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5: 行 5: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位在[[中正路]]12巷5號,約在[[福佑宮]]媽祖廟的右後側小山坡上,是[[崎仔頂]]三層段第二層,宿舍後面緊臨[[重建街]],西側不遠則是「[[紅樓]]」,同屬第二層的有[[紅樓]]、[[白樓]]及[[木下靜涯故居]]。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位在[[中正路]]12巷5號,約在[[福佑宮]]媽祖廟的右後側小山坡上,是[[崎仔頂]]三層段第二層,宿舍後面緊臨[[重建街]],西側不遠則是「[[紅樓]]」,同屬第二層的有[[紅樓]]、[[白樓]]及[[木下靜涯故居]]。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最初作為當時[[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宿舍,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一度成為[[臺北縣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局長宿舍,現在這棟建築物仍然做為警察局淡水分局長的宿舍,前後約經孫常武、何琦、金福海、張建勳、張一飛等人,最後由金福海之眷屬林美美等人居住。後經由地方文化團體等爭取,於[[2007年]]12月28日經評鑑後登錄為歷史建築、類別為宅第,面積為354平方公尺。
+
  最初作為當時[[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宿舍,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一度成為臺北縣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長宿舍,現在這棟建築物仍然做為警察局淡水分局長的宿舍,前後約經孫常武、何琦、金福海、張建勳、張一飛等人,最後由金福海之眷屬林美美等人居住。後經由地方文化團體等爭取,於[[2007年]]12月28日經評鑑後登錄為歷史建築、類別為宅第,面積為354平方公尺。
  
 
  日人治臺以後,為協助統治政策的實施,在臺灣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派出所無所不在,今[[中正路]]一帶是繁榮的街區,北邊則是新興的日本人居住區,因此,這一帶是殖民政府相關機構,如:郡役所、電信局、郵局、警局、街役所等設置的地方。景觀宿舍的保存,與[[淡水]]地方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當時的臺灣,警察的職責很廣,除了維持治安等警察原有的職務外,還包括了衛生及協助施政等工作。臺灣人當時習慣稱警察為「大人」,也會拿警察來嚇唬不乖的兒童,這是由於當時警察的執掌完全涵蓋了一般民眾的生活,並且動輒干預人民的日常生活,引而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懼。當時,臺灣一名警察平均管理547人,但同期亦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一個警察卻需要管理919人。
 
  日人治臺以後,為協助統治政策的實施,在臺灣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派出所無所不在,今[[中正路]]一帶是繁榮的街區,北邊則是新興的日本人居住區,因此,這一帶是殖民政府相關機構,如:郡役所、電信局、郵局、警局、街役所等設置的地方。景觀宿舍的保存,與[[淡水]]地方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當時的臺灣,警察的職責很廣,除了維持治安等警察原有的職務外,還包括了衛生及協助施政等工作。臺灣人當時習慣稱警察為「大人」,也會拿警察來嚇唬不乖的兒童,這是由於當時警察的執掌完全涵蓋了一般民眾的生活,並且動輒干預人民的日常生活,引而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懼。當時,臺灣一名警察平均管理547人,但同期亦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一個警察卻需要管理919人。
  
  宿舍外觀仍保存完整的日式建築風貌,屋內空間格局與屋前的院子仍維持早年的設計,最特殊的為雁行式氣窗設計,後院有防空壕。這種傳統日式建築在[[淡水]]已不多見,甚具建築的學術價值。目前宿舍上方蓋有屋頂遮擋,但外觀已逐漸崩壞毀損。[[2018年]]1月經公開招標後啟動修復工程,[[2019年]]12月17日[[淡水古蹟博物館]]舉辦開幕茶會暨揭牌儀式,正式開放參觀,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30~17:00,週六日延長開放到18:00,建築三大特色為雁尾造形的雁行式氣窗、加寬的休憩賞景的緣側、宿舍後方依山而建特別用水泥強固的專屬防空洞。
+
  宿舍外觀仍保存完整的日式建築風貌,屋內空間格局與屋前的院子仍維持早年的設計,最特殊為雁行式氣窗設計,後院有防空壕。這種傳統日式建築在[[淡水]]已不多見,甚具建築的學術價值。目前宿舍上方蓋有屋頂遮擋,但外觀已逐漸崩壞毀損。[[2018年]]1月經公開招標後啟動修復工程,[[2019年]]12月17日[[淡水古蹟博物館]]舉辦開幕茶會暨揭牌儀式,正式開放參觀,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30~17:00,週六日延長開放到18:00,建築三大特色為雁尾造形的雁行式氣窗、加寬的休憩賞景的緣側、宿舍後方依山而建特別用水泥強固的專屬防空洞。
  
 
==建築構造==
 
==建築構造==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