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河流域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淡水河流域]]發源於中央山脈北端標高3,529公尺的[[品田山]],由[[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三條支流共同匯集而成,其主流長度為159公里,包括本流與[[大漢溪]],流域面積達2,726平方公里,佔全臺灣面積的7.6%,為臺灣第三大河川、北部第一大河川。
+
  [[淡水河流域]]發源於中央山脈北端標高3,529公尺的[[品田山]],由[[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三條支流共同匯集而成,其主流長度為159公里,包括本流與大漢溪,流域面積達2,726平方公里,佔全臺灣面積的7.6%,為臺灣第三大河川、北部第一大河川。
  
  其支流[[大漢溪]]與[[新店溪]]於[[江子翠]]匯流後下游稱為[[淡水河]]主流,淡水河主流於[[關渡]]再與基隆河匯流,最後由淡水區[[油車口]]附近流入臺灣海峽,下游自關渡隘口流出[[臺北盆地]],經[[淡水]]向西北流入臺灣海峽。
+
  其支流[[大漢溪]]與[[新店溪]]於[[江子翠]]匯流後下游稱為[[淡水河]]主流,淡水河主流於[[關渡]]再與基隆河匯流,最後由淡水區[[油車口]]附近流入[[臺灣海峽]],下游自關渡隘口流出[[臺北盆地]],經[[淡水]]向西北流入臺灣海峽。
  
 
==淡水河流域地理==
 
==淡水河流域地理==
行 21: 行 21:
  
 
==洪水防治計畫==
 
==洪水防治計畫==
  由於[[淡水河流域]]匯集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各種水流,注入面積僅約240平方公里的[[臺北盆地]],故[[臺北盆地]]於豪雨來臨時洪患特別多,必須沿著[[淡水河]]及其支流兩岸興建堤防以防止洪水流入臺北都會區,也必須興建排水溝、抽水站等水利工程設施以防止市區積水、淹水。然而由於因為潮汐、地層下陷以及[[關渡]]、[[台北大橋]]、[[中山橋]]等水流瓶頸,洪水無法順利流出[[臺北盆地]],因而又須闢建[[二重疏洪道]]及[[員山子分洪道]]等[[大台北地區防洪計畫]],藉以維持臺北都會區正常運作。
+
  由於[[淡水河流域]]匯集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各種水流,注入面積僅約240平方公里的[[臺北盆地]],故[[臺北盆地]]於豪雨來臨時洪患特多,必須沿著[[淡水河]]及其支流兩岸興建堤防以防止洪水流入臺北都會區,也必須興建排水溝、抽水站等水利工程設施以防止市區積水、淹水。然而由於因為潮汐、地層下陷以及[[關渡]]、[[台北大橋]]、[[中山橋]]等水流瓶頸,洪水無法順利流出[[臺北盆地]],因而又須闢建[[二重疏洪道]]及[[員山子分洪道]]等[[大台北地區防洪計畫]],藉以維持臺北都會區正常運作。
  
 
  1980年(民國69年)以前,淡水河中上游河道無明顯人工控制防洪結構物,河道主要沖淤現象係由天然流量、暴雨洪水所形成。1980年開始,依照「[[台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內容執行[[淡水河流域]]洪水防治計畫,至1999年工程完成。淡水河沿岸堤防亦大致完成200年重現期洪水防治目標,此後淡水河整體河道沖淤特性明顯受兩岸堤防束限,洪水不再自由漫溢。另2004年完成[[基隆河]]上游「[[員山子分洪工程]]」,自此[[淡水河防洪體系]]更趨於完整。
 
  1980年(民國69年)以前,淡水河中上游河道無明顯人工控制防洪結構物,河道主要沖淤現象係由天然流量、暴雨洪水所形成。1980年開始,依照「[[台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內容執行[[淡水河流域]]洪水防治計畫,至1999年工程完成。淡水河沿岸堤防亦大致完成200年重現期洪水防治目標,此後淡水河整體河道沖淤特性明顯受兩岸堤防束限,洪水不再自由漫溢。另2004年完成[[基隆河]]上游「[[員山子分洪工程]]」,自此[[淡水河防洪體系]]更趨於完整。
行 42: 行 42:
 
  19世紀末期,淡水河航道逐漸淤塞,[[水利運輸]]逐漸被[[鐵路橋樑]]取代,渡口因此沒落;直到戰後初期的[[淡水河]]已幾無航運功能。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府遷臺,人口驟增,[[新店溪]]、[[大漢溪]]中下游發展出[[永和]]、[[板橋]]等密集的住宅區,農業灌溉水圳逐漸淤積加蓋與陸地化,[[新店]]、[[板橋]]、[[新莊]]、[[三重]]等市鎮逐漸發展為民生工業區。60年代開始,隨城市發展,大量廢水往河裡排泄,[[淡水河]]開始遭受汙染,最嚴重時更有「[[黑龍江]]」之惡名。
 
  19世紀末期,淡水河航道逐漸淤塞,[[水利運輸]]逐漸被[[鐵路橋樑]]取代,渡口因此沒落;直到戰後初期的[[淡水河]]已幾無航運功能。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府遷臺,人口驟增,[[新店溪]]、[[大漢溪]]中下游發展出[[永和]]、[[板橋]]等密集的住宅區,農業灌溉水圳逐漸淤積加蓋與陸地化,[[新店]]、[[板橋]]、[[新莊]]、[[三重]]等市鎮逐漸發展為民生工業區。60年代開始,隨城市發展,大量廢水往河裡排泄,[[淡水河]]開始遭受汙染,最嚴重時更有「[[黑龍江]]」之惡名。
  
  1980年代末期,[[淡水河]]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整治工程。現今,河水品質雖未全面恢復,但已持續改善中。流經都會區的淡水河沿岸均設有大型的[[河濱公園]]與[[自然保留區]]。[[藍色公路]][[水上巴士]]的開闢,使河面上再度點綴著航行的舟船。讓[[淡水河]]成為更加完善的環境教育、生態基地是未來永續發展的方向。
+
  1980年代末期,[[淡水河]]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整治工程。現今,河水品質雖未全面恢復,但已持續改善中。流經都會區的淡水河沿岸設均有大型的[[河濱公園]]與[[自然保留區]]。[[藍色公路]][[水上巴士]]的開闢,使河面上再度點綴著航行的舟船。讓[[淡水河]]成為更加完善的環境教育、生態基地是未來永續發展的方向。
  
 
==流經行政區==
 
==流經行政區==
行 48: 行 48:
  
 
[[新北市]]:[[三峽區]]、[[鶯歌區]]、[[樹林區]]、[[土城區]]、[[板橋區]]、[[三重區]]、[[新莊區]]、[[蘆洲區]]、[[五股區]]、[[八里區]]、[[淡水區]]、[[新店區]]、[[深坑區]]、[[汐止區]]、[[瑞芳區]]、[[平溪區]]、[[泰山區]]、[[石碇區]]、[[坪林區]]、[[中和區]]、[[永和區]]
 
[[新北市]]:[[三峽區]]、[[鶯歌區]]、[[樹林區]]、[[土城區]]、[[板橋區]]、[[三重區]]、[[新莊區]]、[[蘆洲區]]、[[五股區]]、[[八里區]]、[[淡水區]]、[[新店區]]、[[深坑區]]、[[汐止區]]、[[瑞芳區]]、[[平溪區]]、[[泰山區]]、[[石碇區]]、[[坪林區]]、[[中和區]]、[[永和區]]
 
 
[[基隆市]]:[[暖暖區]]、[[七堵區]]、[[安樂區]]、[[信義區]]
 
[[基隆市]]:[[暖暖區]]、[[七堵區]]、[[安樂區]]、[[信義區]]
  
行 62: 行 61:
 
2013年3月22日,[[台北市自來水處]]公布多項數據,闡述近年來[[臺北市]][[水資源保育]]之成效。
 
2013年3月22日,[[台北市自來水處]]公布多項數據,闡述近年來[[臺北市]][[水資源保育]]之成效。
  
2012年[[臺北市]]水質濁度僅達0.0137NTU(國家標準水平均濁度為2NTU),此數據不到國家標準的千分之七。
+
2012年[[臺北市]]水質濁度僅達0.0137NTU(國家標準水平均濁度為2NTU),此數據不到國家標準的千分之7。
  
 
市民每日每人用水量,自2007年的352公升,降到2012年的335公升(為20年來最低)。
 
市民每日每人用水量,自2007年的352公升,降到2012年的335公升(為20年來最低)。
行 79: 行 78:
 
淡水河: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
 
淡水河: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
  
噶瑪蘭坑溪(挖子尾溪、埤子頭溪):新北市八里區
+
𤩲瑪蘭坑溪(挖子尾溪、埤子頭溪):新北市八里區
  
 
米粉寮溪:新北市淡水區
 
米粉寮溪:新北市淡水區
行 143: 行 142:
 
阿玉溪:新北市烏來區
 
阿玉溪:新北市烏來區
  
[[大漢溪]]: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
+
大漢溪: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
  
 
三峽河(三峽溪):新北市
 
三峽河(三峽溪):新北市
行 160: 行 159:
  
 
=主要橋樑隧道=
 
=主要橋樑隧道=
  [[1888年]][[臺北大橋]]正式動工,[[1889年]]由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完工,連結了[[三重埔]](今[[三重區]])與[[臺北]][[大稻埕]],為一木橋,是橫跨[[淡水河]]的第一座[[橋樑]]。[[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稱該橋為[[淡水橋]][[1920年]]4月3日重建木橋,將淡水橋改名為臺北橋。[[1921年]]2月,[[台灣總督府]]決定著手重建臺北橋,改為鐵桁架橋,[[1925年]]6月18日通車。[[1966年]]7月臺北橋鏽蝕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決議拆除舊橋,重建新橋,[[1969年]]11月15日,臺北橋改建完畢並通車,由鐵橋改為水泥橋。
+
  1888年[[臺北大橋]]正式動工,1889年由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完工,連結了[[三重埔]](今[[三重區]])與臺北[[大稻埕]],為一木橋,是橫跨[[淡水河]]的第一座[[橋樑]]。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稱該橋為[[淡水橋]]。1920年4月3日重建木橋,將淡水橋改名[[臺北橋]]。1921年2月,[[台灣總督府]]決定著手重建臺北橋,改為鐵桁架橋,1925年6月18日通車。1966年7月臺北橋鏽蝕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決議拆除舊橋,重建新橋,1969年11月15日,[[臺北橋]]改建完畢並通車,由[[鐵橋]]改為[[水泥橋]]
  
  1955年以前跨越[[淡水河]]兩岸的橋樑僅有一座台北大橋,隨著人口快速增加與都市發展,台北橋已不足以承載龐大的交通流量,政府決定興建中興橋,中興大橋是臺灣戰後時期完成的第二座大橋,也是跨越[[淡水河]]的第二座橋樑,[[1958年]]10月4日正式通車。
+
  1955年以前跨越[[淡水河]]兩岸的橋樑僅有一座[[台北大橋]],隨著人口快速增加與都市發展,[[台北橋]]已不足以承載龐大的交通流量,政府決定興建[[中興橋]],中興大橋是臺灣戰後時期完成的第二座大橋,也是跨越[[淡水河]]的第二座橋樑,1958年10月4日正式通車。
  
  目前[[淡水河]]主流自[[江子翠]]以下河段,分別有中興大橋、忠孝大橋、臺北大橋、淡水河橋、重陽橋、[[關渡大橋]]等六座橋樑,政府並已計劃在[[淡水河]]出海口興建一座以[[淡水河]]之名來命名的[[淡江大橋]]。
+
  目前[[淡水河]]主流自[[江子翠]]以下河段,分別有[[中興大橋]]、[[忠孝大橋]]、[[臺北大橋]]、[[淡水河橋]]、[[重陽橋]][[關渡大橋]]等六座橋樑。政府並已計劃在[[淡水河]]出海口興建一座以淡水河之名來命名的[[淡江大橋]]。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