業則是說故事產業,說感動人心的故事。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九年頭。該課程之宗旨乃為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拍攝社區紀錄片。大淡水地區擁有豐富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教育相關資源,其中孕育著美好的人、事、物之故事能量,等著我們去發掘。社區影像行動在這樣前提下,充滿了熱情的我們走入了大淡水各角落。我們完成了《[[淡水人物志]]》、《[[淡水食貨志]]》、《[[淡水風土志]]》、《[[淡水裨史志]]》、《[[淡水炫光志]]》、《[[淡水新住民志]]》《[[淡水里民志]]》以及《[[淡水良師志]]》等不同主題的關懷,為淡水記錄保存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2021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br>
 
 
 
  故事,永遠是最吸引人的題材,而具歷史文化底蘊、結合庶民與土地的故事,更是數位人文不可或缺的要素!文化創意產業則是說故事產業,說感動人心的故事。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九年頭。該課程之宗旨乃為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拍攝社區紀錄片。大淡水地區擁有豐富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教育相關資源,其中孕育著美好的人、事、物之故事能量,等著我們去發掘。社區影像行動在這樣前提下,充滿了熱情的我們走入了大淡水各角落。我們完成了《[[淡水人物志]]》、《[[淡水食貨志]]》、《[[淡水風土志]]》、《[[淡水裨史志]]》、《[[淡水炫光志]]》、《[[淡水新住民志]]》《[[淡水里民志]]》以及《[[淡水良師志]]》等不同主題的關懷,為淡水記錄保存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在影視教學現場待了三十年,不可否認影視相關學生很自然的接受並認同日、韓、歐美的電影電視流行文化,反而忽略了自身所處的在地文化之價值。因此,在九年間我陸續引進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計劃、科技部數位人文計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等資源,讓學生能夠透過每年不同的主題式學習,去認識大淡水風貌、認識在地文化的意涵。傳統教學只重視技術、設備、敘事美學的講解,但本計劃則需花更多時間去探索每年不同的主題和拍攝對象,除此還需要借重不同跨領域的專家或社區人士協助課堂進行,研究如何認識主題、強化主題,並尋找合適說故事的切入點。今年的《[[淡水環保志]]》結合人物紀錄片和專題紀錄片的特質,課堂花了不少時間加強認識了淡水地區環境保育狀況,從能源資源、水資源、水上垃圾、生態教育、觀光農場等等,一路走來十分感謝與我們合作的拍攝對象。介紹如下:推廣環保教育有成的八里米倉國小校長林愛玲、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專家-劉金源主任、致力發展智慧綠能社區和公民電廠的許慧明、從大自然中取材的童軍老師蕭妘羽、推動社區環保行動和河川生態整治的陳建志、[[公司田溪|淡水公司田溪]]與[[程氏古厝|程氏古厝]]的故事、利用業餘帶著社區學員走入大自然的無患子(鄭文欽)、以綠電和魚菜共生提倡永續發展價值的忠寮社區和李鎮榮的故事。
 
  在影視教學現場待了三十年,不可否認影視相關學生很自然的接受並認同日、韓、歐美的電影電視流行文化,反而忽略了自身所處的在地文化之價值。因此,在九年間我陸續引進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計劃、科技部數位人文計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等資源,讓學生能夠透過每年不同的主題式學習,去認識大淡水風貌、認識在地文化的意涵。傳統教學只重視技術、設備、敘事美學的講解,但本計劃則需花更多時間去探索每年不同的主題和拍攝對象,除此還需要借重不同跨領域的專家或社區人士協助課堂進行,研究如何認識主題、強化主題,並尋找合適說故事的切入點。今年的《[[淡水環保志]]》結合人物紀錄片和專題紀錄片的特質,課堂花了不少時間加強認識了淡水地區環境保育狀況,從能源資源、水資源、水上垃圾、生態教育、觀光農場等等,一路走來十分感謝與我們合作的拍攝對象。介紹如下:推廣環保教育有成的八里米倉國小校長林愛玲、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專家-劉金源主任、致力發展智慧綠能社區和公民電廠的許慧明、從大自然中取材的童軍老師蕭妘羽、推動社區環保行動和河川生態整治的陳建志、[[公司田溪|淡水公司田溪]]與[[程氏古厝|程氏古厝]]的故事、利用業餘帶著社區學員走入大自然的無患子(鄭文欽)、以綠電和魚菜共生提倡永續發展價值的忠寮社區和李鎮榮的故事。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