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環保志/老城故事-淡水忠寮社區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淡水環保志模板|老城故事—淡水忠寮社區|{{youtube|BhKXzNsWZZM|450| center |一條河滋養一座百年老城,一座老城孕育一群熱血居民。他們推動生態維護、環境教育等活動,凝聚了社區意識,使一個被人們逐漸淡忘的老城,在居民同心協力的改造下,發展成人人嚮往的幸福忠田寮。}}|
+
{{淡水環保志模板|老城故事—淡水忠寮社區|{{youtube|BhKXzNsWZZM|450|center|老城故事—淡水忠寮社區}}|
 +
 
  
 
==專訪==
 
==專訪==
  
===世代傳承,再次出發===
 
 
位於淡水區的忠寮社區,有一個在地耕耘上百年的家族──李氏。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愛絕不單純只是説説而已。這個世代務農的家族,在李鎮榮這一代,走出忠寮和淡水,進入都市中心,成為城市現代化的一員,他開設的工廠,已能帶來經濟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
 
 
然而輕鬆的表面卻伴隨沉重的代價。時隔多年,再回到自己長大的鄉村,改變黯然發生。溪水不再清澈、鳥蟲不再鳴叫、花草稀疏,孩提時的景色已不再。人工化學肥料瀰漫的田地,為獲利而犧牲自然生態的工廠林立,鳥語花香的土地卻不復存在。
 
 
這時的他,已經過了為夢想和青春打拼的年紀,隨之而來的是期望安定、祥和的生活,家鄉的變化反而讓他痛心。於是李鎮榮把工廠關掉,離開了曾經追求的都市光景。回到忠寮,決定要在這裏再追一次兒時夢。
 
 
===初次嘗試,提升觀念===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養殖蛋雞,並每日撿拾雞蛋.jpg | thumb | 250px |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養殖蛋雞,並每日撿拾雞蛋 | right ]]
 
 
重新回到家鄉的李鎮榮,決定從自己祖輩的活計──養雞開始。正好當時自己身體不佳,需要營養,於是他開始改造社區的第一步──先轉變自己的生活模式,才能去影響更多人。
 
 
因為自己本身有需求,親朋好友也都喜歡吃自家蛋,收費便宜公道,再加上農家雞蛋的「綠色」招牌,李鎮榮的養雞規模很快就發展到了數百隻,街坊鄰居紛紛來向他購買。每天早上,他起床後就去雞舍撿蛋,清點數目、擦拭清潔後分盒、分箱裝好,等待附近的居民來拿,或是親自外送。
 
在這期間,他不斷學習和轉變環保理念,提出零廢棄的概念,讓雞蛋從蛋液到蛋殼,都能被利用。並且不停地研究如何不牴觸人們的經濟利益,又能讓農民可以在綠色前提下,也獲得基本的生存需要。
 
 
===不停前進,破除艱難===
 
 
有了第一次嘗試,李鎮榮對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瞭解。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將所有想法一個個貫徹,起點就在李鎮榮最心疼的地方,多年不見的淡水最大的河流公司田溪。
 
 
曾經的公司田溪,河水清澈,游魚戲石,岸邊漫草叢生,自然氣息鋪面而來。但當李鎮榮回到這裏時,溪水已變得渾濁、骯髒,儼然一副生人無近的樣子。
 
 
多年以來,農民們為了催生出更高品質、更快成熟的農產品,過量地使用農藥,土壤和作物卻不會吸收多餘的養分,多餘的藥劑只能浮於表面,經過雨水沖刷流入溪水,對水質造成破壞,其中氨成分更是破壞水生動植物生存空間的罪魁禍首。
 
 
為了追求更完美的農產品而施用農藥,確實難以避免。生長在這片土地,每個人都有權利利用,也都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但李鎮榮認為,住在公司田溪上游的忠寮居民,有義務留給中下游居民一個清澈乾淨的溪流環境。
 
 
他知道,在忠寮種地的農戶們大多都在退休、或即將退休的年紀,通常對物質形成的所謂「美好生活」定義並不明確。於是他開始推動友善耕作,普及生態保育知識,傳達綠色農產品的理念。不使用或少使用農藥生產農產品後,良好的環境帶給人們的美好,遠遠比犧牲環境帶來的生活更加幸福。
 
 
剛開始,大家不以為意,甚至覺得他異想天開──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沒錢怎麽能過得更好?不使用農藥加大產量,怎麽賣出更多農產品?慢慢地,在他的堅持下,漸漸開始有人願意嘗試,但這一嘗試,卻出了問題。不使用化學農藥,農產品就要減產。本來這些農產品就賣不出很好的價格,產量減少後,農戶的所得就變得更少了。這樣一來,一切就重歸予根本:沒有基礎的生活量能,如何能延續對環境的保護?
 
 
李鎮榮這時找到了答案。
 
 
他開始發起多次的在地農產品推廣活動,將人們難以賣出的農產品集中銷售,再結合不同職人的專長,把一級農產品加工成二級產品。例如,將忠寮社區在地耕種的南瓜做成麵包、咖喱等等,或是將其他的水果製成果醬販售。
 
 
對於那些仍然銷路受阻、難以製作衍生產品的蔬菜則主打有機農作,以此走出另一條路。市面上販售的蔬菜不乏有貼有機、綠色、無農藥殘留的標籤,但檢測後還是會有農藥殘留的痕跡。然而忠寮農民栽種的蔬菜,因為推動友善耕作,完全不使用農藥,堅持最天然的栽種方法。李鎮榮理事長對農戶們說:「請不了解的顧客們來看、來參觀農田,以最近距離、最直接地感受綠色的土地。」
 
 
解決了銷路問題,又有第二級產品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的農戶們選擇綠色無污染的農作方式。不過,生態困境並不是少用一點點農藥就能夠解決,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公司田溪源頭附近的養魚戶。當養魚的廢水被大量排放時,對溪水的污染就不容小覷。
 
 
魚菜共生是一個被討論許久的議題,真正實行的地方卻寥寥無幾。一是建置的實行難度較大,二是環境問題往往不是生意人的首要考量。但這個方法,卻讓李鎮榮成功解決了養魚廢水的問題。
 
 
他找來專家、老師,請他們指導自己和農戶們魚菜共生的實作方式,把養魚所產生的廢水回收,沉澱後用以灌溉。魚糞與未食用完的魚食在水中殘留,讓植物吸收和使用後,水質就會變得乾淨,再排到魚池或河川中。他將魚菜共生的農作方式帶到忠寮,鼓勵農戶都在自家的農田往河川排水的路上,在下方開一塊水池,沉澱在種植過程中產生的污垢,讓溪水更清澈。
 
 
===效果顯現,楊柳成蔭===
 
 
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只想淨化水質的李鎮榮,卻意外帶給土地不少變化。
 
 
經過多年的堅持,李鎮榮的理想初步見效,公司田溪的水變得清澈,魚、蝦及水中動植物逐漸變多,伴隨溪水的生態循環系統重組,忠寮的生態逐步復甦。
 
 
本來只是用作沉澱廢物的生態池,吸引了蜻蜓的到來,河邊的草叢也成為螢火蟲的天堂,帶給忠寮人愈來愈多的驚喜和幸福。同時,大量的生態池無意中成為實用無比的河流水位調節裝置,淡水的多雨經常讓河流水位暴漲,帶來不必要的災害,而生態池能儲存大量雨水,慢慢地流入河川。
 
 
「啟發大家朝這方面去努力,才會有更多人來響應,讓河川的水變乾淨。」李鎮榮在說這話的同時,佈滿摺皺的臉上露出笑容,那雙受歲月磨蝕的眼睛卻閃閃發亮。
 
  
===腳步不歇,生命不止===
+
[[檔案:實驗小學學生們實作過程.jpg|thumb|400px|right| {{檔案:實驗小學學生們實作過程.jpg#摘要}} ]]
  
在初步見效後,李鎮榮有了更大的目標推廣社區。不管是宣揚環保的理念、宣傳忠寮的歷史、或是自己家族的故事,只要跟這片土地有關即可,宣傳的越廣越好,不論老幼,不辨遠近,越多人知道越好。因為他明白,還有很多地方像忠寮一樣等待被拯救,忠寮也需要更多動力。
+
[[檔案:食農旅行團參訪社區.jpg|thumb|400px|right| {{檔案:食農旅行團參訪社區.jpg#摘要}} ]]
  
===他踏上新的征程===
+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養殖蛋雞,並每日撿拾雞蛋.jpg|thumb|400px|right|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養殖蛋雞,並每日撿拾雞蛋.jpg#摘要}} ]]
[[檔案:食農旅行團參訪社區.jpg | thumb | 300px | 食農旅行團參訪社區。 | right ]]
 
  
李鎮榮組織旅遊團來訪,帶領遊客們在忠寮被改善過的山山水水中信步,在李氏家族的古厝中流連,為他們講述土地在改變前的樣子,和比在那之前更遙遠的樣子。他完全不覺得累,即便長時間開會讓他腰疼,但帶領遊客的時候,他始終挺直腰板,充足飽滿的精神。
+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淡水區區長(左一)和社區居民們談天.jpg |thumb|400px|right|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淡水區區長(左一)和社區居民們談天 #摘要}} ]]
  
他與小學合作,將只屬於淡水的文化帶給孩子們,讓他們知道家鄉的標誌,也帶給他們先進的觀念,為孩子們展示太陽能的功效,參觀忠寮的新型農業、魚菜共生。李鎮榮與孩童們打成一片,仿佛看到幾十年前自己從淡水出發的樣子,也看到了十幾年前自己回到這裏,重新出發的樣子,當學生們在田野中肆無忌憚、天真爛漫地玩耍時,他看到了忠寮的未來。
 
 
李鎮榮請來詩人舉辦詩歌展,讓家鄉更添詩意,為淡水覆上藝術的面紗。現在,李鎮榮已經快要退休,不能再繼續擔任忠寮的理事長,回首過去,他想起自己剛回到忠寮時,雖是大家心目中的理事長人選,但他的路途並不是一直都被理解。
 
 
「有時候很苦,半夜還要寫計劃。」理事長說,家人擔憂他的身體,同時也對他顧社區不顧家表示不滿。但他認為忠寮社區就是家,大家相信他,期盼他能帶給忠寮改變,那就不能辜負他們。在他的帶領下,忠寮的風貌起了變化,家人也都理解他的信念,並盡自己的力量加入其中,理事長用身體力行感染越來越多的人。
 
 
截至我們停止拍攝前,忠寮社區已經成為新北市「金牌農村」的優勝,正向著全臺金牌農村前進。理事長為此又是忙前忙後,馬不停蹄。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也知道忠寮的未來不會侷限在自己身上,但他仍然不停奮鬥,經歷過忠寮的美,也見證過它的衰落,始終與這片土地同在。
 
 
 
----
 
<gallery>
 
檔案:1234567.jpg|李鎮榮理事長講解社區生態。
 
檔案:實驗小學學生們實作過程.jpg|李鎮榮理事長擔任忠山實驗小學選修課講師。
 
檔案:運用太陽能烤雞蛋.jpg|實驗小學學生們實作過程。
 
檔案:食農旅行團參訪社區.jpg|食農旅行團參訪社區。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養殖蛋雞,並每日撿拾雞蛋.jpg|李鎮榮理事長養殖蛋雞,並每日撿拾雞蛋。
 
檔案:李鎮榮理事長、淡水區區長(左一)和社區居民們談天.jpg|李鎮榮理事長、淡水區區長(左一)和社區居民們談天。
 
</gallery>
 
  
 
}}
 
}}
 
+
==附錄:字幕檔==
 
 
==忠寮地圖==
 
{{map1|25.19772, 121.4764}}
 
 
 
 
 
==附錄:字幕檔(輔助檢索用)==
 
  
 
00:20 老城故事 忠寮社區
 
00:20 老城故事 忠寮社區
 
  
 
00:24 淡水忠寮社區
 
00:24 淡水忠寮社區
 
  
 
被偷拍了
 
被偷拍了
 
  
 
01:02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鎮榮
 
01:02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鎮榮
 
  
 
我大概每天都是六點固定起床
 
我大概每天都是六點固定起床
行 126: 行 47:
  
 
去看一看
 
去看一看
 
  
 
01:36 淡水忠寮社區 魚菜共生示範園區   
 
01:36 淡水忠寮社區 魚菜共生示範園區   
 
  
 
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
行 200: 行 119:
  
 
蛋殼就比較薄
 
蛋殼就比較薄
 
  
 
03:32 推廣生態旅行 體驗漫活的樂趣
 
03:32 推廣生態旅行 體驗漫活的樂趣
 
  
 
就讓遊客來了
 
就讓遊客來了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