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廣州街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7: 行 7:
 
 梧州街至[[華西街]]的這一段,同治 9 年(1870)設有公辦的育嬰堂,收容棄嬰、孤兒、清寒子弟,形成[[育嬰堂邊街]]又稱[[養生堂街]],西鄰尚有收容孤苦無依老人的[[艋舺養濟院]],以及稱作「[[萬善堂]]」的納骨堂。日治時期以後,將這些社會福利設施一一廢絕,直到公營風化區,才復新設婦人醫院和[[仁濟院]]。
 
 梧州街至[[華西街]]的這一段,同治 9 年(1870)設有公辦的育嬰堂,收容棄嬰、孤兒、清寒子弟,形成[[育嬰堂邊街]]又稱[[養生堂街]],西鄰尚有收容孤苦無依老人的[[艋舺養濟院]],以及稱作「[[萬善堂]]」的納骨堂。日治時期以後,將這些社會福利設施一一廢絕,直到公營風化區,才復新設婦人醫院和[[仁濟院]]。
  
 鄰[[華西街]]的 223 巷,嘉慶年間為防禦盜匪巷口建有隘門,夜間或緊急時關閉。巷內土名「隘門口」,巷道彎彎曲曲通到[[華西街]]、[[貴陽街]],除少數家戶之外,皆是[[料館]]的倉房。隘門外則是荒田、墓地,隨著[[龍山國小]]創校,墓地漸廢轉為木材集散地。隘門前多了九間竹牆茅頂的屋舍,土名「九間仔」,不出幾年,被劃入合法的風化場所。1980 年以前,這裡屬於料館里,里內仍多木材廠,併入青山里後,「[[料館]]」兩字徒塵封於文獻而已。
+
 鄰[[華西街]]的 223 巷,嘉慶年間為防禦盜匪巷口建有隘門,夜間或緊急時關閉。巷內土名「隘門口」,巷道彎彎曲曲通到[[華西街]]、[[貴陽街]],除少數家戶之外,皆是[[料館]]的倉房。隘門外則是荒田、墓地,隨著[[龍山國小]]創校,墓地漸廢轉為木材集散地。隘門前多了九間竹牆茅頂的屋舍,土名「九間仔」,不出幾年,被劃入合法的風化場所。1980 年以前,這裡屬於[[料館里]],里內仍多木材廠,併入青山里後,「[[料館]]」兩字徒塵封於文獻而已。
  
 乾隆 5 年(1740)[[龍山寺]]創建後形成龍山寺街,現 12 號公園預定地本是一口池,大正 12 年(1923)填平,又 3 年[[龍山寺]]大修竣工。此時[[廣州街]]甫全線取直,[[龍山寺]]周遭攤販群聚而成鬧市。龍山寺街東接大眾廟口街,至[[剝皮寮]]因清代有水師駐紮而稱福地街。再往東,[[廣州街]]取直前走的路稱萬安街,今編入昆明街 289 巷。龍山國中校址最早為軍隊營盤埔,俗稱協臺,明治 32 年(1899),日警買下兵勇所築的海山館府、金山館府充作警官練習所,戰復後由中央警官學校接收,警校遷走才成目前的國中用地。
+
 乾隆 5 年(1740)[[龍山寺]]創建後形成龍山寺街,現 12 號公園預定地本是一口池,大正 12 年(1923)填平,又 3 年[[龍山寺]]大修竣工。此時[[廣州街]]甫全線取直,[[龍山寺]]周遭攤販群聚而成鬧市。[[龍山寺街]]東接大眾廟口街,至[[剝皮寮]]因清代有水師駐紮而稱福地街。再往東,[[廣州街]]取直前走的路稱萬安街,今編入昆明街 289 巷。龍山國中校址最早為軍隊營盤埔,俗稱協臺,明治 32 年(1899),日警買下兵勇所築的海山館府、金山館府充作警官練習所,戰復後由中央警官學校接收,警校遷走才成目前的國中用地。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