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李水清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2|人物|商界人士}}
+
{{導覽條1|人物|淡水企業、工商人士}}
  
 
==簡介==
 
==簡介==
  李水清是淡水名糕餅店「[[三協成]]」的創辦人,該店創始於[[1935年]](昭和10)。當初是由他的父親李烏金帶他去向三芝的製餅師傅[[陳春發]]——阿土師習作泉州糕餅。習成之後,李水清帶著[[李水海]]、[[李秋煌]]兩兄弟,落腳淡水開始糕餅舖的生涯。取名「三協成」就是希望兄弟三人同心協力經營而有所成。
+
  李水清是淡水名糕餅店「[[三協成]]」的創辦人,該店創始於1935年(昭和10)。當初是由他的父親李烏金帶他去向三芝的製餅師傅[[陳春發]]——阿土師習作泉州糕餅。習成之後,李水清帶著[[李水海]]、[[李秋煌]]兩兄弟,落腳淡水開始糕餅舖的生涯。取名「三協成」就是希望兄弟三人同心協力經營而有所成。
  
 
  創店初期,生意不理想,其夫人李鄭妙首藉當時流行「寄藥包」的銷售方式,推銷糕餅,果然深受好評,從而打響了「三協成」的名號。
 
  創店初期,生意不理想,其夫人李鄭妙首藉當時流行「寄藥包」的銷售方式,推銷糕餅,果然深受好評,從而打響了「三協成」的名號。
行 8: 行 8:
 
  為了擴展糕餅市場,李水清透過淡水出身的臺大婦產科主任[[歐陽培銓]]認識了英國領事館的主廚——[[徐彩和]],然後向他學習英國水果派,從而改進傳統水晶餅皮軟趴趴的缺點,又進口英國香料,製出最具招牌的「冬瓜肉餅」。
 
  為了擴展糕餅市場,李水清透過淡水出身的臺大婦產科主任[[歐陽培銓]]認識了英國領事館的主廚——[[徐彩和]],然後向他學習英國水果派,從而改進傳統水晶餅皮軟趴趴的缺點,又進口英國香料,製出最具招牌的「冬瓜肉餅」。
  
  其後人李志仁於[[2000年]]更成立「[[三協成糕餅博物館]]」,讓餅店成為推廣傳統文化的博物館,深受顧客的讚賞。
+
  其後人李志仁於2000年更成立「三協成糕餅博物館」,讓餅店成為推廣傳統文化的博物館,深受顧客的讚賞。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行 15: 行 15: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
+
 
 
==相關網頁==
 
==相關網頁==
  
[[Category:人物]][[Category:商界人士]]
+
[[Category:人物]]
{{淡水20世紀人物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