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八里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0: 行 10:
 
==歷史發展==
 
==歷史發展==
 
===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
  [[八里]]舊稱[[八里坌]],在有文字記載前,即有原住民族在這裡生活,依據考古學者的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八里坌居住已達6、7千年以上,當時的居民已有打製石器與製作陶器的技術;在進入鐵器時期以後,距今約2、3千年前當時的居民已發展出黑陶、鐵器、琉璃、金器等的製作技術,且已有了墓葬的習俗;自鐵器時期以後的原住民應該已經有了初步的農耕技術。考古學者進一步從八里坌出土的遺址與文物,推知史前人類在此地區的發展歷程包括: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至35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時期;距今約3000年前的[[圓山文化]]時期;距今約1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早期、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中期和400年前十三行文化的晚期。
+
  [[八里]]舊稱[[八里坌]],在有文字記載前,即有原住民族在這裡生活,依據考古學者的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八里坌居住已達6、7千年以上,當時的居民已有打製石器與製作陶器的技術;在進入鐵器時期以後,距今約2、3千年前當時的居民已發展出黑陶、鐵器、琉璃、金器等的製作技術,且已有了墓葬的習俗;自鐵器時期以後的原住民應該已經有了初步的農耕技術。考古學者進一步從八里坌出土的遺址與文物,推知史前人類在此地區的發展歷程包括: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至35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時期;距今約3000年前的[[圓山文化]]時期;距今約1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早期、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中期和400年前十三行文化的晚期。
  
 
===西荷時期===
 
===西荷時期===
行 28: 行 28: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臺灣納入中華民國版圖,八里之行政區劃改為臺灣省臺北縣淡水區八里鄉。[[1950年]]行政區重新調整,裁撤縣級區署,由縣政府直轄各鄉鎮。[[2010年]]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後,八里鄉再改為八里區。
+
(待補 ...)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