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新竹市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0: 行 30:
 
新竹古名「竹塹」(臺灣話:Tik-tshàm)。1626年西班牙統治北台灣後,曾有西班牙傳教士行至此地。新竹地區的開發要追溯到1661年鄭成功自金門揮兵、經過澎湖,向支配臺灣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軍,取得統治權後,大量的漢人來臺開墾,入台令部屬屯墾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後壠地區,勢力廣及竹塹。隸屬天興縣,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新竹古名「竹塹」(臺灣話:Tik-tshàm)。1626年西班牙統治北台灣後,曾有西班牙傳教士行至此地。新竹地區的開發要追溯到1661年鄭成功自金門揮兵、經過澎湖,向支配臺灣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軍,取得統治權後,大量的漢人來臺開墾,入台令部屬屯墾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後壠地區,勢力廣及竹塹。隸屬天興縣,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清治時期(竹塹城)[[檔案:99.jpg]]
+
*清治時期(竹塹城)[[檔案:22.jpg]]
 
1683年臺灣併入清朝版圖,竹塹改屬諸羅縣。1691年福建泉州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餘人和福建銀同同鄉以暗街仔為中心向市區發展,同時向竹塹社族人取得土地墾植,廣興水利開發良田,形成閩南人移民聚落。而粵籍徐立鵬於1725年帶領族人進入關西、竹東、新豐等郊區墾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
 
1683年臺灣併入清朝版圖,竹塹改屬諸羅縣。1691年福建泉州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餘人和福建銀同同鄉以暗街仔為中心向市區發展,同時向竹塹社族人取得土地墾植,廣興水利開發良田,形成閩南人移民聚落。而粵籍徐立鵬於1725年帶領族人進入關西、竹東、新豐等郊區墾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