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東山煤礦礦坑遺跡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0: 行 20:
 
東山煤礦,又被稱作友蚋煤礦。位於心北市汐止區東邊鄉長厝。昔日由臺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直到1955年由三和煤礦接手管理,改名為友蚋煤礦。五年後,三和煤礦又將友蚋煤礦轉交給東山煤礦公司,從此友蚋煤礦也改名為東山煤礦。現在以收坑,並有文史工作室在此地進駐。
 
東山煤礦,又被稱作友蚋煤礦。位於心北市汐止區東邊鄉長厝。昔日由臺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直到1955年由三和煤礦接手管理,改名為友蚋煤礦。五年後,三和煤礦又將友蚋煤礦轉交給東山煤礦公司,從此友蚋煤礦也改名為東山煤礦。現在以收坑,並有文史工作室在此地進駐。
  
==汐止煤礦發展==
+
==東山煤礦與汐止煤礦發展==
關於汐止最早紀錄煤礦開採可以追朔回1890年。光緒16年,石碇堡一帶的礦坑有過因開採而借據的借銀契文。其中石碇堡的範圍包括四角亭、八堵、瑪陵坑、友蚋等處,而因為在同治年間,隨著採煤禁令的取消,也越來越多的煤礦被開採。日本時期時,日本人在1897年頒布「臺灣礦業規則」,規定需為日本國籍臣民方得許可採礦,隔年隨著臺人越來越多身分被確認,所以有獲得採礦許可的臺人逐漸增多。
+
關於汐止最早紀錄煤礦開採可以追朔回1890年。光緒16年,石碇堡一帶的礦坑有過因開採而借據的借銀契文。其中石碇堡的範圍包括四角亭、八堵、瑪陵坑、友蚋等處,
 
 
從清末至日治初期,汐止煤業的發展可以說非常的迅速,並在日本時期達到顛峰,汐止也因煤礦產業而活躍,年產量曾維持在七萬公噸以上。臺灣光復後,因為臺灣內部產業經濟轉型與石油危機,煤礦產業受到動盪,又因為1984年發生煤山煤礦礦災等重大事件,造成煤礦產業沒落,轉而由工業取代。而東山礦坑遺跡也成為汐止為數不多、保留完整的礦坑。
 
 
 
汐止的煤礦雖然已成為昔日風景,但也因為煤礦,奠定今日汐止成為工業重鎮和高科技產業的基礎。
 
  
 
==交通地圖==
 
==交通地圖==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