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Xingyi/大三下心得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心得感想==
 
==心得感想==
 +
[[檔案:剝皮寮0314.jpg| thumb | 250px | right | 剝皮寮歷史街區]]
 +
[[檔案:剝皮寮街區內部.jpg| thumb | 250px | right | 剝皮寮街區內部]]
 +
[[檔案:剝皮寮老街整修紀事銘.jpg| thumb | 250px | right | 剝皮寮老街整修紀事銘]]
 
===2024.02.23第一週心得===
 
===2024.02.23第一週心得===
 
今天是本學期圖書知能的第一堂課,老師和我們講解了這學期他的課程規劃以及他希望我們能透過像是真人圖書館的模式來和大家介紹淡北地區,並且讓我們從中學習到更多東西。<br>
 
今天是本學期圖書知能的第一堂課,老師和我們講解了這學期他的課程規劃以及他希望我們能透過像是真人圖書館的模式來和大家介紹淡北地區,並且讓我們從中學習到更多東西。<br>
行 7: 行 10:
 
今天前半段的課程主要是老師和我們再詳細的介紹了關於期中期末的內容和要求,並通知我們接下來幾週不需要上課,一切的規劃和討論須由我們自主決定和安排。<br>
 
今天前半段的課程主要是老師和我們再詳細的介紹了關於期中期末的內容和要求,並通知我們接下來幾週不需要上課,一切的規劃和討論須由我們自主決定和安排。<br>
 
學姊也分享了其他學校的相關主題的影片,看到影片裡的學生很流暢自然不怕生的講解,對於現場很多店家和歷史都很瞭解,讓我覺得很敬佩,期許自己能夠做好功課和規劃,朝這些同學學習!<br>
 
學姊也分享了其他學校的相關主題的影片,看到影片裡的學生很流暢自然不怕生的講解,對於現場很多店家和歷史都很瞭解,讓我覺得很敬佩,期許自己能夠做好功課和規劃,朝這些同學學習!<br>
第二堂課我們這組先是花時間討論了分組的事情,最後便是決定我們所想介紹的地點,我和組員們找了一些地方,包括[[迪化街]]、[[士林官邸]]、[[平溪]]等等,最後決定的地點是[[剝皮寮歷史街區|剝皮寮]],希望能透過接下來幾週的時間,對這個地方進行了解和踏查,並且順利找到人帶他們到[[剝皮寮]]認識。
+
第二堂課我們這組先是花時間討論了分組的事情,最後便是決定我們所想介紹的地點,我和組員們找了一些地方,包括[[迪化街]]、[[士林官邸]]、[[平溪]]等等,最後決定的地點是[[剝皮寮歷史街區|剝皮寮]],希望能透過接下來幾週的時間,對這個地方進行了解和踏查,並且順利找到人帶他們到剝皮寮認識。
  
 
===2024.03.08第三週心得===
 
===2024.03.08第三週心得===
行 14: 行 17:
 
穿梭過一間又一間的建築,能夠看到橫跨了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的歷史痕跡,其中包括了電影文化、舊時店面、過往的生活用品,以及關於[[剝皮寮]]和[[萬華|艋舺]]的故事和照片等等。
 
穿梭過一間又一間的建築,能夠看到橫跨了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的歷史痕跡,其中包括了電影文化、舊時店面、過往的生活用品,以及關於[[剝皮寮]]和[[萬華|艋舺]]的故事和照片等等。
  
認識完了[[剝皮寮]]的東西街區後,我們還到了附近的[[龍山寺]]、[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50 艋舺公園]、[https://umkt.jutfoundation.org.tw/ 新富町文化市場]等景點,透過實際走過每個街巷,以便接下來討論能做參考,以上為我們這週走讀討論大致的進度。
+
認識完了剝皮寮的東西街區後,我們還到了附近的[[龍山寺]]、[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50 艋舺公園]、[https://umkt.jutfoundation.org.tw/ 新富町文化市場]等景點,透過實際走過每個街巷,以便接下來討論能做參考,以上為我們這週走讀討論大致的進度。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剝皮寮0314.jpg|剝皮寮歷史街區
 
File:剝皮寮街區內部.jpg|剝皮寮街區內部
 
File:剝皮寮老街整修紀事銘.jpg| 剝皮寮老街整修紀事銘
 
File:剝皮寮街區內部2.jpg|街區內部
 
</gallery>
 
  
 
===2024.03.15第四週心得===
 
===2024.03.15第四週心得===
這週我們一樣利用了平日午後時間到了[[剝皮寮]],目的是因為我們想從自己規劃的路線試走一次,評估看看設想出的路線是否通順。<br>
+
這週我們一樣利用了平日午後時間到了剝皮寮,目的是因為我們想從自己規劃的路線試走一次,評估看看設想出的路線是否通順。<br>
 
這次我們主要針對一些我們想著重介紹的地方拍照和討論,路上還看到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跟著導覽員在,小朋友們看起來都很有活力,再加上這天天氣和上周一樣非常的好,是個大晴天,所以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愉悅了起來。而且一路上發現這週到[[剝皮寮]]的觀光客不少,一路上我們聽到了許多不同語言,大家都拿著相機在拍照,能夠看出這塊留有歷史建築和特色的地方很值得來一趟逛逛。<br>
 
這次我們主要針對一些我們想著重介紹的地方拍照和討論,路上還看到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跟著導覽員在,小朋友們看起來都很有活力,再加上這天天氣和上周一樣非常的好,是個大晴天,所以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愉悅了起來。而且一路上發現這週到[[剝皮寮]]的觀光客不少,一路上我們聽到了許多不同語言,大家都拿著相機在拍照,能夠看出這塊留有歷史建築和特色的地方很值得來一趟逛逛。<br>
 
目前的討論已經到一段落,期待接下來也能夠一直順利執行下去!
 
目前的討論已經到一段落,期待接下來也能夠一直順利執行下去!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鄉土教育中心20240321.jpg|鄉土教育中心
 
File:剝皮寮展物20240321.jpg|剝皮寮展物
 
File:剝皮寮展物220240321.jpg| 牆的表情
 
File:剝皮寮展物320240321.jpg|剝皮寮展物
 
</gallery>
 
  
 
===2024.03.22第五週心得===
 
===2024.03.22第五週心得===
行 37: 行 28:
 
剩下的時間便是練習我們各自要導覽的部分,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挑戰導覽,再加上我們所選的地方歷史相當豐富濃厚,範圍也不算小,所以做了很多功課避免講錯資訊或者錯過一些重要內容。<br>
 
剩下的時間便是練習我們各自要導覽的部分,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挑戰導覽,再加上我們所選的地方歷史相當豐富濃厚,範圍也不算小,所以做了很多功課避免講錯資訊或者錯過一些重要內容。<br>
 
經過幾番討論,我們將第一次出隊時間訂在了這週日,第二次出隊則是下週六,希望這兩次出團都可以順利完成,讓所有人都收穫滿滿!
 
經過幾番討論,我們將第一次出隊時間訂在了這週日,第二次出隊則是下週六,希望這兩次出團都可以順利完成,讓所有人都收穫滿滿!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剝皮寮走讀三折頁20240322.png
 
</gallery>
 
  
 
===2024.03.29第六週心得===
 
===2024.03.29第六週心得===
行 74: 行 62:
 
===2024.04.19第九週心得===
 
===2024.04.19第九週心得===
 
這週我和組員主要利用空堂時間討論期末的地點選擇,原先上週我們有在考慮選擇[[台北植物園]],原因除了交通方便,原本也想挑戰一下自己,體驗一次應該如何介紹植物和生態。<br>
 
這週我和組員主要利用空堂時間討論期末的地點選擇,原先上週我們有在考慮選擇[[台北植物園]],原因除了交通方便,原本也想挑戰一下自己,體驗一次應該如何介紹植物和生態。<br>
後來經過幾番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將地點選在圓山站的[[台北孔子廟]],正好我們期中介紹[[剝皮寮]]時,其中有一個主題便是有關台灣孔廟的發展和重要性,所以我們想以此作為延伸,針對[[台北孔子廟]]進行介紹,讓參與者可以認識[[台北孔子廟]],以及台灣孔廟的歷史和儒學的發展。<br>
+
後來經過幾番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將地點選在圓山站的[[台北孔廟]],正好我們期中介紹[[剝皮寮]]時,其中有一個主題便是有關台灣孔廟的發展和重要性,所以我們想以此作為延伸,針對[[台北孔廟]]進行介紹,讓參與者可以認識[[台北孔廟]],以及台灣孔廟的歷史和儒學的發展。<br>
 
另外關於時間安排,期末我們也在設想將踏查次數改成一次,利用一天的時間到現場對孔廟進行了解和熟悉,這樣後面幾週就可以有更豐裕的時間規劃走讀和製作相關物品。
 
另外關於時間安排,期末我們也在設想將踏查次數改成一次,利用一天的時間到現場對孔廟進行了解和熟悉,這樣後面幾週就可以有更豐裕的時間規劃走讀和製作相關物品。
  
行 92: 行 80:
 
File:20240423參觀資傳畢業展3.jpg
 
File:20240423參觀資傳畢業展3.jpg
 
File:20240423參觀資傳畢業展4.jpg
 
File:20240423參觀資傳畢業展4.jpg
</gallery>
 
 
===2024.05.03第十一週心得===
 
這週我們實際到[[台北孔子廟]]進行現場踏查,其實我有印象國小的時候和家人去過很多次,家裡甚至還有幾副觀看孔廟劇院所送的撲克牌,或許是記憶太過久遠,這次再度參訪[[台北孔子廟]]依舊給了我許多新奇和有趣的感覺。<br>
 
最讓我有印象的是大成殿中的東廡和西廡奉祀的全是孔子的傑出弟子和先儒先賢們,走近參觀時都讓我們不自覺降低音量,內心湧起一片震撼,可以感受到孔子和儒學對於後代世人影響有多深遠。<br>
 
另外,孔廟的建築設計、六藝的介紹、古時的祭典用品等等的展示,都讓我有種回到國高中上國文課的感覺,不停和組員興奮的討論以前在課堂上課本上也曾看過背過這些,也讓我們相信之後帶走讀時,參與者一定也會和我們一樣不停雀躍地討論,並留下深刻的印象。<br>
 
孔廟的格局設計有豐富的意涵和中式美感,實際欣賞過後讓我明白要做一定程度的功課才能真正了解孔廟和孔子,所以接下來就是要花時間查資料,希望自己能對孔廟和孔子相關知識明白的更加透徹一些,讓參與者可以和我們一起享受期末的走讀。<br>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20240502孔廟踏查1.jpg|萬仞宮牆
 
File:20240502孔廟踏查2.jpg|大成殿
 
File:20240502孔廟踏查3.jpg|六書
 
File:20240502孔廟踏查4.jpg|祭典用品
 
</gallery>
 
 
===2024.05.10第十二週心得===
 
這週我們實際分配好各自要介紹的內容後,便開始討論三折頁的排版與設計,動手製作三折頁,由於期中參與者有給出回饋,希望我們能提供空間可以蓋章,因此這次我們特別留出足夠的頁面,讓參與者自由發揮。<br>
 
除了製作三折頁,我也花了幾天上網查詢資料,了解與[[台北孔子廟]]有關的各個典故,不同地區的孔廟,可能在建築等方面都有所差異,例如南北方的孔廟屋簷便不大相同,這是我在查資料時發現的有趣之處,所以我也特別將一些資訊記下,希望在導覽的時候能夠讓參與者更加全面的認識孔廟的知識。<br>
 
我認為這次與[[剝皮寮]]不同的挑戰在於,孔廟的歷史更加久遠,甚至是一個柱子、一個雕飾、一扇大門,每一處都有它的涵意與典故在,想要了解透徹就得多方蒐集資料,雖然準備的作業比[[剝皮寮]]要多,需要記住的東西也多,但我覺得挺有趣的,藉由這個過程收穫了很多歷史故事和資訊。<br>
 
另外,我們這週也去欣賞了中文系的畢業專題策展,參觀完後給我最深刻的感想就是,中文系的同學們真的非常厲害,除了透過文字去表達呈現他們的看法以及專長,甚至還運用了像是美甲設計、製香、飾品等,去結合水墨畫、詩詞、古籍等,每一樣都特別精緻用心,如果做成文創商品是讓我每樣都想買的程度。<br>
 
其他像是兒童文學區的童書也都設計得很用心,每一本都裝訂的很好看,翻閱其中幾本時,能夠看出連書本內頁的紙都是花了功夫選擇的,故事和圖畫也搭配的很有趣活潑,讓我學到了很多,最後還特別幸運參加抽獎抽到了非常好看的杯墊!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20240507中文系畢業展1.jpg
 
File:20240507參觀中文系畢業展2.jpg
 
File:20240507參觀中文系畢業展3.jpg
 
File:20240507參觀中文系畢業展4.jpg
 
</gallery>
 
 
===2024.05.17第十三週心得===
 
*20240517第一次走讀
 
這週五是我們的第一次[[台北孔子廟]]走讀,這次參與的三位對象都是我的家人,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家人面前那麼認真地介紹一個地方,感覺有些有趣奇妙。<br>
 
有了期中的經驗後,對於在他人面前導覽這件事已經不太會緊張,而且家裡的人和我比起來都是E人,她們都挺主動地給予我們回應,整個走讀的氣氛很輕鬆歡愉,對我而言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br>
 
媽媽也說雖然以前帶我們來[[台北孔子廟]]好幾次,但每一次都只是純粹來欣賞孔廟的建築和參加活動,透過這次我們的介紹,讓她終於對孔廟不再是淺淺的了解,這讓我挺開心的,讓我覺得走讀不只是一個普通的作業,除了學習到很多經驗和知識、體驗到與同學共同合作努力,完成我們心中目標的喜悅和成就感,甚至還給我和家人留下了特別的回憶!<br>
 
這次走讀到最後還有額外的小驚喜,我們結束導覽後剛好遇到孔廟有在發放免費的祈福卡,我們之前來踏查時並沒有,師傅的書法字非常好看,我們各自選了一張祈福卡,希望各自的學業都可以像祈福卡上所說的不斷進步,從中體驗讀書的快樂。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20240517孔廟第一次走讀3.jpg
 
File:20240517孔廟導覽1.jpg
 
File:20240517孔廟導覽2.jpg
 
File:20240517孔廟導覽3.jpg
 
</gallery>
 
 
*20240518第二次走讀
 
這次我們將期末兩次走讀連兩天排在一起,這兩天其實除了走讀我們都還有上課、參訪檔案局等等的安排,雖然很累到後面都覺得雙腿不是自己的了,但卻讓我感到特別充實!<br>
 
這天我們一樣邀請了另一位組員的媽媽參加我們的走讀討論,就像期中的[[剝皮寮]]一樣,雖然講解的地點和內容相同,但每次總能給我們不一樣的收穫和驚喜!<br>
 
例如這次參加的兩位同學都擁有中文系專業的知識,在走讀的過程中,她們所提出的問題就別有一番特色,除了讓我們的交流更加有趣活潑,也讓身為導覽的我們在輸出的同時,一些新的想法也同時進入我們的大腦,非常有趣!<br>
 
回想學期初聽到老師要我們透過走讀學習時,內心有擔心也有不安,一開始把走讀當作一個任務去完成,但隨著一次次去現場踏查,了解了[[龍山寺]]周遭的發展和歷史演變,也認識了[[台北孔子廟]]的典故和重要性,學會了用全新的角度去欣賞這些地方的特色,而且不論是反覆去同一個地方踏查、製作三摺頁或是在別人面前導覽,我其實收穫到了許多快樂,也挺享受這些過程的,相較一些書面報告,要在電腦前不停動腦,這種到戶外學習的模式更加有趣自在!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20240518孔廟第二次走讀3.jpg
 
File:20240518孔廟導覽1.jpg
 
File:20240518孔廟導覽2.jpg
 
File:20240518孔廟導覽3.jpg
 
</gallery>
 
 
===2024.05.24第十四週心得===
 
這週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整理這兩次走讀的照片,並且製作期末上台的簡報。<br>
 
另外,上週在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要參加期末的策展,因為期末有其他報告的原因,我們怕沒有多餘的時間規劃擺攤內容,所以最後決定利用海報的方式來展示我們這學期的走讀成果。<br>
 
在和老師與學姐確認策展位置後,我們也利用放學去確認文館門口的柱子大小,方便我們之後決定海報要印多大張,因此接下來這兩週除了製作簡報,剩下的時間便是設計我們的海報!
 
 
===2024.05.31第十五週心得===
 
這週我們針對海報的設計討論了好幾個版本,原先我們根據文館各層牆上的海報大小進行參考,在想是要印一張大海報或者兩張A2大小的海報。<br>
 
經過幾次調整,再加上除了走讀的成果和互動QA,我們還想順便利用海報介紹期中期末的走讀地點以及這學期課程的特色,為了確保這些內容都可以放上,最後我們決定印成四張A3尺寸的海報,並且大部分的內容也利用這週製作完畢。<br>
 
透過製作海報以及走讀照片,也順便讓我重新回顧這學期和組員一起合作和走讀的回憶,感覺這學期過得特別充實,為大三下學期留下了很不一樣的記憶!<br>
 
我們會在週五前把上台報告和海報確認完成,並把海報印製出來,希望透過兩種形式的報告與展示,為這學期畫下完美的句點!
 
<gallery widths="200" heights="200">
 
File:知能海報1.jpg
 
File:知能海報2.jpg
 
</gallery>
 
 
==期末心得==
 
*學期總心得
 
我覺得這學期的知能課程對我而言算是一個突破自我的挑戰,升上大學後便比較少在人群互動,時間長了之後一旦要在他人面前開口反而變得有些不自在,也不太知道怎麼侃侃而談。<br>
 
透過這學期的走讀活動,讓我慢慢放下一些芥蒂,同時也在練習自己的表達,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很多原先害怕的挑戰到最後發現只要跨過那個坎就好了。<br>
 
另外這學期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還有看了幾個系的畢業專題展,前兩年在淡江我很少去看黑天鵝展示廳的各種展,這學期連續看了中文系和資傳系的畢業展,真的讓我學習到了很多,覺得自己應該要再多接觸一些新的事物和知識,多動動腦,才能訓練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新。<br>
 
跳脫教室的空間的這種學習方式非常新奇也很有趣,走讀除了訓練表達,也讓我接觸到許多新的事物和挑戰,像是初次設計三摺頁和海報、學習如何規劃每週的進度、學習如何把眼睛所看到與腦袋所吸收到的知識,轉換成有趣的走讀內容。<br>
 
這堂課從學期剛開始的小排斥和迷茫,隨著每週進度前進,內心也跟著有成就感,原先覺得可能做不太到的事情最後竟一一完成,這對再一年後就要畢業的自己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和心境上的改變,當然也要感謝我有兩個超COVER的組員,從大一到大三我們一起做過許多不一樣的報告,相信這學期的走讀報告也會成為我們大學生活中特別的存在!<br>
 
 
*學年總心得
 
透過這一年的課程讓我從別於以往的教學模式學到了許多新鮮的事物,從踏查、VR、說唱、策展,再到這學期的走讀,也很幸運的在四月的時候有機會參加滬尾宴,這些都是以往沒有接觸過的,非常充實也很有趣。<br>
 
除了學習到一些新的技能和事物,透過這堂課也讓我更加認識大淡北地區,雖然自己本身就是北投人,但其實很多地方我都沒有去過或真的用心認識,就像這學期走讀地點[[剝皮寮]],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去過,藉由這學期的走讀讓我對[[龍山寺]]附近了解到了許多,包括上學期老師帶我們繞校園,聽到了許多原本不知道的歷史與故事,感覺在這之前對於自己所住的地方所待的學校認識真的太少了,很開心自己有選維基組,才能有機會了解到淡水的歷史和特色。<br>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學期回顧1.jpg
 
File:學期回顧2.jpg
 
File:學期回顧3.jpg
 
File:學期回顧4.jpg
 
 
</gallery>
 
</gallery>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