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新竹水仙宮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 行 3:
  
 
清代期間,新竹地區的貿易與竹塹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水仙宮奉祀主神水仙尊王,和同為海上守護神的媽祖成為新竹各行各業之間的共同信仰,也造就廟宇中有許多珍貴之文物,是來到新竹時值得參訪的歷史名勝。
 
清代期間,新竹地區的貿易與竹塹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水仙宮奉祀主神水仙尊王,和同為海上守護神的媽祖成為新竹各行各業之間的共同信仰,也造就廟宇中有許多珍貴之文物,是來到新竹時值得參訪的歷史名勝。
<BR>
 
[[Image:89.jpg|800px |MIDDLE|水仙宮]]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新竹水仙宮位於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新竹市北區長和宮的隔壁。
 
新竹水仙宮位於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新竹市北區長和宮的隔壁。
<BR>
+
[[Image:水仙.png|500px |MIDDLE|水仙宮地圖]]
[[Image:水仙.png|300px |left|水仙宮地圖]] {{map|24.8086162,120.9642956|300|400|23}}
 
  
 
==發展源流==
 
==發展源流==
行 19: 行 15:
  
 
民國69年(西元1980年),長和宮水仙宮增建文昌殿,同年落成,迎奉文昌帝君安座;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將文昌帝君迎請至水仙宮正殿虎邊供奉;民國86年(西元1997年),該廟再次修復,此次修復中聘請彩繪大師潘岳雄(西元1943年-?年),前來參與修復工程,並於這次修復中,在龍邊增建神龕供奉關聖帝君。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再度整修,民國98年(西元2009年),廟後方新建文教大樓,成為該廟重要的文化場所。
 
民國69年(西元1980年),長和宮水仙宮增建文昌殿,同年落成,迎奉文昌帝君安座;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將文昌帝君迎請至水仙宮正殿虎邊供奉;民國86年(西元1997年),該廟再次修復,此次修復中聘請彩繪大師潘岳雄(西元1943年-?年),前來參與修復工程,並於這次修復中,在龍邊增建神龕供奉關聖帝君。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再度整修,民國98年(西元2009年),廟後方新建文教大樓,成為該廟重要的文化場所。
==主要特色==
 
新竹水仙宮與長和宮百年來護佑新竹地區的各行各業,在北門大街見證了竹塹城的風華,廟中的建築以及許多文物都是新竹的文化瑰寶。
 
 
水仙宮又稱水仙王宮,新竹水仙宮為兩殿三開間建築,比鄰「外媽祖廟」長和宮,水仙宮主祀神為海上守護神的水仙尊王,兩側供奉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一般來說這些歷史上或神話上的人物,會成為「水仙王」大部分是因為生前和「水」產生了各式各樣的關係,而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有所不同,例如︰在臺灣主要流傳的「水仙王」即是「一帝、二王、二大夫」的說法,也就是禹帝(大禹)、奡王(寒奡,寒浞之子)、楚王(項羽)、伍大夫(伍子胥)、屈大夫(屈原)等五位。
 
 
水仙宮的三川殿為硬山式建築,屋脊上有許多精緻剪黏作品,中脊以雙龍朝珠,兩側則是鰲、魚。在明間簷柱部分,不同以往大家常見的龍柱,而是以方形石柱上題楹聯一對,楹聯內容是褒揚水仙尊王的功績。兩側牆堵則是以龍、虎為題製作成交趾陶;正門牆堵的設計為上面木雕窗花,搭配下方石雕麒麟裙堵呈現;正門前方則有石鼓一對。
 
 
進入廟中,可以看到彩繪大師潘岳雄所繪製的門神,沿著兩側迴廊可至正殿。正殿屋架以兩通三瓜呈現,四點金柱上刻有楹聯。神龕部分有水仙尊王、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兩側皆有精美的木雕窗花、天灣罩等,神龕上也有書寫對聯,上方的樑、斗拱等繪有許多各式主題的彩繪作品。
 
 
水仙宮除了有這些建築工藝品外,廟中的古匾也是值得觀賞。三川殿上有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水郊眾弟子所敬獻的「萬世永賴」。正殿神龕上有「盛德在水」匾,為清同治3年(西元1864年)由竹塹城眾董事所敬獻。這時候為水仙宮興建期間,此匾見證了當時歷史。
 
==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com/5q526e_xRd0 新竹古蹟導覽]
 
 
{{youtube |https://youtu.be/5q526e_xRd0| 500 | left | 新竹水仙宮}}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行 38: 行 20:
 
<BR>
 
<BR>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321(台灣宗教文化地圖)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321(台灣宗教文化地圖)
<BR>
 
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44589(文化部)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