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Yizhen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3">
 
|[[使用者:Yizhen/112-1心得|112-1心得]]|[[使用者:Yizhen/112-2心得|112-2心得]]|</font></p></div>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姓名:侯逸蓁<br>
 
姓名:侯逸蓁<br>
 
學校系級:淡江資圖<br>
 
學校系級:淡江資圖<br>
 
喜歡:閱讀、展覽、動漫<br>
 
喜歡:閱讀、展覽、動漫<br>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排球少年!! 排球少年]是最愛!<br>
+
排球少年是最愛!<br>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E%92%E7%90%83%E5%B0%91%E5%B9%B4%EF%BC%81%EF%BC%81 排球少年]
 +
 
 +
==心得感想==
 +
===期初心得===
 +
選到這堂課之後就是希望可以學到更多有關設展和在地文化的知識,從中學習累積經驗。
 +
===期末心得===
 +
 
 +
===個人調查心得===
 +
[[檔案:中正紀念堂主堂20231006.jpg| thumb | 300px | right| 中正紀念堂主堂]]
 +
[[檔案:自由廣場牌樓20231006.jpg| thumb | 300px | right| 自由廣場牌樓]]
 +
[[檔案:中正紀念堂主堂俯瞰圖20231006.jpg| thumb | 300px | right| 中正紀念堂主堂俯瞰圖]]
 +
2023/10/06 我選擇到了中正紀念堂進行個人踏查,小時候除了與家人來到這裡看過展覽之外,對它印象就僅僅只是在車裡透過車窗向外的匆匆一瞥,後來因為搬家的因素,這個地方便成了我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透過這次的機會也好好地走進中正紀念堂一探究竟。<br>
 +
星期五的中正紀念堂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外國旅客,其實非常新奇。這次我特別觀察了中正紀念堂的建築特色,之前不知道中正紀念堂的顏色代表著中華民國的青天與白日,甚至也不知道當我們前往主堂,要爬上的階梯數量也是非常講究的89階,為什麼是89呢?因為蔣中正先生享受89歲,當我爬上樓梯之後雖然很累,但是一轉頭往下俯瞰的景色也十分好看;在主堂內有著蔣中正先生的銅像,這個地方每到整點的三軍儀隊交接也是人們來到中正紀念堂不能錯過一觀的儀式,當我靜靜觀察著主廳內部時,突然旁邊有人對他朋友說「快抬頭,你看天花板!」,我也同時抬頭看見了天花板上的壯觀的設計,這個設計叫做「藻井」,它的正中間青天白日十二道光芒的民國國徽,讓我印象深刻。<br>
 +
 
 +
中正紀念堂園區內還有國家戲劇院以及國家音樂廳,在主堂的下方設有常設展,展出蔣中正生前文物,並且還原了蔣中正先生的總統辦公室,讓人彷彿穿越時光走進當時的年代,當我往回走時特地去看了「牌樓」,上面掛著「自由廣場」的匾額,從前卻是「大中至正」四字後因去蔣化而被替換,中正紀念堂自1980年落成典禮後對外開放,隨著時光流逝,它也見證了數次的政黨輪替與政治運動,是具有政治意義與歷史代表性的古蹟。
 +
===課程心得===
 +
*2023/10/13
 +
除了平常老師很常提到的地理知識外,今天透過舊照片和現今照片做對比,感受到地區開發的改變,尤其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原來淡江本身就在大田寮上,還提到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地點名稱等,使我更加理解了淡水地區的形成原因及要素,這比之前所認識的知識還要詳細,且意識到我們每天都來的淡水資源如此豐富。<br>
 +
並且在課堂上還將淡水歷史特別提出來看,從荷治時期一直到民國等,這些彷彿還給歷史老師的內容又再次的複習,感覺非常親切,而且聽到了更多以前不曾注意的,像是淡水的原住民以及淡水(北台灣)在每一個時期的詳細發展,這些讓我明白,在淡水其地理位置與環境的因素之下,它在台灣歷史與發展有著一定的重要性與不可或缺,而屬於這個地區的故事古蹟也值得保存下去,讓更多的人知曉。<br>
 +
 
 +
*2023/10/20
 +
今天這堂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老師在分享馬偕嘎們傳教士來台後為當地帶來的影響與付出,除此之外他們之間竟然是認識的關係,好有趣。接著重溫清法聯軍的歷史,以前我們只是死背戰爭的年份和事件,這次搭配上歷史系老師製作的影片,連法軍的攻台路線以及清軍如何反擊都讓人一目了然,且更了解當時的事件背景。<br>
 
==分組==
 
==分組==
 
*名單
 
*名單
行 11: 行 31:
 
#[[使用者:Xingyi|翁幸儀]]
 
#[[使用者:Xingyi|翁幸儀]]
 
#[[使用者:欒欒欒欒欒|欒欣芸]]
 
#[[使用者:欒欒欒欒欒|欒欣芸]]
 +
#[[使用者:邱歆詒|邱歆詒]]
 +
#[[使用者:火鍋料|廖子儀]]
 +
#[[使用者:阮氏紅英|阮氏紅英]]
 +
#[[使用者:圓圈圈|林沅萱]]
 
*主題
 
*主題
 
**淡水
 
**淡水
**走讀
 
  
 
==嵌入影片、地圖==
 
==嵌入影片、地圖==
行 19: 行 42:
 
{{map|38.21797, 140.86911|300|500|16}}
 
{{map|38.21797, 140.86911|300|50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YBqNwFRn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YBqNwFRn8
{{youtube|JHYBqNwFRn8|500|left|音樂}}
+
{{youtube|JHYBqNwFRn8|400|left|音樂}}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