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環保志/無患子的自然走讀-鄭文欽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7: 行 7:
 
   
 
   
 
「無患子」是鄭文欽在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名。首次見到他,和原本想像中可能戴著登山帽、卡其色服裝的那種充滿野外生態氛圍的穿著不同,他身穿正式西裝、皮鞋,手拿公事包與我們在紅樹林生態館見面。我們帶著疑惑與口條流利的他聊天過後才知道,原來他的正職工作為一名保險業務,直到幾年前工作穩定後,才開始追尋自己的自然夢。陸續在新北市環教中心、新北市環保局以及荒野保護協會擔任志工,從事環境教育推廣活動,並取得環保署環境教育人員的資格。至今已有近百場機關、學校、公司環境教育推廣演講經歷。
 
「無患子」是鄭文欽在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名。首次見到他,和原本想像中可能戴著登山帽、卡其色服裝的那種充滿野外生態氛圍的穿著不同,他身穿正式西裝、皮鞋,手拿公事包與我們在紅樹林生態館見面。我們帶著疑惑與口條流利的他聊天過後才知道,原來他的正職工作為一名保險業務,直到幾年前工作穩定後,才開始追尋自己的自然夢。陸續在新北市環教中心、新北市環保局以及荒野保護協會擔任志工,從事環境教育推廣活動,並取得環保署環境教育人員的資格。至今已有近百場機關、學校、公司環境教育推廣演講經歷。
 
 
===第一堂課 臺南小孩淡水人===
 
===第一堂課 臺南小孩淡水人===
 
   
 
   
行 16: 行 15:
 
走在綠意盎然的紅樹林自然生態廊道,這裡是他不時會來協助導覽的淡水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無患子細心介紹沿路經過的每一棵植物,舉凡水筆仔是如何在鹹水中生活、紅樹林河口區域的濕地中又有哪些動物……他讓大家親自摸看看樹葉的觸感、感受芒花的柔順,甚至將皮鞋踩進泥土堆裡,蹲在樹叢間尋找青蛙的蹤影,介紹台北樹蛙的來歷。
 
走在綠意盎然的紅樹林自然生態廊道,這裡是他不時會來協助導覽的淡水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無患子細心介紹沿路經過的每一棵植物,舉凡水筆仔是如何在鹹水中生活、紅樹林河口區域的濕地中又有哪些動物……他讓大家親自摸看看樹葉的觸感、感受芒花的柔順,甚至將皮鞋踩進泥土堆裡,蹲在樹叢間尋找青蛙的蹤影,介紹台北樹蛙的來歷。
 
近期淡水紅樹林旁將成為淡北道路預定地,相隔不遠處則有捷運及住宅區,自然與人的距離其實很靠近,無患子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破壞自然生態?那是因為他們對土地不認識、沒有感情。」他認為認識大自然的第一步,就是培養自然觀察力,讓自然走進生活,藉由走讀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當人們和週遭環境產生連結,就會去珍惜,而不是破壞它。
 
近期淡水紅樹林旁將成為淡北道路預定地,相隔不遠處則有捷運及住宅區,自然與人的距離其實很靠近,無患子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破壞自然生態?那是因為他們對土地不認識、沒有感情。」他認為認識大自然的第一步,就是培養自然觀察力,讓自然走進生活,藉由走讀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當人們和週遭環境產生連結,就會去珍惜,而不是破壞它。
 
 
===第二堂課 轉捩點——工作與生活===
 
===第二堂課 轉捩點——工作與生活===
  
行 27: 行 25:
 
   
 
   
 
淡水國小校長吳惠花就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淡水國小在自然生態教育上的課程也十分完整,學校裡不但有生態豐富的蝶園和花草樹木,連各處室和教室的門牌都有小朋友們彩繪的昆蟲植物雕塑作為裝飾。吳校長提到,學校前一陣子好像飛來了一些鳥類築巢,鄭文欽判斷可能是斑鳩或是喜鵲,還直接在現場模仿起了金背鳩的聲音「嗚——呼呼——嗚——呼呼——」,令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呼連連,不敢相信這真實的鳥叫聲是眼前這人發出的。
 
淡水國小校長吳惠花就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淡水國小在自然生態教育上的課程也十分完整,學校裡不但有生態豐富的蝶園和花草樹木,連各處室和教室的門牌都有小朋友們彩繪的昆蟲植物雕塑作為裝飾。吳校長提到,學校前一陣子好像飛來了一些鳥類築巢,鄭文欽判斷可能是斑鳩或是喜鵲,還直接在現場模仿起了金背鳩的聲音「嗚——呼呼——嗚——呼呼——」,令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呼連連,不敢相信這真實的鳥叫聲是眼前這人發出的。
 
 
===第三堂課 走吧~和大自然做朋友!===
 
===第三堂課 走吧~和大自然做朋友!===
 
   
 
   
行 35: 行 32:
 
   
 
   
 
「來到金瓜石散步,別急著向前推進,要記得時時回頭,欣賞自己留下的足跡,你會驚訝於這個山城的美麗。」課程結束後鄭文欽在通訊軟體上留了這段話和合照給大家。除此之外,他平時還會在自己的粉絲專頁「無患子的自然走讀」分享在戶外的所見所聞和照片,學生們就像小粉絲般稱讚老師,「每次出來走讀,我們都會把老師告訴我們的學起來,之後跟家人、朋友來就可以講給他們聽,這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來到金瓜石散步,別急著向前推進,要記得時時回頭,欣賞自己留下的足跡,你會驚訝於這個山城的美麗。」課程結束後鄭文欽在通訊軟體上留了這段話和合照給大家。除此之外,他平時還會在自己的粉絲專頁「無患子的自然走讀」分享在戶外的所見所聞和照片,學生們就像小粉絲般稱讚老師,「每次出來走讀,我們都會把老師告訴我們的學起來,之後跟家人、朋友來就可以講給他們聽,這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第四堂課 自然零距離===
 
===第四堂課 自然零距離===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