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國民革命忠烈祠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中山區|景點}}
+
{{導覽條中山區|忠烈祠}}
{|border="1" align="right" width=300
 
|-bgcolor="#1e8241"
 
!width="90% colspan="2"|
 
<font color="#ffffff">國民革命忠烈祠</font>
 
|-
 
!width="90% colspan="2"|
 
(照片)
 
|-bgcolor="#e6ffee"
 
|width="50%|電話:02-28854162
 
|width="50%|開放時間:08:00–17:00
 
|-bgcolor="#e6ffee"
 
|width="90% colspan="2"|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139號
 
|-bgcolor="#e6ffee"
 
 
 
|}
 
 
==簡介==
 
==簡介==
<b>國民革命忠烈祠</b>位於[[臺北市]]大直,又稱臺北忠烈祠或大直忠烈祠。前身為日本時期建立的臺灣護國神社,後[[蔣介石]]總統上任後,為崇祀先烈,表揚國民革命精神,將此改建為忠烈祠,定位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之「專祠」。委任姚元中先生設計建築物,參考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主殿為北方宮殿式,以及和璽彩畫。忠烈祠建成後,臺灣各地的忠烈祠幾乎都有參考其設計。
 
  
自1969(民國58)年啟用,迄今供奉開國、討袁、護法、東征、北伐、剿匪、討逆、抗日、戡亂及在臺抗日等各時期為國犧牲之死難軍民逾40萬餘名,為烈士英靈安息之「國殤聖域」,亦為每年高達150萬旅遊人次之國際觀光景點。
+
==沿革==
 
 
目前,每年3月29日及9月3日會在此舉辦春、秋國殤大典,由總統親臨主祭;另配合清明節前舉行遙祭黃帝陵典禮、總統就職後舉行遙祭國父陵等國家祭典。
 
 
 
==歷史沿革==
 
 
===日本時代===
 
===日本時代===
國民革命忠烈祠的前身是1942(昭和17)年完成的「臺灣護國神社」,原本是祭祀在戰役中為日本犧牲殉職、或臺灣有關係的人。
+
國民革命忠烈祠的前身是1942年完成的「台灣護國神社」,原本是祭祀在戰役中為日本犧牲殉職、或臺灣有重大貢獻的
 
===國民政府時代===
 
===國民政府時代===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縣級以上的神社因建築宏偉,大多直接改建為忠烈祠,作為祭祀國民革命的先賢先烈的場所。而臺灣護國神社則在蔣介石總統的指令下於1967(民國56)年開始動工,1969(民國58)年三月完工,改建成北方宮殿式建築的臺北大直「國民革命忠烈祠」。
+
縣級以上的神社因建築宏偉,大多直接改建為忠烈祠,作為祭祀國民革命的先賢先烈的場所。各地政府為了配合法令消除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痕跡,紛紛拆原神社舊有建築,將其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
 
 
 
==交通地圖==
 
==交通地圖==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139號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139號
行 38: 行 17:
 
*[https://afrc.mnd.gov.tw/faith_martyr/ 國民革命忠烈祠官網]
 
*[https://afrc.mnd.gov.tw/faith_martyr/ 國民革命忠烈祠官網]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5 臺北忠烈祠,臺北旅遊網]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5 臺北忠烈祠,臺北旅遊網]
*[https://www.twbest1.com/pc100150/page117.htm 台北忠烈祠,美麗台灣心視界網站]
+
*[https://www.twbest1.com/pc100150/page117.htm 美麗台灣心視界網站]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diplomacy2006/huigogo2/index2/index2.html 臺灣各地忠烈祠,台北市大直高中國中部 天真少年隊製作]
+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diplomacy2006/huigogo2/index2/index2.html 臺灣各地忠烈祠,台北市大直高中國中部 天真少年隊製作]
 
 
[[Category:中山區]]
 
{{模板:中山區地景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