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檔案:照片3.jpg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 摘要 ==
 
== 摘要 ==
光緒年間英國人認為有增建領事官邸的必要,遂於1877年在紅毛城主堡東側的空地上,建造一棟一層的木造英國領事官邸,使辦公與官邸分立;但因潮濕及蟻害侵擾,1891年將其改建為兩層樓的紅磚建築。整座領事官邸分為上下兩層,至於拱圈迴廊式洋樓,是一座典型的英國殖民地式建築。官邸前庭保留大面積的綠地,主建築退縮其後,散發出獨特雅致的個性,與紅毛城剛毅的軍事風格,可說是大異其趣。
+
紅毛城
 
 
領事官邸正門兩側立柱共有十二幅磚雕:其中可看見磚刻「VR1891」字樣,VR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縮寫 (Victoria Regina),1891是領事官邸落成的年代。最特別的是在磚雕上,刻有象徵蘇格蘭代表花的「薊花」,與象徵英格蘭代表花的「薔薇」,磚雕優雅而引人注目。外牆的屋簷有磚砌成的裝飾帶,二樓迴廊外牆則有蛇腹線,二者非常華麗美觀。
 
 
 
在領事官邸抬高的地基,其中鑲嵌有中式「錢紋」通氣孔,這樣的設計除具有通風功能,同時又寓有「大富大貴」的吉祥意涵,是中式建築常見的手法。領事官邸的屋頂設計,稱為「四坡式斜屋頂」,在屋架上面鋪閩南紅瓦是其主要特徵,不僅方便排水,又可加高室內的空間、產生隔熱的作用,是建築手法上的巧妙思考。
 
 
== 授權條款 ==
 
== 授權條款 ==
 
{{CC-BY-SA}}
 
{{CC-BY-SA}}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