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阮氏紅英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行 15: 行 12:
 
我希望可以透過著門課學習關於淡水的歷史與文化,並且學會建立自己的維機,這部分確實很令人期待。
 
我希望可以透過著門課學習關於淡水的歷史與文化,並且學會建立自己的維機,這部分確實很令人期待。
  
===112-1 課程心得===
+
===課程心得===
  
 
====112年10月13====
 
====112年10月13====
行 57: 行 54:
  
 
====112年12月29====
 
====112年12月29====
終於等到了我們期末擺攤日,努力趕工的好幾週,終於有成品可以展現給大家觀看。起初,不知為何人潮不多,沒有幾個人來觀看我們的成果,有點小難過。
 
<br>可是後來也漸漸有些同學對我們的主提感興趣而過來看及試著玩我們是前準備的連連看。<br>
 
老師們也過來彭場,給我們組許多有益的意見,讓我們在日後若遇到要策展的機會能籌備得更完善。
 
<br>最後我想謝謝組員,我們攜手合作,沒有組員得認真與負責,我想這次的擺攤很難有好的呈現。
 
<br>[[檔案:IMG 8748.jpeg|250px]]
 
 
===112-2 課程心得===
 
<tabber>
 
|-|1130223=
 
悠閒的寒假轉瞬即逝,一個多月的寒假想必是個很好的喘息機會。開學第一週有些不適應,還沒有準備好要面對新的學期,但本週的課程也相當輕鬆。
 
老師跟我們介紹『真人圖書館』的概念。身為資圖系的學生,曾經聽過很多次這名詞但未曾有機會真正了解過。因此我感到十分期待。
 
同時老師也說這學期重點注重在走讀活動,聽到著我又期待又擔心開心,不再是坐在教室裡聽講,可以與組員計畫一個走讀路線,藉此機會可以更加了解週遭生活的環境,很是有趣,但同時也擔心沒有老師的帶領會毫無頭緒。希望一切都能在這學期順利進行。
 
 
|-|1130301=
 
第二週課程,老師更加仔細地說明本學期得課程重點,同時也讓我們有重新選擇組員的機會。透過第一學期的合作,我依然相信佩羚是最適合的組員,因此沒有疑慮地繼續與她合作。
 
關於此學期的走讀計畫,我們可以選擇淡水廳以北的一個點或一個路線來進行計畫。我跟佩羚思考了許久還未想出要去哪裡進行此。事先想選擇士林官邸,經過討論認為士林官邸正是花季時期,人潮眾多,應該不太適合進行走讀。最後我們選擇北投地熱谷作為目標地點。雖然去過很多次地熱谷,但這次能以一個計畫走讀活動得人之角色,我認為一定能學習到更多新鮮知識。
 
 
|-|1130308=
 
第三週到第五週皆不需進教室,我們組運用此時間來討論接下來得走讀活動該如何安排。選擇目標地點之後,我們思考該請哪位同、朋友當走讀來賓。此外,本計畫需運用PDCA進行檢核與改善,所以也邀考量走讀得時間問題,需麻煩同學陪我們走幾趟,因此時間安排上需要調整比較久一點。<br>
 
這週我也抽出一些時間來瞭解PDCA循環,好讓日後進行走讀計畫時更利索。<br>
 
P(Plan) 計畫:找出問題原因,制定「改善計畫」<br>
 
D(Do) 執行:依據計畫,馬上採取行動 <br>
 
C(Check) 查核:檢討計畫與成果,邊執行、邊改善 <br>
 
A(Active) 行動:針對落差原因,修正與調整 <br>
 
進一步瞭解這工作循環之後,我認為不僅僅可以應用在此課程上,在生活裡或在進行任一項研究時皆可利用此方法來增加研究的效率與研究成果的實用性。
 
 
 
 
|-|1130315=
 
我們組計畫好出行的日子為3/23號,因此在那之前我們做一些關於地熱谷的功課。先是上網找一些關於此地得歷史與起源,再來我們討論出遊當天需跟嘉賓們介紹的資訊。<br>
 
是走讀活動,因此我們也想讓來賓藉此機會更喜歡這個地方。我們也想找出地熱谷一些獨特且有趣之處,讓參與者印象更深刻。<br>
 
最後我們也討論出一些問題作成回虧表單,讓來賓災參訪結束之後能提供我們反虧,以便日後我們可以做出更準確地改善。
 
 
 
|-|1130322=
 
本週我們邀請了一位同系同學及兩位外系的同學一起前往北投地熱谷,路上所見所聞皆是欣喜。身為台北人卻也很難得有機會去認真參觀此地。佩玲很熟悉北投這塊地方,很多趣事都由她高速我和嘉賓。我們帶參與的同學去參觀一圈地熱谷,講述了傳說中溫泉女巫的故事,也記錄了很多打卡照片,非常開心。<br>
 
第一次逮領大家參與走讀計畫,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像是對景點的交通沒有事先了解,導致在時間安排上出現一些小差曲。<br>
 
話說回來,活動還是很順利且圓滿的結束,佩羚還帶我們大家去喝北投紅茶,用心的方式認識北投我覺得收穫滿滿。
 
本週對照PDCA之計畫中屬於D環節,實際行動去了解及帶領來賓去參觀。最後我們有提供參與同學填寫回虧表單,以便我們在日後進行更完善的調整與改良。
 
<br>
 
|-|1130329=
 
最後一週不需進教室上課,我們利用最後一週來進行最後一輪走讀活動的改善。上週活動結束之後,我們有給同學填寫回饋單,並將同學提供的意見作為這週改善的依據。<br>
 
大致上同學對上週的參觀皆感到滿意,唯一不足就是我們在時間安排上還有可以改善的空間。作為一個辦活動的人,我認為我們需要把握時間,準時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因此這週我們有更明確的見面地點以及時間。<br>
 
此外,經過一次參訪,參與的同學也對地熱谷或周圍的參觀地點有些熟悉,我們再次走訪時,他們就會主動分享個人對此地的心得。透過這樣的交談,我也獲取很多有趣得知識。<br>
 
這樣的活動真的很有趣,呆板的學習方式有時會令人感到厭倦,老師這學期這樣安排真的能拉回我對學習與探索的興趣。且在準備走讀活動的時候也讓我對自己份內工作更負責任。
 
|-|1130412=
 
這週進行期中報告,老師也給予很多建議,老師認為我們簡報缺乏圖片,在呈現給大家看我們期中成果時分說服力。此外,老師也表示這學期期的要求較為嚴格,我們必須認真做事而不是隨便的心態繳交敷衍的成果。<br>
 
另外,也有一組同學做得非常好,這也是我們組在日後期末的準備會更有方向。
 
|-|1130503=
 
這週跟組員討論了一下接下來走讀計畫的安排,我們最終選擇淡水老街為地點,但會進行介紹更在地的景點而不單單只是觀光客耳熟能詳的老街。<br>
 
但這次在邀請嘉賓就遇到蠻多障礙,因為大家期末都很忙,很難抽出時間。我們還在調整中。
 
|-|1130510=
 
這週組員開始分工,佩羚負責竄寫景點介紹,我負責製作三折頁,雖工作未能如預期地進行,但為了不拖累組員,我們都很努力把自己負責得部分按時完成。<br>
 
下週我們將開始帶領同學參與我們的走讀活動,希望可以順利進行。
 
|-|1130517=
 
本週我們組進行第一次的走讀活動,這次因為原先想邀請的同學皆因有事而無法參與,最後我們有請到佩羚的媽媽與其朋友。<br>
 
其實原本很擔心,因為不知道家長對我們這樣的走讀活動是否幹興趣,很擔心他們陪我們走一趟卻覺得乏味無趣。<br>
 
不過整趟走讀下來,我們大家都非常享受當下,雖然天氣炎熱,但我們以及嘉賓都能交流的十分愉快。<br>
 
不僅僅是聽我們沿路講解,參與者也跟我們分享很多他們對景點的了解,意外也幫我們補充了很多有趣的知識。<br>
 
這次走讀的路線有一段路會經過傳統市場,假日的市場人多到不行,這也是我們勘查時未能預料到的事情。但這也是很好的機會讓們在下週的活動能做羹好的改善與安排。
 
|-|1130524=
 
這週我們進行第二次走讀活動,邀請到的嘉賓也與第一次完全不同,第一次邀請到的皆是長輩,而這次邀請到的是我們的朋友與助教,<br>
 
由於已經有前三次的走讀經驗,這次我們進行得十分順利,藉由以往經驗,我記錄下上一輪應講解卻未講解的部分在這次進行改善。<br>
 
過程依樣跟著佩羚的導覽前往每個景點,因為有邀請到助教的關係,進行活動的過程也得到許多助教的協助。但有些遺憾的是,龍山寺這週沒有浴佛的環節,參與的同學沒能體驗到這部分<br>
 
我覺得非常可惜。<br>這學期的走讀活動就這樣順利落幕,雖有留下一些遺憾,但也成了我們日後再訪這些景點的機會。
 
|-|1130531=
 
走讀活動已結束,這週是我們進行整理資料的時間,準備下禮拜的期末報告。報告當日因組員請假,因此我們工作安排是組員把資料整理好,我則負責製作簡報與口頭報告的部分。<br>
 
我覺得我們組的合作配合得倀償恰當,大家都很互相把自己分內事做好,避免影響到對方的時間安排。此外,我也製作了我們組走讀活動的三折頁,最後得呈現結果我分常滿意,希望老師也會這樣認為。
 
</tabber>
 
===112-2 學期總心得===
 
一整年的課程,從無奈到期待每一次分組報告的成果呈現,這一年給我非常大的成就感。<br>
 
無論是第一學期的擺攤,又或是這學期的走讀活動,收穫到的皆是非常可貴的技能與回憶。在這過程,我學會如何與他人共事,一起朝向共同目標執行任務。
 
這學期之學習中心放在走讀計畫,原先覺得非常麻煩,必須由自己與組員協調,制定一個活動且執行,我覺得好困難。<br>
 
沒想到越做越過癮,先不論邀請到的嘉賓,我自己身為主辦人員也好期待每次出行的日子,一起參訪不同景區,吸收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br>
 
最終呈現的樣子也讓我非常驕傲,且在這過程,透過查找資訊,我也能了解到更多關於景區不為人知的趣事。
 
  
 +
===期末心得===
 
=分組=
 
=分組=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