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0: 行 30:
  
 
=大事記=
 
=大事記=
 +
因著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發展,地方政府與民間開始合作推廣在地特色。作為全臺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區域,[[桃園]]自2008年起舉辦一年一度的「[[土地公文化節]]」(於2018年起擴大為「[[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便是在[[桃園]]市升格前規劃興建的。(源雜誌,2018、[https://www.instagram.com/ifftudigong/ 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Instagram),2020擷取)
  
 
*2013年09月17日-動土。由時任桃園市長蘇家明在副市長李金玉陪同下主持動土典禮。[[桃園市公所]]移請朝陽宮的「市公」、永安宮、明德宮及附近六個宮廟的土地公、土地婆,並邀集在地藝陣鈞天社北管鼓陣,及三民里舞蹈班進行表演。(大紀元,2013)
 
*2013年09月17日-動土。由時任桃園市長蘇家明在副市長李金玉陪同下主持動土典禮。[[桃園市公所]]移請朝陽宮的「市公」、永安宮、明德宮及附近六個宮廟的土地公、土地婆,並邀集在地藝陣鈞天社北管鼓陣,及三民里舞蹈班進行表演。(大紀元,2013)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