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國立故宮博物院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檔案:國立故宮博物院-遠景.jpg|thumb|300|right|{{檔案:國立故宮博物院-遠景.jpg}}]]
+
[[檔案:故宮.jpg|right|300px|{{檔案:故宮.jpg}}]]  
  
 
==景點簡介==
 
==景點簡介==
行 13: 行 13:
 
[[檔案:清明上河圖.jpeg |thumb|150px|{{檔案:清明上河圖.jpeg}}]]
 
[[檔案:清明上河圖.jpeg |thumb|150px|{{檔案:清明上河圖.jpeg}}]]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960-1126)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最為有名,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的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約莫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乎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獲譽為「中華第一神品」。
+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畫成,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
+
在故宮中,以圖畫來說清明上河圖應該是最出名的,途中描繪的是農村和市集,圖畫看起來雖然繁雜很多東西,但是仔細一看,其實每個物品的刻畫得非常細膩,人物的刻畫也都很傳神,我非常喜歡。
 +
 
 +
 
  
  
在故宮中,以圖畫來說清明上河圖應該是最出名的,途中描繪的是農村和市集,圖畫看起來雖然繁雜很多東西,但是仔細一看,其實每個物品的刻畫得非常細膩,人物的刻畫也都很傳神,我非常喜歡。
 
  
 
===清-翠玉白菜===
 
===清-翠玉白菜===
行 52: 行 53:
  
 
我看到這件寶物時,覺得很有趣,沒想到玉石不只有杯子或者是碗的型態,連食物都可以模擬出來,看起來非常真實,很可口的感覺!
 
我看到這件寶物時,覺得很有趣,沒想到玉石不只有杯子或者是碗的型態,連食物都可以模擬出來,看起來非常真實,很可口的感覺!
 +
 +
 +
 +
  
 
===清-雕橄欖核舟===
 
===清-雕橄欖核舟===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