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李獻鐘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2|人物|政治界人士}}
 
{{導覽條2|人物|政治界人士}}
[[檔案:李獻鐘.jpg|300px|縮圖|{{檔案:李獻鐘.jpg}}]]
 
 
 
==簡介==
 
==簡介==
  [[李獻鐘]],生於[[1912年]](大正元),[[忠寮李家]]出身,其先祖曾高中清朝科舉之舉人,為地方聞人。李獻鐘國校畢業,曾於日治時期擔任保正,另歷任司法保護委員、協議會員及臺北縣租佃委員會等職。[[1953年]](民國42),李獻鐘以無黨籍身分當選臺北縣第2屆議員。議員任內,問政甚勤,建樹良多,如曾力請政府,擴大淡水至小基隆間之交通幹線;又提案將大屯山草塌之地權撥交淡水鎮設置牧場,以解決附近鄉鎮飼牛草不足之現象。此外,亦建議有關當局將屬大屯山脈之箭竹山撥交淡水鎮管理,以便保護當地名產箭竹,使之能永久繁茂。另籲請縣府,在辦理限田征收放款時,必須依據實情,以免有致使人民委屈之事由發生;又曾敦促政府飭令其所屬糧食局,應公平處理換穀延滯息的問題。李獻鐘為人正直、樂善好施,鄉里多崇敬之,與夫人陳瓊女士育有1子1女,均各有所成。[[1969年]](民國58),不幸辭世。
+
  [[李獻鐘]],生於[[1912年]](大正元),忠寮李家出身,其先祖曾高中清朝科舉之舉人,為地方聞人。李獻鐘國校畢業,曾於日治時期擔任保正,另歷任司法保護委員、協議會員及臺北縣租佃委員會等職。[[1953年]](民國42),李獻鐘以無黨籍身分當選臺北縣第2屆議員。議員任內,問政甚勤,建樹良多,如曾力請政府,擴大淡水至小基隆間之交通幹線;又提案將大屯山草塌之地權撥交淡水鎮設置牧場,以解決附近鄉鎮飼牛草不足之現象。此外,亦建議有關當局將屬大屯山脈之箭竹山撥交淡水鎮管理,以便保護當地名產箭竹,使之能永久繁茂。另籲請縣府,在辦理限田征收放款時,必須依據實情,以免有致使人民委屈之事由發生;又曾敦促政府飭令其所屬糧食局,應公平處理換穀延滯息的問題。李獻鐘為人正直、樂善好施,鄉里多崇敬之,與夫人陳瓊女士育有1子1女,均各有所成。[[1969年]](民國58),不幸辭世。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相關連結==
+
==相關頁面==
*[https://www.ntp.gov.tw/content/history/history01-5-p.aspx?sid=137 李獻鐘 - 新北市議會全球資訊網-議員基本資料]
 
  
[[Category:人物]][[Category:政治界人士]][[Category:保正]][[Category:1912年出生]][[Category:1969年逝世]]
+
[[Category:人物]][[Category:政治界人士]][[Category:保正]]
{{淡水20世紀人物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